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我 齊是非 齊大小 齊生死 齊貴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時間 2022-02-10 20:35:05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莊子的思想。主張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逍遙。

物與我同在,我就是物,物就是我。大和小,生和死,貴還是賤。都是人類自己找來的規矩。

誰對誰錯,誰生誰死。生該生,死該死。是和非、大和小也都是處在轉變之中。

就好像到底」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是因為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所以我真的死了嗎?不一定,物我兩忘,死的不一定是我。我真的對了嗎?

也不一定。你也不一定錯。所以莊子說「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意思是說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達無窮無盡的境界,因此聖人總把自己寄託於無窮無盡的境域之中)。

在這裡莊子提出的這種哲學思想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消極就不說了,看《齊物論》好好體會一下吧。

2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齊物論》的延伸思想。莊子在萬物一齊的總體思想框架下,又分出齊物我、齊有無、齊是非等分支思想。

」齊物我「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屬於價值觀的範疇,用直白的話來說就是要做到「無我」(不是「喪我」),我如萬物,萬物如我,可以理解為自尊、愛人。帶著強烈唯心色彩,不過價值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用心去理解的。。

」齊是非「屬於認識論範疇,是非之爭缺乏判斷的客觀標準,所以要「齊」,這裡的齊是「看齊」,不是說要混淆是非,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這樣的兩種人是無法進行溝通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是非也是沒有意義的。而同一個人因為時間空間、體驗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是非判斷。所以要對」是「與」非「有等同的態度,不厚此薄彼。

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生死、齊貴賤

3樓:亂世明月

這是莊子的思想.主張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逍遙.

物與我同在,我就是物,物就是我.大和小,生和死,貴還是賤.都是人類自己找來的規矩.

誰對誰錯,誰生誰死.生該生,死該死.是和非、大和小也都是處在轉變之中.

就好像到底」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是因為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所以我真的死了嗎?不一定,物我兩忘,死的不一定是我.我真的對了嗎?

也不一定.你也不一定錯.所以莊子說「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意思是說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達無窮無盡的境界,因此聖人總把自己寄託於無窮無盡的境域之中).

在這裡莊子提出的這種哲學思想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消極就不說了,看《齊物論》好好體會一下吧.

醉倚乾坤大,閒知物我齊翻譯出來是啥意思

4樓:二哈不哈

莊周(約)公元前369-公元前286〖戰國〗\r\n\r\n戰國時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

曾任蒙地漆園吏。家貧,曾借粟於監河侯(官名),但拒絕楚威王厚幣禮聘。他繼承並發展老子\\「道法自然」觀點,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認為\\「道」是\\「先天地生」,\\「自本自根」、\\「無所有在」,\\「道未始有封」(即\\「道」無界限差別),而達到\\「萬物皆一也」(即萬物齊一無差別)。

又以為萬物\\「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仄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莊子·齊物論》),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生死、齊貴賤,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為文汪洋恣肆,想象奇麗。所著有《莊子》。

齊物我,齊生死,齊大小,齊是非,齊貴賤是什麼意思

5樓:

齊物我,齊生死,齊大小,齊是非,齊貴賤的意思是世間萬物和我、生與死、大與小、是與非、貴與賤都沒有差別,都是相同的。出自《莊子 齊物論》

「齊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什麼差別,也沒有是非、美醜、善惡、貴賤之分。莊子認為萬物都是渾然一體的,並且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因而沒有區別。

需要說明的是,莊子的這種見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個方面加以強調,具有片面性。

文章中有辯證的觀點,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學觀點之中。但是,在他的論述中常常表現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觀方面和認識論方面的問題,對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6樓:變美的果團

意思是世間萬物和我、生與死、大與小、是與非、貴與賤都沒有差別,都是相同的。

這是莊子《齊物論》的延伸思想。

」齊物我「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屬於價值觀的範疇,用直白的話來說就是要做到「無我」(不是「喪我」),我如萬物,萬物如我,可以理解為自尊、愛人。

