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思鄉的文章,關於思鄉的文章

時間 2022-02-17 17:05:07

1樓:無言

鄉愁 余光中——臺灣著名詩人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2樓:

靜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溼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雲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遊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遊。

思鄉作【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冬日山居思鄉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雲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遊。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江外思鄉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和三鄉詩

【唐】高衢

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關。

獨留芳翰悲前跡,陌上恐傷桃李顏。

鄉思 【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繫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3風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7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

8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9濁酒一杯家萬里,羌管悠悠霜滿地

10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8.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劉皁《旅次朔方》)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樓:匿名使用者

鄉,自古以來一直是詩歌表現的主題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一旦離鄉,前路漫漫,何日是歸年;關山重重,鄉書誰人傳遞?於是,遠在他鄉異地的詩人,常常不禁悲從中來,美麗而憂傷的詩句便汩汩而出,成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篇。

觸景生情。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種機緣而奔湧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懸、夕陽西下、塞外蘆笛等等,都會牽動詩人對故土的思念。

詩人往往因之而揮灑自己的詩情。被稱做中國第一思鄉詩的《靜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關於思鄉的文章

4樓:原來是知恩

1、《烏篷船》-周作人(魯迅)

《烏篷船》是現代著名散文家周作人於2023年寫的一篇書信體散文。作者以書信形式詳盡介紹了故鄉紹興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烏篷船,他用平和淡雅的格調、樸素自然的筆墨,緊緊扣住烏篷船的典型特徵加以描畫,同時透露出自己一種閒適隱逸的情思。

文章詳述了烏篷船的用途、種類、結構、外形,刻畫細緻入微卻沒有繁瑣冗長之感。從表面上看,作者是在寫烏篷船,寫遊山玩水,然而細細體味,其中卻透露出作者閒適的人生觀,文中也瀰漫著淡淡的鄉愁。

2、《故都的秋》-郁達夫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2023年8月創作的散文。

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3、《海燕》-鄭振鐸

《海燕》是當代作家鄭振鐸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在文章中抓住燕子的特徵,用細膩的筆觸,託物言志,借身處異鄉時看見小燕子表達了對祖國故鄉的思念之情。

此文采用了寫景和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手法,既有對故鄉的春天和燕子的美好回憶,又有對真實所見的海景和海燕的形象描繪,更有個人離國去都的離愁的抒發,三者憑著作者熱烈真實的情感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把讀者帶進了一個美妙的藝術勝境,充分顯示了作者的藝術功力。

4、《想北平》-老舍

《想北平》是老舍創作的文學作品。作者身處異地,在戰亂的歲月中,思念他摯愛的北平。通過北平與巴黎的對比,深深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眷戀之情。

5、《故鄉在遠方》-張抗抗

《故鄉在遠方》是一篇寫故鄉的散文。但與一般寫思念故鄉的抒情散文不同。張抗抗的文章藉助自己對幾個故鄉情感的體悟,表達了自己對於「故鄉」的一種理解,一種更深意義上的探求。

這種探求在文章的開篇就得以表現,作者說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流浪者」,漂泊不定、浪跡天涯。

「我從**來?哪兒是我的故園我的家鄉?」問題是作者思緒的開始,當我們為這樣不合常理的疑問感到困惑時,便也不自覺地跟隨著作者走上了探索的歷程。

5樓:匿名使用者

《鄉愁 獻給我遠方的母親和故鄉》

很早之前便讀過余光中的《鄉愁》,那時不能體會他的落寞。可現在,每一次讀完,一縷縷的的鄉思都會悄然的爬上心頭。

一直以為自己很瀟灑,頭也不回便離開了故土。離開了溫暖的家。十幾年了,故鄉的記憶已變的漸漸遙遠,只有母親的淚眼,還留在記憶的最深處。

時光荏苒,十幾年的光陰,終於讓我知道,那時的我,年輕的我,又怎能瞭解離愁,又怎能讀懂離愁?

