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主要觀點,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時間 2022-02-14 23:40:04

1樓:

三、 董光璧與他的當代新道家思想

董光璧先生的道家思想集中體現在他闡發《當代新道家》一書中,當然也散見於一些**中。他是通過發現「當代新道家」的道家思想而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1)道實論是類似老子「道」的科學實在觀,一種實在與規律一體的潛在觀;同時實在性孕育著(2)生成論,類似老子的生成觀,強調以「產生」和「消滅」或者「轉化」闡述變化。

認為道是有無統一體,「無」是指道的質樸性,「有」指「道」的潛在性,從無到有的創生,有回覆於無,這就是(3)「迴圈論」,老子「道」的迴圈原理為建立宇宙整體的大迴圈提供了原型。道有象物精信,它的迴圈動力在道本身,因此克服了生物進化論和熱退論矛盾具有「迴天」之力。(4)「無為論」思想要人們順其自然,也說是說按規律行事。

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當代人思考的主題。老子「無為」的古老格言又煥發新的啟示。〔14〕總而言之,「無」的科學意味著世界觀的轉變,從構造論的機械觀到以「道」為代表的生成論的生態觀的轉變。

除此之外他認為道家思想本質上自然人文主義,是科學人文主義的初期形態。因為董氏認為「當代新道家的實質在於,把中國古代道家的自然人文主義發展為一種科學人文主義,體現了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的統一。我認為這種新道家思想,不僅是解決當代世界的文明危機的一條出路,也是重整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可取方案。

」〔15〕他自述自己發現當代新道家的歷程,指出「當代新道家」的動因。他的科學研究受馬赫和愛因斯坦影響,形成「研究科學的歷史是為了理解它的現在和探索其未來發展的道路。因此潛心尋找古今相通和東西契合的交*點就十分必要了。

」〔16〕於是發現20世紀中葉以來,隨著人與自然的關係異化較為理性的科學人文主義者首先發現「道家人文主義與當代科學人文主義的一致性,即中國古代道家的思想的現代性及其世界意義。」〔17〕並稱贊這是一場新啟蒙運動。

2樓:凱寶說電影

天道酬勤 大道至簡 上善若水

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3樓:半醒無悔

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莊子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質疑宗教,反對迷信的人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評價古代道家為易行難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學派中,道家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麼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

春秋時期,老子 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有中華文化基石之稱的道家哲學思想,還通過儒學以及中國化之後的佛學而得以不同程度的體現。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        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故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

是國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

東漢末年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春秋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網頁連結

4樓:向日葵起床了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

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

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質疑宗教,反對迷信的人。

5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為主要思想,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據此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

從廣義上來說,道家主要分為老莊派、黃老派、楊朱派三派,其中老莊派以大道為根、以自然為伍、以天地為師、以天性為尊,以無為為本,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體現了「離用為體」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

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等;黃老派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張因俗簡禮、相容幷包、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刪繁就簡、休養生息,體現了「離體為用」的特點,成為了歷次大亂之後**治世的急救包,同時也與中國古代盛世關係密切。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駢、環淵等;楊朱派主張全生避害、為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儲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屬於道家的別支,代表人物楊朱、子華子。春秋戰國後,因不容於世,後湮滅不存。

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盤繼承。

拓展資料

春秋時期,老子 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李約瑟說:「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經爛掉的大樹。

」「道家思想乃是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道家哲學)對中國科學史是有著頭等重要性的」

6樓:啊啊老大

主要思想: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拓展資料:

道家思想作為一個複雜的學說,自上古至今,已歷數千餘年,中間自然會經過許多發展的階段,出現許多不同的名稱,這是不言而喻的。在它的較早時期,按地域與時間則有鄭道家、晉道家、秦道家、楚道家、齊道家、戰國道家、先秦道家、原始道家等種種稱謂。按方向則有北方道家與南方道家。

從戰國末至秦漢是一大階段,當時人稱「刑 ( 形 ) 名法術之學」或「黃老道德之術」。

7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執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執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執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

基本上 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後者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 道家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 為而不爭、利而不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虛心實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法於陰陽,以樸應冗,以簡應繁。

" 等等。

有學者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效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 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 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

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8樓:勞動最光榮

簡單說: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9樓:假道門神

不只是老子莊子。

陰陽家也是道家(鄒子)的陰陽學說,

10樓:匿名使用者

老道以莊子自然天道觀為主,強調人的思想行為應遵循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持

11樓:九一車某

道家主張,萬物執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

關於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差異,各自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道家無為,是說無用之用為大用,可能你還不太明白,但是莊子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他說你看那參天的古樹,枝幹歪歪斜斜,無法作任何木工上的用途,也就是毫無用處,但就是因為它毫無用處,那些工匠才不砍他,他才活得這麼長久。喏,這就是無用無為的好處。你理解道家應搞從這裡啟悟,他並不是人們說得那樣消極避世,而是以超然...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異同,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異同

隨風人傳媒 提取碼 8sjy在今天,十三經 作為反映先秦歷史狀況的古籍還有很大價值。分別是 詩經 尚書 周禮 儀禮 禮記 周易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爾雅 孝經 孟子 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異同? 1 孔老比較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師和代表,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宗師和代表。孔孟作為 儒家的聖賢,給後世樹立...

道家思想的起源 道家思想起源於哪裡

道家思想發展歷程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 道 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為德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寫過名為 論六家要旨 一文,把秦學派概括為道 儒 墨 名 法 陰陽六家,並闡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漢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馬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