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在古文裡怎麼說,古代是怎麼稱呼各種顏色的?

時間 2022-03-29 14:55:05

1樓:匿名使用者

黃在古文裡一般用作名詞。譯為:用赤碣色泥漿塗抹的醒目靶心。

黃者中也。——《禮記 • 郊特牲》

譯文:黃色是中間的顏色。

黃中之色也。——《左傳 • 昭公十二年》

譯文:中間的顏色,即為黃色。

黃為土色,位在**。——《論衡 • 騐符》

譯文:黃色是土的顏色,位於**。

字源解說

「寅」、「黃」在甲骨文中同源,後分化。黃,甲骨文是指事字,在「矢」的字形(箭竿)上加一圈指事符號,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來練習射箭的箭靶的靶心。古人用赤碣色的泥漿,在箭靶上塗抹出一圈赤碣色的靶心,使之醒目,便於瞄準。

有的甲骨文在表示靶心的圓圈指事符號內加一橫,寫成「日」,強調其為射箭者的準心所指。有的甲骨文為了與「寅」字相區別再加「口」(靶圈)。造字本義:

名詞,古代箭靶上用赤碣色泥漿塗抹的醒目靶心。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誤將甲骨文字形中的「口」(靶圈)寫成不知所云的「廿」,使字形複雜化。有的金文則誤將表示箭只的「矢」形寫成「火」形,導致「矢」形消失。

篆文承續金文字形。

「黃」是古代箭靶的靶心,「廣」(廣)是古代射箭場。古人常以部落或聯盟首領的特長、或開創性的文明功績來敬稱他們的首領——最早推廣射箭習武的首領為「黃帝」。

2樓:

「黃」如同紅、藍、白、黑、綠一樣,屬漢語中古今傳承的基本詞彙,在古代就是黃色之意。如:

黃,地之色也。(《說文解字》

黃為土色,位在**。(《論衡·騐符》)

天玄而地黃(《易·坤》)

綠衣黃裳。《詩·邶風·綠衣》

千里黃雲白日曛。──唐·高適《別董大》

另外,在古文中表示黃色的詞還有:

黈(音tǒu)[例如:禮,天子、諸侯黝堊,大夫倉,士黈。(《春秋穀梁傳 莊公二十三年》。士黈:士人用黃色。)]

享黃(享+黃,音tūn。電腦均無法輸入。)黃享(黃+享,音tūn,與上一個字相同。電腦均無法輸入。)等等。如有幫助請「採納」一下,謝謝。

古代是怎麼稱呼各種顏色的?

百家姓裡說黃怎麼說是草頭黃

3樓:匿名使用者

立早不為「章」草頭亦難「黃」

偶爾聽到一年級的小朋友在讀背這樣的話:「什麼張?弓長張。

什麼章,立早章……」把眼一瞧,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本練習5中的「學用字詞句」:別人問你姓什麼,有時可以這樣回答。下面共有八句,分別是:

什麼張?弓長張。什麼章,立早章。

什麼王?三橫王。什麼黃?草頭黃。

什麼吳?口天吳。什麼胡?古月胡。

什麼李?木子李。什麼呂?雙口呂。

看完之後,頓時來了挖牆腳的興致。

先說「章」。其實,我原來也說「立早章」。大概是2023年,我去無錫參加一個書法培訓學習,當時教文字學的教授非常嚴肅地給我們糾正了一些漢字中常識性的錯誤,其中就有「章」字。

他告訴我們,嚴格地講,只能說「音十章」。《說文解字》裡對「章」的解釋是:會意。

「章」字本就是由「音」「十」二字組合而來。「音」是**的意思,「十」是個位數終了的字,也表示多的意思。因此,「音十」表示**完畢了或者多篇**合在一起就是一章。

「章」的本義也就是一曲**的意思。我們現在所說的「樂章」、「篇章」也是用其本義。

教授知道我們這些學員當中有不少是教師,便對我們說:「回去教學生查字典時,千萬要教學生查『音』字部,而不是『立』字部。」(以前字典裡通過「音」部和「立」部都可以查到「章」字。)

其實,在最近公佈的《漢字部首表》上,通過「立」字部已經查不到「章」字了。釋出這個規範化的部首表時,國家語委的專家舉的就是「立早章」這個錯誤拆字的例子。看來「立早章」這個以訛傳訛的胡拆法應該壽終正寢了。

再來說說「黃」字。教材中說「草頭黃」似也不妥。我看到的第一個感覺是,這個字竟是查「草」字頭嗎?

