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如何對古詩詞賞析

時間 2022-03-30 17:25:30

1樓:月明林下人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這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抒情詩。它不但是馬致遠小令中最著名的作品,而且素稱為元人小令的絕唱。篇中僅用了五句二十八個字就生動描繪出一幅蒼涼蕭索的秋郊夕照圖景,細緻刻劃了一種愁窮苦別的天涯遊子心境,可見其語言凝鍊的程度。

前三句連續並列了九個實詞,把九種不同的景物巧妙地組織在一副畫面裡,不但毫無堆砌痕跡,而且格外顯得文思流暢、音節鏗鏘、色調鮮明。通篇無一字直接抒情,純粹採取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手法。所有這些,都是這首小令的藝術特色。

前三句用名詞綴和,造成富有內涵的意象疊加,形成鮮明的反差和對比。

「 枯藤、老樹、昏鴉」,表現了昏暗的物象。「小橋、流水、人家,」描寫出清雅溫馨的物象。「古道、西風瘦馬」,是前兩句的補充和發揮,「斷腸人在天涯,」是所要表述的全部感情涵義。

求20首古詩詞鑑賞

2樓:孫藝驍

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qióng)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3、詠鵝 (唐)駱賓王

鵝 ,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4、風 (唐)李嶠(qiáo)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5、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tāo)。

不知細葉誰裁(cái)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6、涼州詞 (唐)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7、登鸛(guàn)雀樓 (唐)王之煥(huàn)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8、春曉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9、涼州詞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10、出塞(sài)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huán)。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jiào)胡馬度陰山!

11、芙(fú)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2、鹿柴(zhài)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15、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16、古朗月行(節錄)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

17、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18、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20、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huán)。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chóng)山。

3樓:㊣寶貝

在這個**上找就可以,鑑賞得很全面!

如何對古詩詞賞析

4樓:ok小

一、基本方法思路:

1、從作者入手,聯絡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註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鑑,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淒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三、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5樓:金牛咲

1、基本方法:

(1)、從作者入手,聯絡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註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2、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鑑,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淒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11)、懷古:對古人、物、事發出感慨,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

(12)、諷刺: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炎涼,表達人民或正人直士呼聲。

(13)、哲理:以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某種哲理。

(14)、行旅:描述個人遊歷見聞感受,或表現思親懷鄉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

(15)、詠懷: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比興、象徵、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3、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擴充套件資料

答題示例:

1、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溼,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

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閒適的心境。

2、陳與義的《早 行》: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反襯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要十首古詩,加賞析

6樓:____搜覅無法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7樓:匿名使用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譯文

八月的洞庭湖水漲滿,包容天空於水渾然一體。

8樓:桃園

可以自己選擇,有很多詩,並且有賞析

古詩鑑賞

9樓:我是戰將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廬山,當時是佛教、道教雲集的勝地。

(1)這首詩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一、二句記敘,概括寫出詩人生活環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對於第一句是極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堅決地轉折。

三、四兩句議論,以自設賓主的設問方式揭示出心志淡遠是在「人境」中獨享安閒的緣由。五---八句細緻的描寫採菊的過程,並以所見寫心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兩句抒發感情:

「忘言」中滲透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由衷喜愛。

(2)歷來論者對這首詩的第六句持不同見解:有認為「悠然見南山」好的,也有認為「悠然望南山 」好的。「見」字好,「見」更能顯示出詩人採菊時,未留心、不經意間與廬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態,從而標誌出詩人悠然、淡泊,超脫於塵雜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識地凝目眺望,更能寄託詩人對僧道雲集的廬山勝地一往情深的嚮往,是詩人隱逸思想的真實外化,體現著藝術形式服從於思想內容的創作原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 詩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2、有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這三四句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 ,顯得深沉含蓄。 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

這正是這兩句的出乎常情之處,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餘味無窮。

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中古詩詞鑑賞及賞析是什麼 高中古詩詞賞析

高中古詩詞鑑賞跟陝西就是一種題型,並且是出現在語文考試裡面的一種題型,像這種題型的話,就會給出古詩詞,然後讓你解釋其中的一個字詞是什麼意思,然後給出你相關的一些文段,讓你體會一下詩人在裡面表達的一個思想感情。然後還有一種就是會讓你類比一下其他的古詩,然後說出這兩首古詩的區別,所以高中古詩詞鑑賞跟陝西...

古詩和賞析,古詩詞鑑賞及賞析是什麼?

梅花 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簡析 梅,古之 四君子 之一。四君子 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別的精神象徵的意象。古人借用這些意象往往有這樣一種模式 竹,多以畫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許文字,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所謂景中寫意。松,以畫,畫姿則聯想盡在松...

語文古詩詞鑑賞,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典型題及答案

主旨 本詞表面極寫元宵節燈火輝煌 萬人徹夜狂歡的場面,諷刺南宋統治者只知沈醉於歌舞昇平,而不思復國。詞中繁華的景象,襯托出一位自憐幽獨,脫俗不群的美人形象,從中表現了詞人唯我獨醒,不隨波逐流的清高品格。表現手法 比興象徵 a 用元夕的兩種場景象徵兩種不同的政治環境 b 用元夕的兩種人物象徵政治上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