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故事 不多於),數學家的故事 不多於50字)

時間 2022-02-07 14:45:04

1樓:中國居里夫人

數學家的故事——蘇步青

蘇步青2023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並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

可量,後來的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

「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

」他旁徵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

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

中學畢業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那裡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寫了30多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於2023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準備聘他去任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

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甘心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2樓:斂自禕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100 = ?

老師正要藉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高斯已經算出來了。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的:

把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100+ 100+99+…+3+2+1 =101+101+…+101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複了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於<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超越了其它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3樓:匿名使用者

數學陳景潤的小故事

數學家陳景潤邊思考問題邊走路,撞到一棵樹幹上,頭也不抬說:「對不起、對不起。」繼續思考。

數學家魯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4樓:

華羅庚,一個不小心,兩個不注意,稀裡糊塗的愛上了數學,別人一學期學的課程,他一晚上挑燈夜戰就搞定了,經過熊慶來老師的一番栽培,華羅庚成了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5樓:手機使用者

數學家陳景潤邊思考問題邊走路,撞到一棵樹幹上,頭也不抬說:「對不起、對不起。」繼續思考。

6樓:匿名使用者

高斯的父親作泥瓦廠的工頭,每星期六他總是要發薪水給工人。在高斯三歲夏天時,有一次當他正要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

」然後他說了另外一個數目。原來三歲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裡跟著他爸爸計算該給誰多少工錢。重算的結果證明小高斯是對的,這把站在那裡的大人都嚇的目瞪口呆。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只讀過初中,根本沒上過大學。它的成功靠的就是勤奮、刻苦地自學。因為家中貧窮,初中輟學後在自家的小雜貨店做生意,賣香菸、針線。

然而,依然放不下數學。一年到頭,幾乎每一天都要花出十幾個小時,來鑽研數學。即使後來患上傷寒病,左腳終生殘疾,仍沒有因為病痛而停止對數學的研究。

在不懈的勤奮下,終於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數學家。

8樓:匿名使用者

大家幫個忙啊!50字以內最好 越多越好!

9樓:手機使用者

fdkjkjuylkljkkjkjkj8786uy7uuhtgbjuj

10樓:秋梵高明

陳景潤正在思考數學題一下子撞到電線杆上了

11樓:占卜者

ghhgfhvyu

tfyfjufff

cghcvtjyhfyu

12樓:匿名使用者

gggggggggg

數學家的故事(不超過50字)

13樓:佛心向魔

1: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

古人學習幾何更是困難,據說當學到『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這個定理時,好多人就無論怎樣都學不會了,因此這個定理又叫『驢子的梯子』。直到現在,平面幾何的一些知識或者立體幾何的一些定理仍然難住了一大批人,因此當國王多祿米向歐幾里得討教學習幾何的捷徑時,歐幾里德告訴他:「在幾何裡面,沒有為國王提供的捷徑。

」2: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

敘拉古的亥厄洛國王委託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但是懷疑 裡面摻了銀子,於是請阿基米德鑑定。一次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現水漫溢到盆外,於是悟得不同質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

阿基米德高興得跳起來,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 裡卡!尤里卡!

」(我發現了),於是便開始在大街上裸奔起來了,一直跑到家裡。

3:瑞士的伯努利家族:

瑞士的伯努利家族是一個數學家族,三代出現了8位傑出的科學家。這個家族人的脾氣都不太好,最奇怪的他們是開始都不是從事數學,可是到後來全部迷上了數學。父親因為兒子得了數學大獎,嫉妒之下竟然一腳從窗戶把兒子踹到了室外。

4:瑞士數學家尤拉:

尤拉小學就被開除了,因為他問的問題太多,給老師太多的難堪。有人說尤拉是先會算術後會說話的,尤拉很小就知道等周原理:在周長固定的所有圖形,面積最大的一定是圓。

5:英國數學家牛頓:

在微積分發現的優先權的爭執上,英國數學家和大陸數學家產生了嚴重糾紛。牛頓於是用了很多筆名來『證明』萊布尼茨的知識不是原創而是抄襲牛頓的。其言辭之尖刻、辱罵之惡毒令人難以想像。

萊布尼茨死後,牛頓還津津樂道的向別人講述怎樣用馬甲使萊布尼茨傷透了心,並沾沾自喜。

14樓:匿名使用者

1、數學家陳景潤的小故事

數學家陳景潤邊思考問題邊走路,撞到一棵樹幹上,頭也不抬說:「對不起、對不起。」繼續思

考。2、數學家魯道夫的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道夫數,他死

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3、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就刻著一條對

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

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4、伽利略質疑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

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

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麼解釋?」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

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臺。

後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

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5、小尤拉機智改羊圈

小尤拉幫助爸爸放羊,成了一個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讀書。

爸爸的羊群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只。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他用尺量

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佔地6平

方米。他發現他的材料只夠圍100米的籬笆。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將是110米

(15+15+40+40=110)父親感到很為難。

小尤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尤拉會有辦法。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

便宜的事情?"但是,小尤拉卻堅持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於同意讓兒子試試看。

小尤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準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為中心,將原來的40米邊長

截短,縮短到25米。跑到另一條邊上,將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

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

父親照著小尤拉設計的羊圈紮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

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

父親感到,讓這麼聰明的孩子放羊實在是及可惜了。後來,他想辦法讓小尤拉認識了一個大數學家伯

努利。通過這位數學家的推薦,2023年,小尤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大學生。這一年,小尤拉13歲,是

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15樓:匿名使用者

數學陳景潤的小故事

數學家陳景潤邊思考問題邊走路,撞到一棵樹幹上,頭也不抬說:「對不起、對不起。」繼續思考。

數學家魯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家的故事

華羅庚勤奮成才 小時候,華羅庚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便輟學在家,輟學之後,他對數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讀書,他從一本 大代數 一本 解析幾何 及一本50頁從老師那兒摘抄來的 微積分 開始,勤奮自學,踏上了通往數學大師的路。華羅庚輟學期間,幫父親打理小店鋪。為了抽出時間學習,他經常早起。隔壁...

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家的故事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 23 他的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數...

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家的故事70字

1234567890 數學家的故事70字 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 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記者在一次採訪時問他 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不加思索地回答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