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初三化學題,急求解,幾道初中化學題。急求解。!

時間 2022-02-17 17:05:06

1樓:小小憨巴龜

1 a 因為 除雜的時候 要求分離,所以需要 一個一個的 氯化鈉只和銀離子反應 所以沉澱中只有氯化銀 純淨的銀離子提取

之後剩下 氯離子鈉離子銅離子鋇離子 因為 氫氧根只和銅離子反應

同理 沉澱出純淨的 銅離子 對於鋇離子 同理

2 a(理由 和以前的一樣) 因為原混合物中的 固體都是可溶的 是溶於水反應生成了 碳酸鈣沉澱 第二步的沉澱一定都是氯化銀 因為不溶於硝酸 證明沒有碳酸跟離子 也就沒有碳酸鉀

3 lz沒有 說清楚題目 請整理好 可以hi我

4 b 因為 鐵置換出銅和銀 銅單質繼續和 銀溶液反應 因為最後的沉澱印證了 銀離子的存在 所以 一定是 銅單質全部 置換銀並且 銀溶液 過量

也就是說 析出的金屬 都是 銀

5 b

a 酚酞鑑定 氫氧化鋇(紅色) 氫氧化鋇和硫酸沉澱 鹽酸不沉澱

b 只能鑑定出 二氧化碳 三種物質均不反映

c 水溶解 固體 兩兩反應 有氣體生成的兩種物質 是氫氧化鈉和硝酸銨

剩下的那個 是氯化鈉 氯化鈉和硝銨反應 生成溶解度相對小的 氯化銨(這個選項不是很確定、、、)

d 氯化銀不溶於酸 碳酸鋇 生成氣體

不明白的 lz可以 hi我。。。

打了好半天啊、、、

補充:經過我的請教。。。發現 5題c的問題 就是 一個放熱 一個吸熱 一個 沒溫度變化

o(∩_∩)o 哈哈

3 d 硫酸銅有顏色 一定沒有 硫酸和氯化鋇沉澱 和碳酸鈉有氣體 和氯化鈉不反應 因為只有氣體生成 所以 只有氯化鈉 和碳酸鈉故選d

2樓:匿名使用者

1.應該選a.

因為銀離子和所有的陰離子都會產生沉澱.所以應該先分離出銀離子.

因為ba離子只能和碳酸根產生沉澱,所以只能用碳酸根分離出鋇離子.

而銅離子只能和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產生沉澱,所以應該用氫氧根離子分離出銅離子.

所以只剩下氯離子,則用氯離子分離出陰離子.

而應該先分離銀離子,然後是銅離子,最後是鋇離子.

所以順序是312,選a.

2.應該選a.

a中氯化鈣可以過量,所以溶液中可能有氯化鈣.

b中因為碳酸根離子和陰離子生成碳酸銀沉澱,而碳酸銀會溶解於硝酸,所以不行.

c中沉澱就是碳酸鈣.

d也正確.

4.應該選b.

因為溶液和鹽酸生成白色沉澱,應該是氯化銀沉澱.

說明溶液中還有銀離子,則銀離子沒與被還原完.

則金屬中只能有銀.

5.應該選b.

在a中,只有氫氧化鋇使酚酞變紅.

而氫氧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沉澱,和鹽酸反應沒有明顯現象.

所以可以鑑別出來.

在b中,只有二氧化碳能夠使石灰水變渾濁.

而氫氣和一氧化碳不能辨別出來.

所以選b.

c中氫氧化鈉溶於水放熱.

氯化鈉溶於水溫度基本不變.

硝酸銨溶於水吸熱.

d中氯化鐵溶於鹽酸中,溶液為紅褐色.

碳酸鋇溶於鹽酸中,溶液顏色不會變化.

氯化銀不溶於鹽酸.

如果你第三題改了的話,那麼就只能選氯化鈉和碳酸鈉了.

因為加入硫酸之後有氣體生成.

說明一定有碳酸根離子.

但是因為氯化鋇和碳酸鈉會生成白色沉澱.

而碳酸鈉和硫酸銅會生成藍色沉澱.

所以這兩者都不能選.

因此就是選氯化鈉和碳酸鈉.即選d.

3樓:

aadbb

1、加入(1)則cu2+、ag+會變為沉澱;加入(2)則三種離子都會成為沉澱;加入(3)則只有ag+會成為沉澱。若要逐一分離三種離子,則只要按(3)(1)(2)加入,選(a)

2、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為baso4或agcl,baso4不可能,所以後來產生的沉澱為agcl,濾液中含cacl2,選(a)

3、貌似漏了一些,不過也足夠了。4種鹽中可能產生氣體的只有naco3,cuso4、bacl2與naco3不能共存,選(d)

4、能與hcl產生沉澱的只有銀鹽,濾液中含ag+,所以析出金屬不可能含銅和鐵,否則會將銀置換出來,選(a)

5、a選項:用酚酞試液可鑑別出ba(oh)2,之後用ba(oh)2可鑑別出h2so4。

c選項:加水,放熱的為naoh,吸熱的為nh4no3

d選項:fecl3顏色不同,baco3能溶於hcl

選(b)

4樓:崤陝

1.a先加含有氯離子的試劑,因為,銅、鋇、銀只有銀遇氯離子沉澱,而如果先加氫氧化鉀,哪麼,銀,銅都會沉澱,就分不出來了。雖然銅沉澱是藍的,但是均勻混合是分不出來的。

