關於京劇的知識,有關京劇的知識

時間 2022-01-16 06:05:05

1樓:桃子甜美人生

京劇的起源和特點分別是什麼

京劇大家都很熟悉,現在的每年的**春晚為了發掘國粹,都要有京劇的片段,那麼京劇的起源是什麼的呢?

來自網路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視為中國國粹。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三大特點:綜合性,虛擬性,程式化。人物分行當,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

寫意化的表演、舞臺佈置,誇張化的行頭、扮相。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聲必歌,無動不舞。唱腔主要分西皮、二黃兩個腔體,有原板、快板、慢板、流水板等多個板式。

藝術家的唱唸、表演的個人風格化的呈現,形成京劇幾大流派,流派紛呈也是京劇的重要特點。

說起京劇,和京劇流派,我喜歡梅蘭芳,出生於北京,四大名旦之一,在梅蘭芳50餘年的演藝生涯中和舞臺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並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魚殺家》等。

當然,梅蘭芳是老一代藝術家,現代京劇名家,李玉剛,當紅花旦,一位來自吉林的小夥子,他也曾把貴妃演活了。不光是我,挺多人也喜歡李玉剛,大街上總能聽到人模仿李玉剛演唱,一些粉絲「模仿秀」!

2樓:姒華性元英

京劇,亦稱「京戲」、「國劇」、「皮黃」。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

  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進北京後,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互相影響,逐漸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北京土語,逐漸融合發展。  京劇**屬於板腔體,用胡琴(京胡)、和鑼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

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  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話本。

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2023年11月16日京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表現手法

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法,也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性的唸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培養的,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淨)。

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才能充分發揮作為歌舞劇的戲曲藝術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

京劇行當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緻的進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又分老生(鬚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內部又分為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馬旦。

「淨」,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淨」又分為以唱工為主的大花臉,如包拯;以做工為主的二花臉,如曹操。「醜」,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京劇臉譜

京劇臉譜(6張) 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可以幫助理解劇情。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金臉和銀臉是神祕,代表神妖。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許多地方戲中都保留了這種傳統。

3樓:映雪紅梅

京劇的起源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原來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4個徽調班社,陸續進京演出,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成為京劇。

其**基本上屬於板腔體,唱腔以徽調的二黃和漢調的西瓜為主,所以舊時稱之為「皮黃」。另有西皮反調(即「反西皮」)、二簧反調(即 「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調、吹腔、高撥子、南鑼等唱腔。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二胡、月琴、三絃為輔。

有的唱腔及樂曲以嗩吶、笛等伴奏。打擊樂器有單皮鼓、檀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星子等。京劇表演講究唱、念、做、打併重,常用虛擬動作,重視情景交融,聲情並茂。

京劇自產生以來,曾有過許多名稱,如「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黃)」、「大戲」、「平劇」(北京曾稱為北平)、京戲等。京劇傳統劇目有上千個,流行的有《將相和》、《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鐲》、《打漁殺》等

京 劇 的 形 成

京劇的形成大約有150年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

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臺、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於崑腔劇目;春臺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

2023年以後,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漢戲又名楚調,現名漢劇,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於湖北的地方戲。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係,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後,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如余三勝即是。

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2023年左右。

京劇從產生以來曾經有過許多名稱。計有: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平劇、舊劇、國劇、京戲、京劇等。

京劇**的特點是什麼?

京劇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西皮、二簧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較大,節奏緊湊,唱腔流暢明快,適合於表現歡快、堅毅的情緒;二簧的旋律則較為平穩,節奏舒緩,唱腔凝重渾厚,更宜於抒發沉鬱、悲憤的情懷。

戲曲小知識

1.著名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間捐獻的飛機命名為?

答:香玉劇社號。

2.豫劇的**結構屬於?

答:板腔體。

3.請說出豫劇五大名旦及其一個代表劇目?

答:常香玉,《紅娘》、《白蛇傳》、《花木蘭》;陳素真,《宇宙鋒》、《春秋配》;崔蘭田,《桃花庵》、《秦香蓮》;馬金鳳,《穆桂英掛帥》、《花打朝》、《對花槍》;閻立品,《秦雪梅》、《藏舟》。

4.我省第一位獲「梅花獎」的演員是誰?

答:湯玉英。

5.戲曲的基本功有哪些?

答: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6.京劇的武戲鑼鼓經有哪些?

答:四擊頭、緊急風、小四擊頭、馬腿、串子等。

7.豫劇《跑汴京》還叫什麼名字?

答:《八件風》或《對繡鞋》

8.什麼是戲曲中的叫板?

答:演員在起唱前對鼓師的暗示。

9.《卷席筒》中的「小蒼娃」屬於什麼行當?又稱什麼?

答:醜行;又稱「三花臉」。

10.豫劇《花木蘭》的編劇是誰?

答:陳憲章。

想知更詳細可登入以下**

參考資料:http://www.lmstamp.com/c.htm

4樓:滑庸薄志行

200多年前徽劇、漢劇進京演出,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京劇。京劇以二黃、西皮聲腔為主;以中州腔湖廣韻行腔吐字,講究尖團字、上口字、十三轍;角色有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表演手段有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等等。

5樓:歲月留情

詳見

有關京劇的知識

6樓:殿様愛

京劇是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的傳統戲劇。

京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有譚鑫培、梅蘭芳大師等。

京劇在2023年入選國家非物質遺產目錄。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扮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佔行)、淨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

京劇舞臺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裡的原貌出現的。京劇舞臺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面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加以若干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臺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醜四種型別。這四種型別在京劇裡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

擴充套件資料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性的唸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淨)。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

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徵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關於的知識京劇,有關京劇的知識

京劇是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的傳統戲劇。京劇,腔調以西皮 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 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有譚鑫培 梅蘭芳大師等。京劇在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遺產目錄。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 高撥子 二黃為...

京劇有關的詞語,京劇有關的四字詞語

生旦淨醜 生 小生 旦 花旦 淨 花臉 醜 小丑。京劇裡的四種人物扮相,借指各種人物。很高興為您解答,形容京劇的四字成語 劍王牙 出將入相 ch ji ng r xi ng 釋義 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職位都很高。語出 北魏 元英墓誌 出將入相,朝望攸居。用法 聯合...

有關蜜蜂的知識,有關於蜜蜂的知識

崇樹花解鶯 蜜蜂的知識 蜜蜂,屬膜翅目 蜜蜂科。體長8 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 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一生要經過卵 幼蟲 蛹和成蟲四個蟲態。蜜蜂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