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章中的第一章原文及翻譯,論語第一章1 10原文及譯文

時間 2022-02-15 08:40:05

1樓:印凌青

第一則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習並且時常複習它(知識,指代不明),不也是很愉快的嗎?

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望你,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知道)自己,也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男子的尊稱。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時習:時常地複習。

(3)學:學習。

(4)說:通悅,高興,愉快的意思。

(5)朋:志同道合的人。

(6)樂:快樂。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修養高的人。

(10)曰:說,說道。

(11)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線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著下來的,可不譯。

(12)之:代詞,指學過的舊知識。

(13)不:表判斷。

(14)乎:語助詞,相當於「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15)自:從。

(16)知:瞭解。

本段理解: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往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

「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論語第一章1·10原文及譯文

2樓:匿名使用者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論語第十章翻譯

論語第十一章原文

《論語》學而第一(翻譯及全文)

論語第一章內容

3樓:菠菠菠菠蘿哇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處:《論語·學而篇》

譯文:孔子說:「學了並不斷去實踐它,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切磋道德學問,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惱怒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孔子認為,人生有三條重要法則:

一、終身學習並不斷實踐。如是,則永不落伍,永葆青春。有人說,你給別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有一河水。

意思是,在指導別人的時候,自己要不斷去學習沉澱自己的學養,這樣才能更大限度幫到別人,對方才能真正實現自遊、暢遊、遠遊,才能「直掛雲帆濟滄海」。

二、與道義相期者交流。人是群居動物,必須交流,重要的是與什麼人交流;儒家認為應與志同道合、道義相期者保持交流常態。

生命中每一分都不可逆,什麼人都交往,勢必迷失自己,甚至迷失心智,生命狀態是迷茫、困惑抑或無聊,人生的軌跡不是向前、向善、向成功,而是停滯、猶豫、平庸。有人說,跟誰混,很重要。

三、修養德行。遇事不順,「反求諸己」,提升境界,則「人皆可以堯、舜」。渴望被認知、渴望被賞識、渴望被尊重是人的本性;被人誤解,甚至被誹謗中傷而不怨天尤人者,朝著既定目標前進,往往容易成功!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拓展資料:

註釋:①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就是指孔子。

②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學習西周的詩、書、禮、樂等傳統文化典籍。

③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子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習,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④說(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有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在同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樂:與說(通「悅」)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現於外。

⑦人不知: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⑧慍(yùn):惱怒,怨恨。

⑨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市場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得君子嗎?」

鑑賞: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裡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

「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

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認為,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瞭解.。

5樓:不要皺眉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7樓:

親愛的朋友,當您一次次地來到知道,一次次地為知道的朋友們答疑解惑,不僅朋友們會對您越來越熟悉,知道也會對您越來越熟悉。

有一天,從您誠摯的回答中,知道驚喜地發現,原來您是一位電腦高手,原來您是一位遊戲達人,原來您是一位資深球迷,原來您是一位醫學專家,或者,原來您是一位愛生活懂生活的人……這時候,知道會把原先分散在各處的您可能感興趣的待解決問題彙集在一起,推薦給您,方便您去回答。於是,當您進入首頁的時候,您會看到頁面中間多了一個為您推薦的提問

論語第一章原文和翻譯**

8樓:自由染奇

提取碼: 9ytg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則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習並且時常複習它(知識,指代不明),不也是很愉快的嗎?

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望你,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知道)自己,也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男子的尊稱。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時習:時常地複習。

(3)學:學習。

(4)說:通悅,高興,愉快的意思。

(5)朋:志同道合的人。

(6)樂:快樂。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修養高的人。

(10)曰:說,說道。

(11)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線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著下來的,可不譯。

(12)之:代詞,指學過的舊知識。

(13)不:表判斷。

(14)乎:語助詞,相當於「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15)自:從。

(16)知:瞭解。

本段理解: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往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

「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論語第一章內容

原文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處 論語 學而篇 譯文 孔子說 學了並不斷去實踐它,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切磋道德學問,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惱怒怨恨,不也是君子嗎?孔子認為,人生有三條重要法則 一 終身學習並不斷實踐。如...

《昆蟲記》第一章論祖傳讀書筆記,《昆蟲記》第一章論祖傳讀書筆記300字。

陳爽 在法布林的筆下,那些對昆蟲日常生活習性與特徵的描述中體現了他對生活中為人處世的特別眼光,在那字裡行間中都洋溢著他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昆蟲記 是法布林用盡畢生心血觀察研究昆蟲所寫出的,其中詳盡地描述了昆蟲的本能 勞動 婚姻和死亡。這些樸實的文字讓人如同身臨其境,感受到溼潤的泥土 高大的樹木 廣闊...

西遊記文言文第一章好詞好句,《西遊記》第一章中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獨愛丶樂灬琦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b 會家不忙,忙家不會。c 見鞍思駿馬,滴水思親人 八戒點頭道 我理會的。但你去,討得討不得,次早回來,不要弄做 尖擔擔柴兩頭脫 也。沙僧遂唸了訣,駕起雲光,直奔東勝神州而去。西遊記 57回 行者道 老官兒,既然曉得老孫的手段,快把金丹拿出來,與我四六分分,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