趕緊一查字典,否也,只可以查「八」字底。我又細細地查了字典,發現「黃」這個字與「草」其實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黃」其實是個象形字,在金文裡像蝗蟲的樣子,所以它的本義是「蝗蟲」的意思。

《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黃」的——地之色也。從田從口,口亦聲。口,古文光。凡黃之屬皆從黃。古文黃。乎光切。

看來,黃是地之色,非草之色也。這個字的結構也是「口」中間加個「田」,草頭何來?

記得當時那個教授說過一句話,大體意思是別人可以說「立早章」,但我們無論是搞書法的還是當老師的卻只能說「音十章」,而且只要一聽到別人這樣說,要不厭其煩地幫著糾正過來。要知道,一年級的小學生學了這樣的說法是一輩子也糾正不過來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黃」是草頭麼?

孩子在二年級,她說她孩子數學考了100分,語文考了99分,錯了一個字,錯的題目是:「黃」字除去部首還有幾畫。孩子回答是七畫,他把黃字部首當作了'共字頭」。

而答案是八畫,把黃字部首當作'草字頭'。我們都說不可能啊,從小我們學的黃字就不是草字頭。同事說,小學課本出現這樣的兒歌「草頭黃,立早章,古月胡——」就是說,把黃字當作草字頭教給孩子,難道是我們從小學錯了?

我就好好事,找出現代漢語詞典,查詢「草字頭」部首,查「黃」字,找不到。找「共字頭」壓根就沒有這個部首,最後在「難檢字筆畫索引」中找到了「十一畫」的黃。也就是說黃字既不是草字頭也不是共字頭。

難道是詞典過時了?我翻開手裡的詞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寫的,商務印書館出版,2023年修訂的。

是不是新修訂的詞典把黃字改成草頭的了?如果不是,那麼 小學課本的編者又是根據什麼把黃字變成草頭的呢?

5樓:勤紫瓊

我姓王,什麼王,三橫王

古文中「如何」怎麼說?

6樓:鴟夷子皮

何如,漢語詞彙。

拼音:hé rú

指如何,怎麼樣。

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子木問於趙孟曰:『範武子之德何如?』」

7樓:zjc**座

「所以」

故gù…… 所以,因此:故此。故而。

古同「顧」,反而。

8樓:文以立仁

「任何」是後起詞,古文沒有直接對應的說法。由於語境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

如:任何事都要明辨道理,古文可以是「凡事皆須直之以理」;不跟任何人說話,可以是「不與人語」;等等。‍

9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的第二人稱:女(汝)、爾、若、而、乃、

注意:女(汝)、爾、若 可以作 主語、定語、賓語。/ 而、乃 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黃局也這麼認為」這句話用文言文怎麼說

10樓:zjc**座

(現代文)黃局也這麼認為

(文言文)黃局亦然

亦然,也是如此的意思。

用古文怎麼說

11樓:蝦彈文化

「用」字在古文中也是「用」。

用 yòng

釋義:1、人或物發揮其功能:使~。~心。~兵。~武。

2、可供使用的:~品。~具。

3、進飯食的婉辭:~飯。

4、花費的錢財:費~。~項。~資。

5、物質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6、需要(多為否定):不~多說。

7、因此:~此。

古文中的「用」:

