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侯混戰與戰國諸侯混戰的主要不同之處是

時間 2022-06-22 03:55:02

1樓:

性質不同:前者是奴隸主貴族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後者是新興地主階級之間為完成統一而進行的兼併戰爭。

2樓:toma鬥

1、春秋爭霸者主要是諸侯;戰國時期主要是卿大夫之後。

2、春秋爭霸目的還不明確;戰國時目的明確,為了土地和人民。

3、戰國爭霸中,連橫合縱「外交」關係極為複雜;春秋時較簡單。

4、春秋爭霸各自為政,戰國爭霸的結果是強愈強,弱愈弱,最後趨向統一。

3樓:壞情緒桶

春秋、戰國是以孔子作《春秋》為分界線的。所以,以春秋戰國來區分這段時期混戰特點的話,是很難做出清晰的表達的。

春秋時期主要是春秋五霸的活動,而五霸之中,晉文公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晉國對春秋時期的混戰局面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而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家分晉,開始了戰國混戰的新格局。

如果非要以此指出主要不同之處的話,那麼,我覺得應該這麼說:

春秋時期是晉楚兩極爭霸,其餘諸侯奮發偶有圖強的年代。

戰國時期則是七雄爭霸的多元時期,最後歸於秦國一統。

4樓:青頭楞腦

主要是性質不同:

春秋諸侯混戰是奴隸主貴族之間爭奪土地人口的非正義戰爭,

戰國諸侯混戰是新興地主階級為完成統一而進行的兼併戰爭。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是爭霸戰爭

戰國是兼併戰爭

請問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各個諸侯國的語言與文化相同嗎?與今天世界各國的情況有本質的區別嗎

你這個問題太大了,春秋戰國幾百年時間,一個國家的差距都很大。語言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春秋的重耳,戰國的蘇秦都是跑過天下的,不可能去一個地方學一種語言。但肯定是有方言的,類似什麼上海話啊北京話啊。文化業必然不同,這主要和地理環境以及歷史有一定關係把。齊國人沿海,有很多鹽商,所以重商 魯人重禮 秦人尚武,...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

蜂鳥飛燕 趙武靈王 趙惠文王這些稱呼,不是名字,而是諡號。那些君主們有自己的名字,趙武靈王叫趙雍,趙惠文王叫趙何。諡號,是人死後對他的一種評價,所以說 諡者行跡 它產生於周代 當然,諡號的產生現在還有爭議,咱就不細說了 周代天子 諸侯 貴族都有諡號,並且產生了相應的規範,這就是 諡法解 如周文王 周...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均有桓公,孝公,穆公

樓上都回答的很正確了,我修正說一點 春秋時期這些某某公的 公 絕對不是公爵的意識,而是對君主的尊稱。事實上齊恆公的爵位是 侯爵 他是世襲姜太公的爵位,在春秋時期,非宗親能封 侯爵 已經是最高的爵位了,而某些小國的國君頂多就個伯爵,甚至子爵。而周室宗親,比如周公旦,他的爵位才是 公 而那些恆,孝,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