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語寓言》的作者是誰

時間 2022-05-10 21:15:04

1樓:名字沒創意

伊索寓言》產生於希臘的古典時期,很長一段時間曾被認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結構短小精悍,其內容博大豐滿。既有深刻豐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動的藝術性。

適宜任何年齡的讀者閱讀,寓永恆真理與短小故事之中,是一部輕鬆且充滿哲理的永世相傳之佳作。

在人類社會還沒有用法典來評判是非的歷史時期,《伊索寓言》中的道德準則便成為人們的行為規範,甚至起到了代替法律的作用。

讀《伊索寓言》不僅能使人明辯真善美與假惡醜,還能增長智慧豐富頭腦,更能從中得到巨大的藝術享受。

相傳此書由公元前6世紀一個被釋放了的後被摔死的奴隸所作,實際上它包含著不同時代的許多人的整理與加工。

美國財閥摩根出錢蒐集的歐洲古代手稿,其中有一卷古希臘文的,是公元二世紀之物,據考證,作者是一個懂希臘文的埃及人。手稿的內容全是有關寓言家伊索的軼事,從他賣身為奴起,直到被特爾費人害死為止,共有軼事一百四十二則,等於是一篇完整的伊索傳記。

這些軼聞與《伊索寓言》不同。《伊索寓言》,是他講給別人聽的故事;伊索軼事,則是別人所講的關於伊索的故事。

這一些關於伊索的軼聞手稿,也象《伊索寓言》本身一樣,流傳下來的很多,彼此大同小異,都是各人根據別人的口授資料,以及自己聽來的,集中在一起來寫成的。因此有些蒐集的資料較多,有些則很簡略。現存最完備的,要算摩根藏書樓所收藏的這一份了。

它所紀錄的一百四十二則伊索軼聞,差不多應有盡有。凡是古希臘流傳下來的,都一起收集在內了。

伊索的傳記資料,可靠的並不多,因此這些與他有關的軼事,我們又不便真的看作是他的傳記,只能當作是關於他的傳說而已。

這些軼事,也象他所說的寓言,全是充滿了可喜的機智的。以下就是一例。

有一天,伊索的主人對伊索說:「到公共浴室裡去看看,今天就浴的人多不多。」

伊索走到公共浴室去看,見到裡面的人非常多。他發現浴室門口有一塊大石,礙手礙腳,也不知是誰放在那裡的。出進的人,偶不小心,就要給這塊石頭絆倒。

他們總是將那個放石頭在這裡的人咒罵一句,然後爬起身走開,從沒有人動手將這塊石頭移開。

伊索站在那裡好笑時,忽然又見到有一個人被石頭絆倒了,他也罵了一句「哪個該死的將石頭放在這裡!」可是爬起身後,卻動手將石頭移開,然後再走進去。

伊索就回去對主人說:「今天浴室裡只有一個人。」

主人聽了大喜,「只有一個人嗎?那真是好機會,可以舒舒服服的入浴一次了。」他吩咐伊索趕緊收拾衣物跟他去。

可是到了浴室,發現裡面擠滿了人,因此,他向伊索責備道:「裡面這麼多人,你為什麼告訴我說只有一個人?」

伊索就將他在浴室門口所見的情形告訴主人,認為別人被石頭絆倒,只曉得罵人,從不想到將石頭搬開。只有一個在絆倒之後,想到將石頭搬開。以免再絆倒別人,「因此我認為只有他才配稱得起是一個人,我一點也不曾說謊。

明譯本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傳入我國很早,在明朝就有了中文譯本。除了佛經以外,這怕是最早的被譯成中文的外國古典文學作品了。據日本新村出氏的研究,明朝所刊行的《伊索寓言》譯本,從事譯述的是當時來中土傳教的耶穌會教士。

這是由華名金尼閣的一位比利時教士口述,再由一位姓張的教友筆錄的。書名並不是《伊索寓言》,而是《況義》。況者比也譬也,漢書有「以往況今」之語。

這書名雖然夠得上典雅,可是若不經說明,我們今日實在很難知道它就是最早的《伊索寓言》中文譯本。

據新村出氏的考證,《況義》繫於明朝天啟五年、即公元一六二五年在西安府出版,現在僅知法國巴黎圖書館藏有兩冊鈔本,所以不僅見過這書的人極少,就是知道有這回事的人也不多。從前周作人先生曾在《自己的園地》裡提過明譯的《況義》,也是根據新村出氏的文章寫成的。

