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跟佛印和尚的故事,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故事

時間 2023-03-09 22:40:03

1樓:似笑不笑

、「屍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遊覽西湖,蘇軾有心捉弄佛印,抬頭看見河邊一隻狗叼著根骨頭,便寫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將詩句丟入水中,隨即答道:

「水漂東坡詩(屍)。」

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

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裡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麼?」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

積善人家慶有餘。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裡有魚(餘),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並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遊,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

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

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

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2樓:智慧久明

禪理故事系列-蘇軾與佛印禪師。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故事

3樓:逗貨歷史會

蘇東坡作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書、畫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成就。他跟黃庭堅並稱「蘇黃」,跟辛棄疾都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並稱「蘇辛」 ,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除了留下不少傳世的詩詞之外,留下了一些書畫,他最擅長的就是墨竹、怪石、枯木以及文人畫。

歷史上關於蘇東坡的故事有很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美食家。據說江南地區的傳統名菜東坡肉跟他有很大的關聯,家中的廚子在他的指點下才做出這道東坡肉。

蘇東坡蘇東坡作為北宋非常有才華的人,不但對儒家學說有很深的研究,還精通經藏,研習教典,經常跟佛門高僧一同論道**佛理。在眾多的佛門高僧當中,他跟佛印禪師的關係最好,兩人之間亦師亦友,留下了不少關於他們辯論佛理的典故。

舊址據說佛印禪師在潤州金山寺當住持的時候,蘇東坡有一天正好去金山寺遊玩,便在那裡的寺廟裡停留了幾天。遊玩時走到方丈室看到佛印時,佛印正好也看到他說道:「翰林到我這裡的時候,人已經滿了沒有地方坐。

」蘇東坡靈機一動說:「借禪師的四大五蘊之身作為座位。」佛印說:

蘇東坡蘇東坡聽完後非常高興,當場解下玉帶放置在几案上,代表直接同意這個賭注。佛印問到:「山僧四大本無,五蘊非有。

翰林想要坐在**。」蘇東坡聽完後想了很久都沒回答上來,佛印叫侍者去將這條玉帶收起來留在寺廟當作紀念,並取出了一件衲衣交給蘇東坡作為回禮。從這可以看出來,在這場鬥智鬥勇的辯論中,佛印禪師贏了。

4樓:網友

一天,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啊?

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對佛印說:

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麼?就活像一攤牛糞。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

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麼?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裡有什麼吧!

(二)蘇東坡和黃庭堅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麵餅吃。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和尚。

過了一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一番。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蘇軾拜完之後,起身一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

「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佛印在帳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與你們合夥做幾塊吃吃,豈敢空來打擾?」

(三)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聖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餘,還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遊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遊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遊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鬍鬚,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

「好吧!」蘇東坡先說:「浮雲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 」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蘇東坡拉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賞月遊湖,談笑風生。

5樓:深山哥

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在言詞對答中,展現出了智慧。

6樓:匿名使用者

蘇東坡贏了,因為蘇東坡從小就善於學習,擁有非常高的智慧,所以他才能在這次比賽中獲勝。

7樓:沒完沒了

蘇東坡是北宋非常有才華的人,蘇東坡與佛印禪師之間亦師亦友, 留下很多辯論佛理的典故,在鬥智鬥勇的辯論中,佛印禪師贏了。

蘇東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到底教導我們什麼意思?

8樓:袖籽歌

人的心放在什麼東西上,就有那個東西的看法。 如所謂的一句話:人心看人,人人是人;鬼心看人,人人是鬼。

因此,見人就說人話,見鬼就說鬼話。 這個故事還說明一點:蘇東波、佛印和蘇小妹的心還有境界上的不同。蘇東波的心是有對立的,還有自我在作祟;佛印的心已超越對立,不再自我作祟。

而蘇小妹的心處於智生靜觀中,往上看,她能看到佛印的心;往下看,她可看到蘇東波的心。她的心能看清自我的作祟。如果我們能分辨自己的心在各個情況下就是蘇東波,或佛印,或蘇小妹,愚痴就會減少,智慧就會逐日增長。

