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哪些有趣的習俗,端午節有什麼有趣的習俗

時間 2022-07-09 13:50:03

1樓:賣萌

家鄉瀋陽東部山村,在那兒,端午是個大節,熱鬧而隆重。除了端午常見的,吃粽子,插艾草,煮雞蛋外,還有一些當地老輩沿襲下來的習俗。端午節當天太陽未出前,要到有桃樹的鄰居家裡偷偷的折幾隻桃枝回來,插在自家的門樑上,桃木辟邪,有音同「逃」,寓意災害邪魔通通逃過之意。

女人和娃兒們的耳邊也會插個小桃枝,寓意逃離災病。

2樓:匿名使用者

‍‍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非常有趣的習俗。要分時間段。如果是多年前,端午節的習俗太濃烈,太有趣!

首先划龍舟。人們早早的在河邊觀望 因為龍舟比賽,每隻船的,穿著打扮,大同小異。只是顏色上有些區別。

最大的區別是每隻船的,打鼓的,那個人喊號子指揮龍舟的速度。最好看,最有趣的是看他的表演。他指揮要做出,很多滑稽的動作,引人發笑!

岸上**的人也隨著他的指揮。搖旗吶喊加油加油。現在沒意思多了。‍‍

3樓:回憶

我家地住廣西平果。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嘹歌發源地,也是壯民族始祖布洛陀的故鄉。平果端午節習俗豐富多彩,主要有:

吃粽子;煮雞蛋;過朋友節;抓雞抓鴨;賽龍舟;嘹歌對唱等等。每年端午節的趣味平果歡樂端午都搞抓雞抓鴨抓豬等活動,還有接踵而至的朋友節,熱情好客的平果人民,歡迎遠方的朋友來參與平果每年抓住「歡樂」活動,緊緊抓住「雞」遇,抓住朋友的手一同乾杯。

4樓:猴19248詿孛

晒龍舟,我們那邊佔有天然的優勢,我們是靠著長江的支流人居住的,幾乎每一村子都會有一條龍舟,一道端午就會相約比賽,那是後晒龍舟不僅僅是娛樂,更多的是展示自己村子的勞動力的實力,所以一直都會比較重視,很多人又會提前訓練的,那時候河面上多的時候會有一百多條船在比賽。

5樓:寶寶66695客邪

包粽子。包的粽子的口味也是豐富多彩。甜的 豆沙和喜沙粽紅糖蜂蜜粽,臘肉粽叉燒粽,火腿粽等等,家裡有老人的會包粽子。

一般都是自己包。口味隨自己喜好。一般的年輕人不會包。

就在,超市買。

6樓:影子

老家的端午習俗都要日出前完成,河水洗臉也是如此。農曆五月,陽氣大升,是去病強身的好時節,家鄉人在這天的清晨都要成群結隊的到河灘的上流,在早餐清冽的河水中潔面,據說這樣也會把晦氣和疾病帶走。

7樓:寶寶71056傷匪

我們這裡的端午習俗除有吃粽子,掛五彩繩等習俗外,還有用一種我們當地人稱作「毛子眼」的植物和鮮核桃煮雞蛋的習俗。

8樓:匿名使用者

孩子們最愛的活動就是就地取材,拔根蘆草做成簡單的小船,把五月初一帶在腕上的五彩繩掛在小船上,河水帶著小船,帶著遠離災病的美好寓意,越漂越遠……孩子們歡呼著,追逐著,看誰的船走的遠。

端午節有什麼有趣的習俗?

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習俗,至今還流傳的習俗有哪些?

9樓:奧海

1.海南

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

還有項海島百姓都熟知的端午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麼?

2.廣東

化縣端午節,正午會燒符水,洗手眼,然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

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3.福建

4.江西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6.四川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

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

7.江蘇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10樓:洪頤秋梵

端午節有扒龍船、祭祖、掛艾草菖蒲、洗草藥水 、端午浴 、放紙鶴這些習俗,至今還流傳的習俗就是扒龍船和端午浴了,其他習俗都很少看到。

11樓:

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端午節在各地的習俗略有不同,但比較普標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

12樓:安靜少女

我覺得端午節最有趣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每次都特別開心的選擇粽子的餡料,吃不同口味的粽子,現在還流傳的習俗有很多,像是賽龍舟、踏青等。

13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放紙鳶、佩戴香囊等有趣的習俗,至今還流傳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端午節一至,大家都會去河邊看令人熱血沸騰的划龍舟活動;包粽子、吃粽子也是家家戶戶端午節必備的。

14樓:娛樂之星星星果

吃粽子、划龍舟,這兩個習俗現在仍在流傳,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15樓:小星談論歷史

有一個水上運動賽艇,跟我國的端午節賽龍舟很像,很多人都認為它們是同一個運動,只是造型不一樣,是這樣嗎?

端午節各地有哪些獨特習俗?

16樓:愛講課的多多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和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

17樓:三阿花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

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等形式,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的願望。

18樓:175好女仔

說到我國的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佈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貯米加水,置火上燒烤成熟食一樣,屬於南方稻作民族製作食物的古老方法,還有就是五月節也稱「夏至節日食粽,周處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北方角黍已與南方筒粽統稱為粽,它們曾都是端午節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時被用來紀念屈原。

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漸漸為糯米代替,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這也是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的風俗習慣了。

19樓:欒以筠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賽龍舟,祭龍,掛艾草,打午時水,包粽子,放紙龍……

20樓:承柳

端午節(別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民間有"扒龍船"、「吃粽子」、"放紙鳶」、「掛艾草菖蒲」等習俗。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21樓:哆啦a夢是夢想家

端午節的習俗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端午食粽、洗草藥水、拴五色絲線。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2023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

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佈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

「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

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採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其花樣繁多。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洗草藥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病、去邪氣。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5、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在端午節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22樓:贛南臍橙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菖、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

端午節期間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175好女仔 說到我國的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佈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貯米加水,置火上燒烤成熟食一樣,屬於南方稻作民族製作食物的古老方法,還有就是五月節...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想我所想隨性而為 1 躲端午,舊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躲端午簡稱 躲午 亦稱 躲端五 此習俗宋代似已形成。2 沐蘭湯,是中國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首先一身著漢服的女性端著一盆艾葉水,人們排好隊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裡的水,在參加活動的人雙手 額頭 脖頸輕輕拂拭一下...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各國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浸龍舟水,畫額,避五毒。浸龍舟水 端午節期間浸龍舟水是嶺南一帶的傳統習俗,因為龍舟寓意吉祥,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為是 大吉水 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 事事順心。端午節期間下的雨水稱為龍降水或端午水 龍舟水,每年 龍舟水 來時,人們就會帶著家人到江邊去洗龍舟水,古人認為 龍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