《況義》僅譯了三十幾篇寓言,不用說,全是用極簡練的古文譯成的。我只見過一篇,是關於那隻銜了骨頭過橋的狗,從水中見到自己的影子,以為另一隻狗也有骨頭,起了貪心去搶,結果連自己原有的骨頭也失去的故事。

次一種較早的伊索寓言中譯本,該要算到廣州教會所出的那一種了。這是英漢對照的譯本,出版於清道光十七年,書名是《意拾蒙引》,譯者署名是「矇昧先生」。「意拾」即伊索的異譯。

這書出版至今雖不過百餘年,但是已經很少見。據一八四○年廣州外商出版的英文季刊《中國文庫》的介紹,這部英漢對照的伊索寓言集,一共譯了寓言八十一篇,全書共一百零四頁。每頁除了英漢對照的寓言本文以外,還有漢字的羅馬字注音。

中文居中,譯音居右,英文居左,這是專供當時有志學習中國文字的外國人用的。出版後很獲好評,一八三七年第一次出版後,在一八四○年又再印了一次。可惜這譯本至今也不易見到了。

不知為了什麼緣故,一八三七年初版的《意拾蒙引》,出版後曾被清官廳所禁。但是據後來在一八四○年又再版看來,禁令顯然後來又取消了。

2樓:小松部落格

伊索寓言:原書名為《埃索波斯故事整合》,其故事流傳於民間,到公元前三世紀成書。相傳其中故事是一名衣索比亞黑人奴隸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諧音。

伊索,生於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寓言家,傳說他是個奴隸,後獲得自由,因「褻瀆神明」終遭殺害。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經後人加工,成為現在流傳的《伊索寓言》。從作品來看,時間跨度大,各篇的傾向也不完全一樣,據推測,它不是一人一時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臘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的集體創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伊索寓言,來自民間,所以社會地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較突出的反映。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鬥爭的讚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生活和鬥爭的概況、提煉和總結,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人的一筆精神遺產。

伊索寓言,文字凝練,故事生動,想象豐富,飽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其中《農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

這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一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最大。東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伊索寓言》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出機智的火花,蘊涵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醜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為寓言創作奠定了基礎。

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此書中的精華部分,至今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歐洲寓言發展史上,古希臘寓言佔有重要的地位。

它開創了歐洲寓言發展的先河,並且影響到其後歐洲寓言發展的全過程,寓言本是一種民間口頭創作,反映的主要是人們的生活智慧,包括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現傳的《伊索寓言》根據各種傳世抄本編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則,其中有些寓言膾炙人口。《伊索寓言》中的動物除了有些動物外,一般尚無固定的性格特徵,例如狐狸、狼等,有時被賦予反面性格,有時則受到肯定。

這與後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徵是不一樣的。

3樓:及念念

作者介紹:

伊索,約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作家

4樓:大撒打擊哈

你白啊~

自己都給出答案了!

什麼是《伊索寓言》的魅力,什麼是《伊索寓言》的魅力?

伊索寓言 是一部寓言集,伊索曾作為奴隸,到百姓中間,為大家講許多寓言故事,諷刺了當時的貴族,並揭露了人的劣根性。後來,他把自己告訴人們的故事,收集起來,寫就一部書,也就是著名的 伊索寓言 裡面的故事有動物類的,有以神為題材的,也有人的,也有人與動物,與神夾雜在一起的故事。建議去看上海北京燕山出版社的...

伊索寓言是哪個國家的,伊索寓言是哪個國家,哪個作者。

草莓 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 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自由後,伊索開始環遊世界,為人們講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公元前5世紀末,伊索 這個名字已是古希臘人盡皆知的名字...

伊索寓言的創作背景,伊索寓言的創作背景

假的司馬 伊索 aesop620 560b c 在 誕生前約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臘。伊索童年期是一個啞巴,只能發出奇怪的聲音,用手勢表達他的意思 再加上他長的又矮又醜,鄰居都認為他是個瘋子。但是他的母親非常愛他,時常講故事給他聽 他的舅舅恨這個又矮又醜的外甥,常常強迫他在田裡做最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