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種物品上發現的,甲骨文最早是在哪個物品上發現的?a青銅器 b 。墓碑。c 藥材。d。竹筒。

時間 2022-04-02 14:15:03

1樓:南宮空谷

龜腹甲,2023年王懿榮發現的,本來是買中藥「龍骨」,發現上面有文字

2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是商朝的,應該是動物的骨頭上吧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種物品上發現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甲骨文發現的時間早,是在清末光緒25年以前。當時是在村人耕種田地的時候,從土層中挖出了一些龜甲獸骨的碎片。其中有一大部分刻著古奧難辨的文句。

村裡人當做龍骨,銷售到藥店。以為那是藥材。後來遇到了考古學家。

經過考古學家確定研究。和歷史上的資料,介紹到了學術界。後來經過多方的收集考究。奠定了甲骨學。發現了上面是甲骨文。

二、甲骨文已經存在了3000多年。它不僅是研究漢字起源的最早、系統的資料,也是甲骨文書法研究的重要資產。從書法的角度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書法、筆、章三大基本要素。

三、從甲骨文上的文字來看,它們已經具備了書法、筆法、結法、章法三大要素。筆畫線非常細,筆畫直線和細線都準備好了。筆劃是多重摺疊的,這對以後用刀使用鋼筆有影響。

四、從結構字型的角度看,文字不僅發生了變化,而且雖然大小不一,但更加平衡對稱,而且呈現出穩定的圖案。因此,從本章的角度看,雖然受骨的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但仍表現出雕刻的技巧和寫作的藝術特色。」「骨書法」現在在一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很受歡迎,也證明了它的魅力。

從2023年甲骨文首次發現,據學者胡厚宣統計,共計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陸收藏97600多片,臺灣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總計中國共收藏127900多片。

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這些甲骨上刻有的單字約 4500個,迄今已釋讀出的字約有2000個左右。

4樓:山總

在清朝光緒年間,古董商.金石學家王懿榮,是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校長)。有一次他看見一味中藥叫龍骨,看見上面刻著字,就覺得很奇怪,就翻看藥渣,沒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

於是他把所有的龍骨都買了下來,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相似的圖案。他把這些奇怪的圖案畫下來,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確信這是一種文字,而且比較完善,應該是殷商時期的。後來,人們找到了龍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陽小屯村,那裡又出土了一大批龍骨。

因為這些龍骨主要是龜類獸類的甲骨,是以人將它們命名為「甲骨文」

所以是藥材

5樓:匿名使用者

龍骨,龍骨主要是龜類獸類的甲骨,故命名「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個物品上發現的?a青銅器 b 。墓碑。c 藥材。d。竹筒。

6樓:匿名使用者

c,龜甲最晚是作為藥材出現在藥店的,後來有個得病的學者看見上面有花紋,就琢磨這是不是字呀,然後就找來好多龜甲,發現,嗯這確實是字。

7樓:感性的

c,是正確的,在龜板上找到的

1.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種物品上發現的? a青銅器 b藥材 c墓碑 d竹筒

8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b啊,是清朝時候的一個金石學家在藥材的「龍骨」中發現的

9樓:小貓咪社群

b藥材,最早在龍骨上發現。龍骨作為一種藥材時用。

甲骨文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10樓:冰果

2023年秋天,王懿榮因為犯瘧疾,吃中藥,就到北京宣武門外的達仁堂去買藥,在他買回的龍骨中,偶然發現上面刻有非常古樸的文字,王懿榮對金石學頗有造詣,經過認真研究,他初步斷定這些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就是商代的文字。就這樣,王懿榮發現了甲骨文,隨後,他派人大量收購刻字的甲骨,先後共計購得1500多片。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種物品上發現的?

11樓:超級晨霧的光

甲骨文最早是在龜甲上發現的。

從2023年甲骨文首次發現,據學者胡厚宣統計,共計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陸收藏97600多片,臺灣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總計中國共收藏127900多片。

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這些甲骨上刻有的單字約 4500個,迄今已釋讀出的字約有2000個左右。

擴充套件資料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餘年,它不僅是研究我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從書法的角度審視,甲骨文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一共三個基本要素。

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

從結構字型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一,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因此從章法上看,雖受骨片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仍表現了鐫刻的技巧和書寫的藝術特色。「甲骨書法」現今已在一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就證明了它的魅力。

12樓:摩托羅辣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被今河南安陽小屯發現,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

甲骨文是什麼時候有的

13樓:仲谷

人類文字的歷史比語言的歷史晚得多,正如我們每人說大量的話卻很少寫幾個字一樣。以文記載事件的功用比用於傳遞資訊的功用要早。晚期記載意念的文符受語言影響,頗多一致。

到了用若干符號組成序列,跨時空傳遞資訊時,就分化出了字。

甲骨文映顯的文字是後來被稱為漢字的中國漢朝隸書文字的淵源。為與宋書(體)、明書(體)、楷書形式上一致,可以稱甲體(書)、骨體(書)、金體(書)、帛體(書)、竹體(書);為與「漢字」(指 traditional,被稱繁體)或現代中文大陸(簡化)字對應,可以稱為商(夏、殷)字。

對比漢字與商字(甲骨字)、周字(金字)、秦字(篆字)才好理解字本義。直視歷史真實可以正本清源文化與傳統。甲骨文是商時期王室活動的記載。

甲骨文字開啟了觀察2023年前黃河流域人們生活的窗戶。

【甲骨文的發現】

甲骨文的發現經歷了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這有必要先從發生在一個名字叫李成的農民身上說起。這個愚昧的農民對甲骨文的發現有著一段典型的、可笑 的、荒誕而又充滿文化悲愴感的傳說。

他是河南省洹河畔安陽縣小屯村人。李成是為了賺錢第一個把「甲骨文」作為藥材運到城裡、傳送出去的人,但也是在他手裡,毀掉了難以計數的甲骨文字。功耶?

