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故事的軼事典故

時間 2023-02-12 04:00:05

1樓:匿名使用者

不邇聲色。

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的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

」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僅沒收她為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

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在吃飯時他不吃別的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麼地方?

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現,王安石只吃離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擺著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

王安石故事的軼事典故

王安石的歷史故事

2樓:加爾基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

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餚都沒準備。蕭公子心裡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後,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

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餅拿過來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

誰知道王安石的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於京口(令江蘇省鎮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鐘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

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4樓:上帝的鼻息

關於王安石的趣事很多,不過個人認為比較有趣的是變法期間,**「生老病死苦」的街頭趣話。

關於王安石與蘇軾的經典故事?

王安石的事蹟

王安石改「綠」字的故事,關於王安石改綠的故事

三滴水連線外部 王安石 寫了句詩 春風又到江南岸 琢磨這這個句子,想到 到 字太普通,忽然想到一個 綠 字,於是給換了! 善良的成王敗冦 王安石寫了一首題名 泊船瓜洲 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寫完後,王安石覺得 春風又到江南岸 的 到 字太死,看不出春風...

李世民的軼事典故,有關李世民的歷史故事

李世民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9 公元649 在位23年,對促進民族團結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繁榮,軍事力量強大。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論家 書法家和詩人,中國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相傳...

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故事朱熹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於儒學世家,他的父親朱鬆對朱熹的教育十分認真。宋史 本傳說 熹幼穎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 天也 熹問曰 天上何物 這個傳說,說明朱熹自幼就是一個具有強烈求知慾望的人。由於朱鬆是在二程理學思想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儒生,他對兒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學做聖賢的目標去實行。據 朱子年譜 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