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溫而厲而的意思,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具體意思,例如這條論語讓我們在生活當中體會到了什麼,

時間 2022-03-07 01:40:04

1樓:愛上微生物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又安祥。

此處而可以理解為 但是,有轉折的的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推測,「溫」和「厲」可以看做是反義詞,所以「而」應該是錶轉折。但是,沒有上下文,也不好揣摩。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具體意思,例如這條論語讓我們在生活當中體會到了什麼,

3樓:佔豪

這句話意思是說,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安詳。

有人在詮釋「溫而厲」時說:與人交談,應該語氣溫和而有禮貌。在溫和而禮貌的同時,還必須做到嚴厲。

這個「嚴厲」,不是語氣和用語的嚴厲,而是對原則問題的堅持。不徇情枉法,不營私舞弊,正氣凜然,自然讓人肅然起敬。

關於「威嚴」和「凶猛」的區別,有人說,「不怒而令人敬畏」可謂「威嚴」,「怒而令人生畏」算是「凶猛」。「凶猛」往往拋卻對對方的尊重,令人害怕而厭惡。「威嚴」則是自信、穩定和修養的體現與流露。

「莊重而安詳」是人的內心狀態,心無主見、遇事慌張的人怎麼能做到莊重和安詳?有內涵、有責任、有信念的人才能莊重,有氣度、有歷練、有獻身精神的人才會安詳。

總之,要多讀書,修身養性,多歷練,沒有一定年紀是不可能做到的,也不需要做到,年輕人就該敢想敢衝.所謂年輕創業,年老守業是之也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是教導人們,為人要心厲而面和,即外圓內方的意思;威武而不給人壓迫感;恭順而內心泰然,即恭順不是阿諛,言而簡之做人要喲撲原則懂得變通

5樓:匿名使用者

昨天成雙君講到《論語》中的這一則,感覺是上蒼在冥冥中啟迪我。

看這則《論語》是關於自身修養的,不管是作為一個人、教師或者父親,在這方面,我的功課做得不夠。廿七年來,我只是隨波逐流,沒有像孔子那樣有一定的道德操守,遊離於道德的邊緣而不自覺。現在家事、事業如此,到了重新整治自己的時候了。

兒子成長期的叛逆,家庭生活中溫馨凝聚力的減少,時時在考驗著我的愛心、毅力和覺悟智慧。以前,我從沒有感覺到道德力量的作用,現在能夠支撐我的只有道德的力量了。這種道德,不是一種死的知識和技能,而是一種協調溝通能力,是一種激勵自己引導妻子兒女走出心理和情感的沼澤地的力量。

昨天晚上,我對妻子講以前自己一個人對待兒子的時候,脾氣多麼的暴躁。兒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自己上班還要照顧兩人的生活,心裡總有很大的火氣,所以對於不完成作業的兒子非打即罵;或者過於遷就溫和,對於行為習慣的問題放任縱容。

對照孔子,我感到自己莫大的差距。

溫而厲「溫而厲」,就是溫和而不缺乏嚴厲。當然,我覺得這裡的厲,還可以理解為磨礪的勵。我對於學生子女,有時溫和而失去了規矩。

譬如和子女學生接觸,往往缺乏對他們進行起碼的禮儀指導,使他們不管在自己和他人面前都缺乏足夠的禮儀修養,從而在各個方面給人一種缺乏修養的表現,當然實際上也造成了他們在道德品行上的一種缺失。

當自己意識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學生或者孩子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自己再從頭要求改過,不管是自己還是孩子子女都覺得彆扭。

很多年中,我都回避這個問題,鑽到書中尋找自己心靈的安慰。直到閱讀了《論語》、《金剛經》《壇經》等經典著作以後,才覺得自己品行上的差距。幾十年積習所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更改的。

但是我清醒的意識到,作為一家的男主人,迴避這種性格上的缺陷,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記得妻子與大哥曾經有段非常有趣的對話。妻子說:「成峰,只適合教育那些聽話的孩子或者學生。

」大哥接過來說:「現在的孩子或者學生,哪有那麼聽話的。真正聽話的孩子或者學生,還需要教育嗎?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感到自己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不僅學校教育中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就是家庭成員都在成長變化,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我只能與沒有問題的人交流,那麼我將沒有交流的物件。因為任何一個家庭成員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問題和困惑,都希望得到一種教育援助。

作為以研究教育為己任的我來說,如果不能正視自己在以文化人方面的缺憾,那麼不僅是我自己還是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還是任何一個親朋好友都會感到我的人生的無價值和無意義。

我覺得這個厲,就是嚴格,就是磨礪。記得剛參加工作時的老校長曾經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明嚴格教育的意義。譬如,在地上畫一條線,要學生立定跳遠,跳過這條線就是合格,跳不過或者跳過了但是違反了規則則是不合格。

即這種嚴格,要讓受教育者明確具體的尺度,自己能夠感覺和及**判是否達標,從而嚴格訓練自己盡最大努力達到自己提出的標準。如果達不到標準,我們就要幫助學生分析是心態還是思想言行習慣上的問題。幫助學生找出原因來後,要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制定解決問題和完善自己道德行為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中國有句教育名言,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威而不猛