1、《明史·詹榮傳》

二十二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魯迷貢使留甘州者九十餘人,總兵官楊信驅以禦寇,死者十之一。榮言:「彼以好來,而用之鋒鏑,失遠人心,且示中國弱。」

白話譯文:嘉靖二十二年,(詹榮)以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魯迷國派遣的貢使九十多人滯留在甘州。總兵官楊信驅趕他們與蒙古軍隊作戰,戰死十分之一。

詹榮上疏說:「魯迷國為雙方交好派來使者,我們卻驅趕他們與蒙古兵作戰,這樣做會喪失遠方的人心,況且讓人以為中原國家實力弱小。」

2、《新唐書·張文瓘傳》

勣曰:「子無為嫌。若某,冘豫少決,故贈以刀,欲其果於斷;某放誕少檢,故贈以帶,俾其守約束。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

白話譯文:李勣說:「你不要疑忌。

像屬僚中的某某,做事猶豫缺少決斷,所以我用佩刀贈給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斷:屬僚中的某人行為放縱缺少檢點,所以我用玉帶贈給他,使他遵守各種規章法令。而像你這般才華,沒有什麼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還用得著贈送什麼禮物(來警策)呢?

」3、《淮南子·道應訓》

故曰:無細而能薄,在人君用之也。

白話譯文:所以說,沒有地位低微而且能力微薄的人,關鍵在於賢能的君主是如何利用他們。

12樓:申綠柳隗鵑

「怎麼」在現代漢語中有不同意義、不同用法,對應文言文的表述也就不同。

我們可以將各種不同意義歸納為代詞性質和副詞性質兩種型別。

1、當「怎麼」表示「為什麼」、「如何」時,詢問目的、原因,途徑、方法,屬於疑問代詞性質。

如「怎麼不說話?」「怎麼不回家?」文言文可表述為:「曷不語?」「胡不歸?」

如「怎麼回答?」文言文可表述為:「何以對?」

2、當「怎麼」表質疑、反問等意思時,屬於疑問副詞性質。

如:「你怎麼能輕視我?」「怎麼能這麼說?」文言文可表述為:「爾安敢輕吾?」「豈出此言?」

總之,文言文與現代漢語之間的詞語並非絕然一對一的關係,熟練掌握了文言虛詞之後,完全可以根據語境來確定表達方法。

13樓:釁振華仰巳

(現代文)見過真國色,庸脂俗粉怎麼喜歡

(古文)曾見國色,庸脂俗粉何喜

14樓:文以立仁

略嘗之;品之;嘗之;淺嘗輒止。都可以表達嘗一下的意思。使用時要結合語境。

不容易在古文中怎麼說,古文中“以前”怎麼說

萬字先生 古文中易就是容易,事有難易。為學一首示子侄 清.彭端淑。所以,不容易用古文說就是 不易 古文中 以前 怎麼說 寶貝lj愛你 1 曩釋義 以往,從前,過去的。引證 戰國後 佚名 爾雅 曩,久也。譯文 曩,很久之前的意思。2 曩者 釋義 以往,從前,過去的 時光 引證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 曩...

古代升官怎么說,古代升官怎麼說

右除,我記得中學時學的文言文中 除 是升官的意思 右遷。遷是調任的意思,不含褒貶。也有擢升和特進。除,升,遷 在文言文中 都有出現過 古代表示升官的詞有什麼?1.表被任以官職的 徵 闢 察 舉 召 薦 進 稱 補 作 表 為 就 2.表官職變化的 1 表任命的 授 拜 除 封 2 表提升的 擢 拔 ...

在古代女子22歲應該怎麼說,古代對二十歲左右的女子是怎麼稱呼的?

凮起雲湧 古代女子22歲叫做桃李年華。桃李年華是古代女子二十歲到二十四歲時候的代稱。古代女子在二十四歲以後就會稱為花信年華。桃李年華出自徐渭的 又啟嚴公 原句是 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意思是說在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正值青春年少,就好像剛剛綻放的桃花一樣的美豔動人而又充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