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並非同一部書,它們有著哪些區別

時間 2022-03-01 19:00:05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常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很多人以為三十六計是孫子兵法的一部分,其實根據我國《南齊書·王敬則傳》中說:「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

」是最早出現「三十六計」這個詞的地方。但《三十六計》這本書由何人所寫,寫於何時則無法考證。

計,即為策略。兵法包含策略,策略是兵法的一部分。但是由於策略是兵法中較為核 心的一部分,以至於有人誤解策略就是兵法。

而《孫子兵法》是古代最著名的兵書,又叫《吳孫子兵法》、《孫子》。相傳為春秋末吳國將軍孫武所寫,是世界最古老的軍事理論。

兵法包含了很多用兵作戰的內容,包括,行軍的方式、駐紮手法,佈陣的種類要求,**糧草運輸,《三十六計》是策略,其實就是兵法中謀劃的部分。但兵法是比其他部分最為「變化萬端,詼詭奇譎、光怪陸離、不可捉摸」的最精炒、最吸引人、最能體現兵家智慧的部分。兵書裡各種策略並非是陰險詭詐或者手段低階趣味的,他蘊含了高明的兵法策略,還有對人情事理認識的智慧財富。

《孫子兵法》裡有著《三十六計》的說的策略,它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孫子兵法》誕生至今已有2023年曆史,《孫子兵法》竹簡出土在臨沂。歷朝歷代都有研究。

唐李世民也曾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我們的語文課文《田忌賽馬》的故事也是兵法策略的一個故事。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2樓:輕靈觸動

孫子兵法的成書比三十六計要早很多,三十六計是南北朝時期成書的,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成書的。

3樓:花降如雪秋風錘

《孫子兵法》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由孫子所寫。《三十六計》最早出現與南北朝時期,最終成書於明清時期。

4樓:30秒不

孫子兵法的成書時間要三十六計早2000多年,孫子兵法講的主要是道,也就是規律,三十六計講的主要是戰爭的策略。

5樓:小康談趣事

它們區別其實很大的,孔子兵法,它主要是研究古代行軍打仗的各種兵法和實際用途,而36計主要講求的是36個典型的古代行軍打仗的計策。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區別和聯絡,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什麼關係?

算是志趣相投吧。區別和聯絡如下 孫子兵法十三篇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但對於有些東西沒有細說,比如奇正相參,一般人很難運用,於是他的孫子孫臏和楊南柯就把這些戰爭理論用具體的案例去闡述。比如孫子兵法中說,兵貴勝,不貴久也,於是孫臏就實踐並舉出一個持久戰的例子,就是當我是被動挨打又無實力取勝時,就盡力拖著你讓...

三十六計中那一計最厲害,《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你認為哪一計最為厲害?

孫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計分為兩篇,上篇為低弱我強,在戰場上佔據主動權時所用之計謀,而下篇則是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在戰爭中完全處於被動局面時所採用的計策。上篇有三套,分別是勝戰計 攻戰計和敵戰計,下篇亦有三套,分為混戰計 並戰計和敗戰計。而這六套中每套有六個計策,總共三十六計。這三十六個計策基本囊括了戰場上...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金蟬脫殼,《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 偷樑換柱 和金蟬脫殼有什麼區別啊

鄰家梅妹 在千鈞一髮之際,設法留下偽裝的假像,以掩人耳目,然後暗中逃走,這種巧妙的脫身方法就是金蟬脫殼。古時有名的有 劉邦金蟬脫殼 王守仁脫身之計 齊景公換裝脫困。道理 面對困境危險時候,要想辦法使得自己脫離困境。孫子兵法 的三十六計?偷樑換柱 和金蟬脫殼有什麼區別啊 兵法大師 偷樑換柱,指用偷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