這裡講到孔子威嚴而不凶猛。作為老師家長如果沒有威嚴,那麼說出的話學生或者孩子是不會輕易聽從的。

這種威嚴是什麼呢?是老師裝出的一副**的樣子嗎?是教師裝出的一臉嚴肅和深沉嗎?都不是。因為這種**和裝出的深沉嚴肅,在學生面前很快就會露餡。

有威嚴,學生或者孩子,就不會輕易冒犯。這種威嚴,應該就是孔子倡導的禮儀。這種禮儀文化,讓學生感到哪些是光榮的,哪些是應該感到恥辱的。

這樣有一種人人從心中認可的榮辱感,就是對於學生和孩子行為的一種最大的約束力。這比單純靠法律制度制定的懲罰措施,更能長久的牢固的影響人的言行、思想乃至心態。

如果只是裝出來的嚴肅深沉和**,很快會被學生或者孩子識破。而真正的規矩學生並不明確,等這種**和嚴肅深沉稍稍去掉,學生或者孩子馬上就會放縱自己。由此可見,孔子的「博學於文,約之於禮,可以弗畔矣!

」,其中,大有深意。

恭而安恭敬而安分守己。

恭,是指對待他人的言行。當然孔子提倡的恭,包含著內心的敬重。

但是這種恭敬,不是沒有原則的。不像《范進中舉》中所描繪的范進那樣,讓他的老岳父說他是一個濫恭敬沒有用的人。這就有些過了,就有些討好別人的意思。

孔子講這樣做也是不對的,講究禮儀也要看物件和場合,不能一概而論。

孔子在《論語》中,表達這樣一種安分守己的恭敬,可以作為對於「恭而安」的一種闡釋。

對於佩戴孝服的人,對負載重要典籍的人,對殘疾人,對老人或者長輩,對待老鄉,對待君主和上級,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就要遵守相應的禮儀,不懂的或者拿不準的地方要虛心請教別人。對待上級要和悅,對於同事和平輩要從容不迫。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譯

6樓:zhuyin的故事

1、原句: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 《論語》

2、釋義:溫和而嚴厲;威儀但不凶暴;恭謙禮讓卻又自然安詳。

3、出處:孔子的《論語·述而篇》,《論語·述而篇》是《論語》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內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4、其它名句:

①、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困難呢?」

②、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譯文: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③、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譯文:孔子閒居在家裡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閒自在。

④、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1)。」

譯文: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⑤、子曰:「志於道,據於德(1),依於仁,遊於藝(2)。」

譯文: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⑥、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譯文:孔子說:「只要自願拿著十餘乾肉為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⑦、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譯文: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⑧、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譯文: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幹;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

」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

「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7樓:文化傳送帶

論語·膏雨——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8樓:呵呵666臥槽

溫和而嚴厲威儀,但不相刨工千里,卻又自然安詳

9樓:匿名使用者

溫和而嚴厲;威儀但不凶暴;恭謙禮讓卻又自然安詳……此句語出《論語·述而》,世人也多用此來描述孔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安詳

11樓:虎胤

d f h j nv decxhkkn

子溫而厲,為而不猛,恭而安

12樓:匿名使用者

語出《論語》中《述而》

譯文: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又安祥。

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讚揚。孔子認為人有各種欲與情,這是順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與欲求,都必須合乎「中和」的原則。「厲」、「猛」等都有些「過」,而「不及」同樣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這些情感與實際表現,可以說正是符合中庸原則的。

如何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13樓:

這句話意思是說,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安詳。

有人在詮釋「溫而厲」時說:與人交談,應該語氣溫和而有禮貌。在溫和而禮貌的同時,還必須做到嚴厲。

這個「嚴厲」,不是語氣和用語的嚴厲,而是對原則問題的堅持。不徇情枉法,不營私舞弊,正氣凜然,自然讓人肅然起敬。

關於「威嚴」和「凶猛」的區別,有人說,「不怒而令人敬畏」可謂「威嚴」,「怒而令人生畏」算是「凶猛」。「凶猛」往往拋卻對對方的尊重,令人害怕而厭惡。「威嚴」則是自信、穩定和修養的體現與流露。

「莊重而安詳」是人的內心狀態,心無主見、遇事慌張的人怎麼能做到莊重和安詳?有內涵、有責任、有信念的人才能莊重,有氣度、有歷練、有獻身精神的人才會安詳。

總之,要多讀書,修身養性,多歷練,沒有一定年紀是不可能做到的,也不需要做到,年輕人就該敢想敢衝.所謂年輕創業,年老守業是之也

敬其父而不兼其子的翻譯!!急,敬其父而不兼其子翻譯

提供的段太少了,詞不達意啊 敬其父而不兼其子翻譯 秦楚交兵,秦王派人出使楚國,楚王讓人戲耍他說 你來的時候有沒有占卜?他 回答說 卜過了!占卜的結果如何?他 回答說 很吉利。楚國人說 啊!奇怪了!你們國家難道沒有好的烏龜嗎?大王就要殺你,用你的血來塗在鐘上,這也叫吉利嗎?使者說 秦楚交兵,我們大王派...

子欲孝而親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什麼意思呢

蘇嘉愛娛樂 意思是 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樹是客觀事物,風是不停流逝的時間,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子欲養而親不在 並不是出自古語原句。古語原句是 子欲養而親不待 古語整句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含義 表示客觀事物...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么子意思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東坡 此題,出自蘇軾關於讀書作文的名言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以筆者的理解,這裡的 約取 不單指少取,主要是指慎取 精取,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謂 取 就是對書中所言之事 所論之理 所抒之情的認可和接受。取 不貴其多,而貴其精,應以 少少許勝多多許 歷觀中外讀書經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