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哪些

時間 2022-01-19 20:35:04

1樓:精英宗師

吳起,戰國時軍事家。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

吳芮(約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漢交替時期的百越領袖,他是第一個響應秦末農民起義的秦吏,項羽分封諸侯,吳芮被封為衡陽王;漢朝建立,改封為長沙王。卒於公元前201年,諡「文王」。

吳漢(?—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位。

吳道子(約680-759)唐代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畫史尊稱「畫聖」。

吳夲,(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人,被民間尊為「神醫」。

吳時來(1527—1590),男,字惟修,號悟齋,浙江仙居縣白塔鎮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鄉試中舉。次年會試不第。

歸來後至離家二十里的景星巖古剎,面壁苦讀,三年不下山。三十二年中進士,任松江府推官。萬曆十二年(1584),任湖廣按察副使,旋升任刑、吏二部侍郎。

十五年,官至左都御。

吳勉,(1334~1385)侗族,元末明初五開洞(今貴州省黎平縣)人。吳勉起義首領。

吳承恩(約1500-1582)明代淮安人,**家。被認為是《西遊記》作者。

2樓:屠鷗儀馥

太多了水滸傳中:智多星吳用

軍事家兵法家吳起

近代中國保爾柯察金之稱的吳運鐸

吳泰伯生於公元前12世紀,壽九十一歲。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歷。季歷子昌有聖瑞,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

泰伯、仲雍為遂父志,而奔荊蠻,斷髮文身,建勾吳古國,從者千餘家。築泰伯城,鑿伯瀆港,傳播中原文化。孔子曰:

「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吳姓後裔奉為始祖,卒後葬鐵山(在鴻山鎮),為江南第一古墓。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家。著有《西遊記》傳世。

吳勉貴州黎平侗族英雄吳起

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吳廣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敬梓清代人,以**《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著名**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3樓:厚琪茆綺波

歷史名人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

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家。著有《西遊記》傳世。

吳勉:貴州黎平侗族英雄

吳起: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三桂:明末清初人物,字長伯。明末清初遼東人,祖籍江蘇高郵,大將軍

。吳敬梓:清代人,以**《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著名**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氏 吳懿的妹妹,原先吳懿事劉璋的時候,她給劉璋做了兒媳。後來劉備打入成都,便把她拿來做了自己的老婆,劉備稱帝后,吳氏被冊封為皇后。

4樓:檸檬樹下的仙女

吳姓是我國的第九大姓,當代中國大陸約有2780萬。吳姓的起源比較複雜,有的源自姜姓,也有的源自姬姓,還有部分來自少數民族。

春秋戰國時期,吳姓主要聚居在吳越一帶,隨著吳越國的滅亡,吳姓開始向全國遷徙。當代吳姓主要聚居在廣東、福建、江蘇、安徽、浙江、臺灣和海南。

吳姓在國外也有大量分佈,主要集中在朝鮮、越南、緬甸、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全球人口約有7000萬。

當今美國社會,吳姓是最強勢的華裔宗族之一,人才之盛令人刮目相看。

吳起是吳姓的第一個歷史名人,戰國時期的軍事家、政治家,通曉儒家、法家和兵家,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有《吳子兵法》傳於世,和孫武並稱「孫吳」。

吳權出生於現今越南的河西省,當時屬於唐朝的交趾唐林州,父親是當地長官。五代時期,吳權擊敗南漢,建立了越南吳朝,自此越南脫離了中國的控制。

5樓:髪道美業

水水貓和木木熊一起向犀牛先生學習關於姓氏的知識。他們不僅學到了姓氏的起源,還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

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哪些?

6樓:面試答疑木樨

吳起(?-前381),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泰伯:生於公元前12世紀,壽九十一歲。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歷。季歷子昌有聖瑞,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

泰伯、仲雍為遂父志,而奔荊蠻,斷髮文身,建勾吳古國,從者千餘家。築泰伯城,鑿伯瀆港,傳播中原文化。

孔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吳姓後裔奉為始祖,卒後葬鐵山(在鴻山鎮),為江南第一古墓。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

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丹:(744-825),唐常州晉陵人,字真存。貞元進士,授祕書省正字。

累歷協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職。憲宗元和五年,遷太子舍人。

穆宗長慶二年,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隨韓愈赴鎮州宣慰王庭湊。使還,拜諫議大夫,官至諫議大夫,能詩。

吳炳:(?-約1647),明末戲曲作家。字石渠,號粲花主人。江蘇宜興人,有傳奇《綠牡丹》等五種,合稱《粲花別墅五種》。

吳歷:(1632-1718),清初畫家。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蘇州常熟人。

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亦工詩,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7樓:筱鴨電影

1、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吳廣

吳廣(?-前208),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徵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

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3、吳承恩

吳承恩(2023年—約202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2023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4、吳三桂

吳三桂(2023年6月8日—2023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廣寧前屯衛中後所(今遼寧綏中)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崇禎十七年(2023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2023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

康熙元年(2023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202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釋出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2023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2023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諡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5、吳道子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後。

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

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急,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哪些?

歷代吳姓名人簡介 中國臺灣網 2006年04月13日 吳起 前381 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 今山東曹縣北 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叔,陽夏 今河南太康 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

歷史上姓曹的名人有哪些,歷史上姓攀的名人有哪些

1 曹彰 曹彰,字子文。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宗室 將領,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 魏文帝曹丕之弟 陳王曹植之兄。曹彰從小就善於射箭 駕車,臂力過人,徒手能與猛獸格鬥,不怕危險困難。幾次跟隨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揚。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為鄢陵侯。黃初四年,曹彰進京朝覲,其間得急病,六月十七...

歷史上姓明的有哪些名人,歷史上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手機使用者 姓明的歷史名人有 明克讓 字弘道。隋朝平原人。少好儒雅,博涉書史,三禮禮論,他都有鑽研。天文曆法 占卜他都深有研究,各得其妙。先在樑朝作官,後又在周朝作官,累遷司調大夫。隋文帝受禪後,被拜為率更令,進爵為侯。對當朝的實事,他經常發表有見地的議論。著作有 孝經義疏 古今地帶記 續名僧記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