如果先加碳酸鈉,鋇、銅、銀同時沉澱,所以不行。

所以3第一。第二個是氫氧化鉀,因為加碳酸鈉,鋇、銅、同時沉澱,所以加氫氧化鉀使銅沉澱,第二個就是它了。第三個就是碳酸鈉了。

2.a混合物溶於水,過濾後濾液中肯定無氯化鈣,這是錯的,可能氯化鈣過量,所以可能有氯化鈣。

3.d氯化鈉和碳酸鈉,無色無沉澱。硫酸銅和碳酸鈉, 藍色,不是無色。氯化鈉和氯化鋇不可能有氣體生成 。氯化鋇和碳酸鈉 鋇離子和碳酸根在一起,沉澱。

4.b只有銀,因為,向濾液中滴加鹽酸,有白色沉澱生成,說明有銀離子,說明硝酸銀過量。可以和反應,硝酸銀過量,說明銅鐵都反應完了。只有銀析出。

5.ba氫氧化鋇、稀硫酸、稀鹽酸(酚酞溶液,分滴入三種溶液中,變紅,為氫氧化鋇,將另兩種分別滴入,有沉澱的是。

b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只有澄清石灰水,只能鑑別出。

c氫氧化鈉溶於水放熱、氯化鈉溶於水溫度不變、硝酸銨溶於水吸熱。

d氯化鐵,碳酸鋇,氯化銀,氯化鐵固體(非溶液,無水結晶)時為綠色,其他為白色。碳酸鋇加有氣體。

打字真累。

幾道初中化學題。急求解。!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題:不是甲溶液的質量分數增大,是乙的增大。

分析:甲溶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二減小,濃硫酸溶於水放熱,因此析出固體。質量分數減小。

一溶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固體進一步溶解,質量分數增大。

第二題:1)因為氫氧化鈉和硫酸放一起,反映了。這兩種物質就不存在了。生成的硫酸鈉才是存在的溶質。

2)涉及到鹽酸過量的問題。這時算的質量分數應該是兩個,一個是氯化鈉,一個是鹽酸的。

氯化鈉直接根據方程式計算即可。鹽酸的話要算出反應後剩餘的hcl的量,再進行計算。

若解決疑惑,望採納,不明白追問我。

6樓:匿名使用者

1、溫度上升,甲溶解度下降,乙溶解度上升,甲溶液質量分數降低,乙溶液質量分數上升;

2、完全中和,說明沒有酸也沒有鹼剩餘,正好完全生成相應的鹽,所以你的解答是對的

不完全中和的時候,或者酸剩餘,或者鹼剩餘,這些也算是溶質,當做是混合溶液,你可以分別 說明它們的質量分數

7樓:匿名使用者

1題樓上基本解決了,都是飽和溶液,溫度不一樣溶解度不一樣,讀書的時候記得老師給我們舉例子,我一直記得,她說,這就像吃飯吃飽了,小孩子吃一碗,大人吃兩碗,同樣是吃飽了,但是大人吃得多;我們這裡的溫度不一樣就是人的年齡不一樣,有些物體升溫就溶解得多,比如家裡的鹽;有些降溫反而溶得多,比如氫氧化鈣。

2、感覺你有點不理解溶質質量分數的定義,本題100g的溶液,加100g的溶液,又不是氣體、固體的反應,最終溶液肯定是200g對吧?你這樣算沒錯,只要算出na2so4的質量除以200就成了。至於你說什麼時候要算原來的naoh、h2so4,這就要看反應過後這些物體還有沒有了,本題說已經完全中和,那就表示沒有任何的酸鹼存在了。

你的第二問就是,ph=2,還有hcl剩餘,這時候算溶質質量分數就要用nacl+hcl的質量除以總溶液質量了。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8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先來解決第一題:是的是飽和溶液,但是溫度不同的情況下溶解的量不一樣呀。就像你把20g和50g的糖分別50℃和100℃的水中,他們都飽和,但是溫度高的水中溶解的糖就多。

問幾道初三化學題!一道初三化學題!

相對原子質量27 16 1 3 78 元素質量比27 3 16 3 1 9 16 1氧元素的質量分數16 9 16 1 16 26 8 1339g的氫氧化鋁含多少氧元素39 8 13 24 g 多少克氫氧化鋁中含鋁27g 27 27 78 78 g 27 78為鋁元素的在氫氧化鋁質量分數。多少克氫氧...

初三化學題,求解

fe h2so4 feso4 h2 變小 鐵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硫酸亞鐵,鐵塊質量減小,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小 fe h2so4 feso4 h2 變小 鐵和硫酸反應,消耗了鐵,鐵的質量減小,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 fe cuso4 cu feso4 h2 鐵的分子量是56,銅的是64,所以銅比鐵大...

幾道初三化學的問題,幾道初三化學題說的詳細一點

1.c2.b 3.c4.廣口 5.名稱 分子式 濃度 6.蓋滿試管底部 7.將量筒平放在水平臺上,用滴管緩緩向量筒內滴水,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麵的凹面最低處相平,當液麵的凹面最低處到達0.4ml的刻度線時即可停止滴加 1.c 用c更精確.2.b 先仰視,說明原液體不只19ml.後俯視,說明液體少於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