」齊是非「屬於認識論範疇,是非之爭缺乏判斷的客觀標準,所以要「齊」,這裡的齊是「看齊」,不是說要混淆是非,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這樣的兩種人是無法進行溝通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是非也是沒有意義的。

而同一個人因為時間空間、體驗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是非判斷。所以要對」是「與」非「有等同的態度,不厚此薄彼。

莊子以心觀道並體道:

首先,他認為事物的彼此差別沒有客觀標準。文中說明,事物的差別沒有客觀標準,差別不是客觀事物本身的性質決定的,而是完全由人的主觀決定,隨人的觀察角度不同而有差別。這便是以心觀道,以主觀的變化來看待萬物。

認為一切客觀標準都不存在,一切都是隨主觀而轉移。

其次,莊子否認認識的可能和必要。「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這些話否定認識的可能和必要,認為順其自然是最好的,不要動用神明或智識以及喜怒等情感,這樣才能得「道」以保全生命,享盡天年。

總之,以「道」觀之,就是讓事物以本然狀態存在,順應天理自然,各任其分,在「道」的層面上,萬物是一齊的。面對紛繁複雜的世間事物,差異性很大,如何面對有著巨大差異性的現實事物又能體會到「道」的存在,進而認為萬物一齊呢,只能以心觀道體道。

「齊物」並不是一種實然的踐履,而只是一種關於道的境界的感受。「齊物論思想要求人的世界觀的轉變,放棄任何自我中心的態度,看待萬有自然性和自足性」。

7樓:庾縈思

莊周 (約) 公元前369 - 公元前286 〖戰國〗 \r\n\r\n戰國時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 。

曾任蒙地漆園吏。家貧,曾借粟於監河侯(官名),但拒絕楚威王厚幣禮聘。他繼承並發展老子\\「道法自然」觀點,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認為\\「道」是\\「先天地生」,\\「自本自根」、\\「無所有在」,\\「道未始有封」(即\\「道」無界限差別),而達到\\「萬物皆一也」(即萬物齊一無差別)。

又以為萬物\\「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仄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莊子·齊物論》),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生死、齊貴賤,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為文汪洋恣肆,想象奇麗。所著有《莊子》。

8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齊物論》的延伸思想。莊子在萬物一齊的總體思想框架下,又分出齊物我、齊有無、齊是非等分支思想。

」齊物我「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屬於價值觀的範疇,用直白的話來說就是要做到「無我」(不是「喪我」),我如萬物,萬物如我,可以理解為自尊、愛人。帶著強烈唯心色彩,不過價值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用心去理解的。。

」齊是非「屬於認識論範疇,是非之爭缺乏判斷的客觀標準,所以要「齊」,這裡的齊是「看齊」,不是說要混淆是非,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這樣的兩種人是無法進行溝通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是非也是沒有意義的。而同一個人因為時間空間、體驗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是非判斷。所以要對」是「與」非「有等同的態度,不厚此薄彼。

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是什麼意思?

9樓:

是莊子《齊物論》的延伸思想。莊子在萬物一齊的總體思想框架下,又分出齊物我、齊有無、齊是非等分支思想。

」齊物我「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屬於價值觀的範疇,用直白的話來說就是要做到「無我」(不是「喪我」),我如萬物,萬物如我,可以理解為自尊、愛人。帶著強烈唯心色彩,不過價值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用心去理解的。。

」齊是非「屬於認識論範疇,是非之爭缺乏判斷的客觀標準,所以要「齊」,這裡的齊是「看齊」,不是說要混淆是非,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這樣的兩種人是無法進行溝通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是非也是沒有意義的。而同一個人因為時間空間、體驗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是非判斷。所以要對」是「與」非「有等同的態度,不厚此薄彼。

如何理解莊子之道,用一千字左右概括

10樓:阿普小弟

莊子的「道」就不是所謂「內聖外王之道」的「道」,它不是為統治者提供為何進行統治的馭民術,而是**作為個體的人的精神超越與自由。在莊子思想中,「道」是界限與差別的(「道未始有封」),萬物也是一齊而根本無所謂差別,只要通過「坐忘」,即摒棄社會意識與理論思維的方式,就可以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生死,齊貴賤,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這樣就可以逍遙自得,遨遊天地了。? 道的理念在於出世。