那時年輕呵,年輕的心寫滿的只有明媚,只有燦爛,少年不知愁滋味?心有落寞誰人知?那時落寞是心中的一點痕跡,淡淡的。無語的。不知也罷。

對故鄉的記憶,因為時間的微風輕輕的拂過,在腦海中漸漸的不在清晰。記憶中,只剩下母親殷殷的眼神。只是這種思念,在心的深處,不會因了離著久遠便慢慢忘懷。

我一直不能淡忘,我一直無法淡忘。我是一隻飄泊的風箏呵,無論飛的多遠,飛得多高,那根線,那根線,堅韌的線、溫暖的線,維繫著家鄉和親情的線,是握在母親的手裡的,是握在故鄉的手裡的。

當我的年齡也到了當年母親送我出來時的年齡時,在千里之外的夜,寂寥的,世界被月的清輝灑滿的夜,思念盛滿了我的心房,叫鄉愁嗎,那一種無語的感覺,就象一根彎彎曲曲的青藤,繞滿了心房。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嗎?鄉愁是一隻小狗嗎?鄉愁在我心中是一首寂寥的詩,在月下輕輕吟誦,和著明月柔和的清輝,透明的,有淚的痕跡,卻沒有心和我輕和。

母親的眼神在月下慢慢淡了,淺了,在我思念她的時候,我知道,母親也一定思念著我;我知道,當我思念故鄉的時候,故鄉也一定在思念著我。

遠方的故鄉遙遠成一個記憶,鮮活的,也是模糊的、無語的;遙遠的母親卻如一幅畫,寧靜的,清晰的,象在眼前,我的心能感覺到她淺淺的呼吸;母親在故鄉,故鄉便成了一首是握在母親的手裡的詩了,故鄉有母親殷殷的的眼神,母親便是故鄉的一道最美風景了。

鄉愁在心底,凝成了一個個字花,在心裡悄悄的開了。

鄉愁在心底,凝成了一片片葉子,在心底悄然的綠了。

告訴我,在暗的夜,愁緒是怎樣的生長,長成一棵樹,心房裡,思念斜斜的照耀著,透過縫隙,夜被思念拉長了。

告訴我,在暗的夜,母親是怎樣的思念,思念她遠行的孩子,透過淺淺的清淚,我聽到了母親心的哽咽。

告訴我,在暗的夜,故鄉是怎樣的一種風致,那流經故鄉的河,灑滿了多少遊子思鄉的淚,不在回頭的水,可否載得走遊子心中的落寞?

那是鄉愁麼,那分明是母親想我的淚呀,孤寂的、無語的。

夜,寂寥的清輝,鋪滿了心的世界,隨著夜色,瀰漫著一種想念,瀰漫著一種感覺,漸漸的、漸漸的濃了。

忘不了的離愁,鄉愁成了心底最深的記憶了,故鄉的夜,我不在的夜,母親的眼神成了一首歌了,無望的想,無望的期待。母親是故鄉,故鄉是母親。在月的清輝下,我凡俗的眼看不出她們的界限是否清晰?

睏倦的眼呵,無語的心。在每一個悽清的夜。在思念中,鄉愁,是一首母親唱的催眠曲,在思念中,月,漸漸的沉了。

關於名人思鄉愛國的故事。。。。。。。。。。。。。快快快

6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初冬,剛剛衝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

」錢學森說:「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關於思鄉的名言警句,關於思鄉的名句

最佳答案 由提問者2007 06 04 22 30 50選出 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巴斯德 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列寧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嬰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

國外的思鄉詩歌,關於思鄉的詩歌

勞秀芳冷衣 紅燭紅燭啊!這樣紅的燭!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紅燭啊!是誰制的蠟 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 點著靈魂?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後才放光出?一誤再誤 矛盾!衝突!紅燭啊!不誤,不誤!原是要 燒 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底方法。紅燭啊!既制了,便燒著!燒罷!燒罷!燒破世人底夢,燒沸世...

關於思鄉的作文

當熊掌踩扁企鵝 夢裡思鄉 做了一個夢,昨晚。沒有謊言,沒有欺騙,也不是一個編撰的故事,不是虛擬的,是真真切切的做了一個夢,夢中的主角是我和一個論壇,論壇是一個家,我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名成員。你還知道有這個家?你還知道自己是這個家中的一員?誰在說我?沒有誰會說我,是我自己在自責。是!是自責也是慚愧,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