罪耶?惟有歷史來定論。

【甲骨文簡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是一種很重要的古漢字資料。

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時代遺址,在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小屯村、花園莊、侯家莊等地。這裡曾經是殷商時代後期**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稱為殷墟。

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內會不會有災禍,天會不會下雨,農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勝利,應該對哪些鬼神進行哪些祭祀,以至於生育、疾病、做夢等等事情都要進行占卜,以瞭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

通常先在準備用來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鑽出一些小坑,這種小坑甲骨學家稱之為「鑽鑿」。占卜的時候就在這些小坑上加熱是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

甲骨文裡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從事占卜的人就根據卜兆的各種形狀來判斷吉凶。從殷商的甲骨文看來,當時的漢字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及在漢語的文字型系了。

在已發現的殷墟甲骨文裡,出現的單字數量已達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會意字,也有很多形聲字。這些文字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區別。

但是從構字方法來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稱為契文、 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現通稱甲骨文。

商周帝王由於迷信,凡事都要用龜甲(以龜腹甲為常見)或獸骨 (以牛肩胛骨為常見)進行占卜,然後把占卜的有關事情(如占卜時間、占卜者、佔問內容、視兆結果、驗證情況等) 刻在甲骨上,並作為檔案材料由王室史官儲存 (見甲骨檔案)。除占卜刻辭外,甲骨文獻中還有少數記事刻辭。甲骨文獻的內容涉及當時天文、曆法、氣象、地理、方國、世系、家族、人物、職官、征伐、刑獄、 農業、 畜牧、田獵、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禍等,是研究中國古代特別是商代社會歷史、文化、語言文字的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甲骨文的特點】

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其主要特點:

(1)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

(2)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

(3)甲骨文的形體,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占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

(4)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由於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銳有鈍,骨質有細有粗,有硬有軟,所以刻出的筆畫粗細不一,甚至有的纖細如髮,筆畫的連線處又有剝落,渾厚粗重。結構上,長短大小均無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參差錯綜;或是密密層層十分嚴整莊重,故能顯出古樸多姿的無限情趣。

甲骨文,結體上雖然大小不一,錯綜變化,但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嚴格講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甲骨文的發展】

甲骨文因鐫刻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一、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巨集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僅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

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

【殷墟中的甲骨文】

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橫跨安陽洹河南北兩岸,現存有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和眾多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眾多遺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併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

說起殷墟的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說,作為文化遺產,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時代越久,歷史價值越高。

在國際上被承認的、沒有爭議的中國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殷墟不是一座簡單的建築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是什麼,都城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軍事中心和文化禮儀中心。

它是一個王國的縮影,是其他任何遺產沒辦法比的。

這就是殷墟之於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和獨特地位。

【甲骨文照亮煌煌中華】

如果說鑽木取火標誌著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野蠻歲月,那麼文字的出現就意味著人類走出了結繩記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發現,是照亮中華文明的一盞明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廣德說,甲骨文不僅僅是一個文明的符號、文化的標誌,它印證了包括《史記》在內的一系列文獻的真實,把有記載的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近5個世紀。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型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漢字型系,歷經數千年的演變而承續至今,書寫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萬片,單字約4500個,其中約有1500個單字已被釋讀。3000多年以來,甲骨文雖然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變化,但是以形、音、義為特徵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至今,成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塊字,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審美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走遍華人社會,即使方言難以交流,方塊字寫在紙上,一目瞭然——親不親?文字根!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種物品上發現的,甲骨文最早是在哪個物品上發現的?a青銅器 b 。墓碑。c 藥材。d。竹筒。

一 甲骨文發現的時間早,是在清末光緒25年以前。當時是在村人耕種田地的時候,從土層中挖出了一些龜甲獸骨的碎片。其中有一大部分刻著古奧難辨的文句。村裡人當做龍骨,銷售到藥店。以為那是藥材。後來遇到了考古學家。經過考古學家確定研究。和歷史上的資料,介紹到了學術界。後來經過多方的收集考究。奠定了甲骨學。發...

甲骨文被發現的價值是什麼,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有什麼重要的價值

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 約公元前16 前10世紀 以龜甲 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稱為契文 甲骨刻辭 卜辭 龜版文 殷墟文字等,現通稱甲骨文。商周帝王由於迷信,凡事都要用龜甲 以龜腹甲為常見 或獸骨 以牛肩胛骨為常見 進行占卜,然後把占卜的有關事情 如占卜時間...

甲骨文是什麼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什麼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 前14 前11世紀 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 或寫 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 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