莊子的道是出世以後就不回來了。完全的不作為,享受快樂。 莊子的道是完全的不爭。

完全放棄結果,就是莊子的做法。 至於莊子的養生之道。我們知道,人的本性是要保持天然的壽命使其不中途夭亡。

因此生命比任何東西都寶貴,但是世人卻不愛惜生命,將生命浪費在名利上,這就太過於執著了,反而會使自己減損壽命。 因此,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應該做到順其自然,換句話說就是追求人的本真、真性,而不是造作。因此莊子崇尚「無為」,擺脫俗事的困擾,追求天人合一,與自然融為一體。

而「庖丁解牛」可以說是莊子養生思想的一個體現。一般的廚師用刀切筋剁骨頭,所以刀容易鈍,他們就是太執著了;庖丁卻知道順應牛身上的紋理下刀,這便是順應自然之理。 那麼什麼才是自然之理呢?

我們可以換一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流水是最自然的了。水一般怎麼流呢?往縫隙裡流,而不是刻意地要穿透岩石。

所以也可以這麼說,道是處下的、不爭的。不爭才會接近「道」、無為才會順應「道」,而有道之人才不會被外物所傷。 參考 http:

莊子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11樓:阿沾

1、哲學思想

他認為,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萬物,只存在著無條件的同一,即絕對的「齊」;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而學「道」的最後歸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異,從「有待」進入「無待」。在思辯方法上,把相對主義絕對化,轉向神祕的詭辯主義。

2、處世哲學

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須曠達處之泰然,如「遊於羿之彀(gòu)中,**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內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則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則自恨其謬而志傷神辱,斯未能達命之情者也」,中與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內篇·德充符》)。

3、政治思想

莊子和儒墨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聖人,而道家則反對推崇聖賢。

莊子反對「人為」,理想的社會是所謂「至德之世」。《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之帝為渾沌。

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這是主張自然,反對人為的寓言。

4、文學思想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莊子曾做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

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5、遊世思想

遊世思想是莊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部分。《莊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數篇章都涉及這個以遊戲態度解脫人生痛苦的主題,尤其以內七篇談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談論莊子比較重視遊世思想。

有人甚至說,「遊」這個字就是一部《莊子》的中心。 現代莊子研究,比較重視道論而輕視遊世思想。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

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齊次生產函式的線性齊次,什麼是齊次生產函式

永恆組 在規模報酬不變時,也就是說生產函式是線性齊次型。線性齊次生產函式 注 線性齊次函式一個性質就是所有的自變數都變動n倍,因變數也變動n倍,即f nl,nk nf l,k 線性齊次生產函式可以表明這樣一種生產過程,即投入擴大1倍,產出也擴大1倍,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建造一個相同的工廠。14 凡是屬...

齊晉爭霸勝利的原因是什麼,齊晉鞌之戰 齊晉鞌之戰 為什麼說晉國的勝利出人意料

屈徽 晉國的主要目標是同南方楚國爭霸中原,對齊 魯這兩個近鄰,採取又打又拉的策略。魯國國力弱,對晉國構不成重大威脅,而且每當魯國受到齊國欺負時就向晉國求援,所以晉國對魯國以拉為主,兩國間發生軍事衝突不多。齊國就不同了。齊國是北方老霸主,長期不把晉國這個新霸主放在眼裡。晉國對齊國的策略是著眼於拉 立足...

齊姓女孩起名,好聽的女孩名字 齊姓

田凡巧 八字 壬辰 辛亥 辛卯 丁酉日主辛金八字身弱,喜神土金。起名 齊悅伊 姓名 齊悅伊 五行分別是 金金土 筆畫分別是 14 11 6 總評數理得分 89 分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 15 土 25 土 17 金 31 木 7 金 注 橫線之上為手打原創 劉礎毓 語倩 女子嬌好的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