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習俗,四川過年的習俗?

時間 2022-02-13 09:50:03

1樓:拜託了大學

你的家裡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呢?

2樓:匿名使用者

放鞭炮 吃餃子 包紅包

四川過年的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四川過年的習俗如下:

四川過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特別豐盛,但不吃餃子。他們不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麵以祈求閤家團圓,福壽綿長。臘肉、香腸等種類繁多、數量也多的醃臘品,一般是臘月二十

七、二十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

四川過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婦」(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麵條、酒、葉子菸(菸葉)等這樣的禮品。媳婦、姑爺回孃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晚上(城市中)狂燈會。

白天場(廟會)、荼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平書等表演。

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也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

擴充套件資料

春節習俗**點,全國各地過年風俗大不相同。

1、祭灶: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這一天,老人們會 「請」一幅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恭恭敬敬掛在廚房。

廚房內方桌上,擺上紅棗、核桃、柿餅、灶糖等四盤「乾果」,前三樣可隨機變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須有。

2、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4、貼窗花: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5、倒貼「福」字:這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6、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對未來的希望。

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7、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8、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9、拜年:新年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4樓:好木木偶

1、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

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

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2、除夕洗腳

也是苗族節日習俗。每年除夕,各家去溪邊河畔挖來幾株葉片逆水的菖蒲,扯一些烏泡葉、桃花葉枝,晚上將它們放進鼎罐中煨一罐水。水熱後倒入盆中洗腳。

5樓:禾木由

春節前後有春倌說春的習俗,春倌的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

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除此之外,四川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上川龍之分。

6樓:爽朗的

四川人對農曆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

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

成都春節習俗

如在除夕這一天開啟忙碌之旅,上午家裡的男主要帶著兒女或者子孫,拿著一塊肉稱為「刀頭」,揹著鞭炮與火紙,奔波在田野間給家裡去世先人上墳;中午要先給屋裡各個神位點上蠟燭,燒點紙錢,洗手準備午飯前儀式,放鞭炮。

而家裡的女主則從早上起來開始給家裡各個角落除塵,換洗床單,其實除夕打掃是不對的,可能大家也沒有太遵循習俗,都是根據自已的時間來安排打掃,據資料記載除塵方法是臘月二十七裡外洗一洗,臘月二十八傢俱擦一擦;臘月二十九,髒物都掃走;一派新氣象,除塵把歲守;而村裡基本是除夕當天上午打掃。

除塵完畢之後,準備中午一大家人的午飯,在午飯準備好之後,聽到屋外的鞭炮聲音,就會叫大家一起中午飯,稱「團年飯」,吃飯期間要給家裡的長輩敬酒,說祝福的語言;天黑之後,則在灶臺點上長明燈,敬灶神,寓意來年吃不完的糧食。晚上大家不能提早休息,要等到12點鐘才能睡覺,這個階段稱為「守歲」,守歲期間要煮米酒湯圓,吃了湯圓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為此民間流傳一句話叫「討口子也有個三十夜」。

正月初二到十六為拜年時間,拜年就是家裡的親戚提著酒水與刀菜(刀菜指:條狀的豬肉)相互走動,在各家中住上一兩天,臨走時主方會給小孩紅包,寓意來年紅紅火火;而出嫁女兒過年回孃家,這個也是必然的,提「刀頭」(條狀豬肉)有幾百年的風俗文化,具體這種文化的意思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時常村裡流傳一句話叫「養女兒吃刀頭」。

7樓:久久

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

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

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

新年撞鐘,燒子時香,大廟會,遊喜神方,人日遊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遊百病,這才構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成都過春節的習俗

8樓:很多很多

1、初一去搶金銀水。

初一這天的水被稱作「金銀水」,所以大人們在大年三十團年飯之後最重要的事,就是等到搶「金銀水」。為此,家裡的主要勞動力都要老早去井邊候到,一趟一趟跑,趕早把家裡的水缸啊盆盆碗碗啊全裝上「財」,而且一定要趕在天亮前裝起,東方一白,再挑的就不算數了。

2、洗腳洗得高來年運氣好。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洗腳的場面都十分熱鬧,大人會一邊講這個習俗,一邊親自示範,小孩們半信半疑,嬉笑著挽褲腿,照著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腳。

3、端午的粽子春節包。

過年的粽子,多為肉粽子。剛做好的臘肉,是粽子裡的明星。將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將透心的紅豆和切成顆粒的半肥瘦的臘肉,拌入鹽和花椒麵即可。

4、大年初一去「撿財」。

大年初一早上,上山撿柴。老人坐在門口的竹椅子上,把撿來的柏樹枝掛在大門上,咧著嘴笑著說:「柴(財)到家啦!」一邊抱著幹木柴進灶屋,一邊唸叨著:「抱柴(財)。」

5、元宵對罵

賽罵的習俗,據說是湖廣填四川的時候,有一對夫妻來到溫泉,在選定宅基地時發生了分歧,一個看中河東、一個看中河西,兩人個性都很強,於是分而建居。

次年元宵,夫和妻都想把對方喊到自己這邊團聚,都願做東而不當客。雙方爬上河東、河西的山坡對罵,鬧了個通宵卻誰也沒有徵服誰。後來二人各另立家庭,他們的子孫就一代接一代罵下去,便日久成俗。

9樓:筆中從沫

穿新衣「遊喜神方」

大年初一,成都人開始「走人戶」了,親朋好友互相串門,人們互相設宴款待。更多的花樣在遊玩上,初一開始,人們扶老攜幼穿新衣走「遊喜神方」,這是老成都人的一種民俗,已有近兩百年曆史。

大廟會集納成都民間絕活

人們遊喜神方會去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廟會最熱鬧的地方。廟會既是宗教儀式,又是集市。變臉、吐火、滾燈、手影戲、木偶戲等川劇絕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畫、剪紙等各式民間絕活都能在廟會上看到,滾鐵環,抽陀螺,坐雞公車,拉提簧、響簧……往往幾臺戲同時演出。

曲藝演唱、雜技魔術、跑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應有盡有;商賈雲集,三教九流紛至,百種小吃、賞百般武藝、玩百項遊戲,民族、民俗、傳統、現代、鄉村、城市諸種文化形式複合於一體。

遊杜甫草堂

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裡,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正月十五戀人「偷青」

過年的習俗有那些?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你的家裡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呢?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 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 春貼 對聯 對子 桃符等,它以工整 對偶 簡潔 精巧的文字描繪...

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過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你的家裡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呢?你自己看吧!我也有用到這裡的東東!很好用的啊!希望它會對你有所幫助啊!參考資料 articleid 1050 過年通常的風俗有哪些。過年你們那有哪些習俗?除夕有什麼風俗習慣。1 守歲。守歲,俗稱 熬年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 風土誌 除夕之...

麻城的過年有哪些習俗,過年有哪些習俗?

拜託了大學 你的家裡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呢? 上海膚康白斑病 臘月二十三,俗稱 小年 傳說這日是 灶王爺上天 之日。要祭灶,吃灶糖 麻糖等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以前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