9樓:陌上_卿名酒酒

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是什麼?佛印說,我看你是一尊佛。佛印復問蘇東坡,你看我是什麼,蘇東坡說,我看你是一堆屎。

後來,蘇東坡自以為佔了便宜,回家告訴了蘇小妹,蘇小妹說,哥哥你輸了,佛印說你是佛,證明他心中有佛,你說他像陀屎,證明你心中都是屎。

有句話說: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人生就象是一場精彩的演出,演出的成功與否決定於謝幕那瞬間觀眾的頓悟。

人生的舞臺有大有小,大到商業社會的爾虞我詐,小到朋友之間的互相關懷,但是為人處事,要做到光明磊落,無一事不可對人言。

。如果只會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顛倒黑白,就失了做人的本色。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你我之間需要的是包容。當某個人認為每個人都不能深交,只能是玩玩而已,那麼就註定這個人本身就沒有知心的朋友了。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看人都是不好的地方,那麼你心中也是陰暗的。

所以,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有她(他)選擇角色的權力,但是唯有演出真我才能在謝幕時得到讚美和掌聲,倘若搬弄是非、虛情假意、機關算盡之輩,就要祈禱大幕永遠不要卸去。

10樓:智慧久明

禪理故事系列-蘇軾與佛印禪師。

11樓:匿名使用者

故事告訴我們:心中有佛,見到的是佛;心中有糞,,見到的是糞。也就是佛講的「一切法由心想生」。

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看事情的態度和是否能看清事實真相。比如,你心情好的時候看什麼都很順眼,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什麼都不順心。

12樓:清業龔白

境由心生,心中有佛,看誰都是佛,心中充滿骯髒,那麼看什麼都是骯髒。

13樓:匿名使用者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人的精神境界不同,看問題的方法層次就有所不同。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

14樓:手機使用者

宋朝蘇東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職,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經常談禪論道。一日,自覺修持有得,撰詩一首,派遣書僮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印證,詩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注:八風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人之情緒,故形容為風。)

禪師從書僮手中接看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賞自己修行參禪的境界,急忙開啟禪師之批示,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字,不禁無名火起,於是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的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就罷了,怎可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的說:「罵你什麼呀?」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呵呵大笑說:「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東坡慚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說的,行到才是功夫。

蘇軾和佛印的故事

15樓:夕雨夢姍

蘇軾一次對佛印說,詩中常以鳥(中國俚語常有不好之意)對僧,為何?

佛印說,這就是為何我與你相對而坐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八風吹不動 一屁過江來。

17樓:忻浩博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他們是好機油。

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

18樓:匿名使用者

蘇東坡與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對佛印說:「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佛印說:

「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蘇東坡聽朋友說自己是佛,自然很高興。可他見佛印胖胖堆堆,卻想打趣他一下,笑曰:

「然以吾觀之,大師乃牛屎一堆。」佛印聽蘇東坡說自己是「牛屎一堆」,並未感到不快,只是說:「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見皆化為牛屎。

」吃虧的倒是大才子蘇東坡。

心中有佛,所見是佛。心中有佛,大概就是有一顆仁義之心、慈愛之心、善良之心、誠懇之心、感恩之心、憐憫之心、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這樣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大概才會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藍,花鳥的可人,人間的真情。心中有快樂,所見皆快樂;心中有幸福,所見皆幸福。

而且,會讓我們看到事物的真實面目,品嚐生活蘊含的美好。心中有佛,鄰居接好保險絲,我們會表示感激;人家扶起我的車子,會笑臉相謝;看到有人讓座,會送去讚美的目光;有人救了親人,更應千恩萬謝。這樣,大家不都會生活在幸福與快樂之中嗎?

這樣,咱們的人際關係不是會更溫馨、更和諧、更是如沐春風嗎~

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越多越好)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蘇東坡和佛印是怎麼認識的,他們之間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蘇東坡是一個自北宋年間起,名氣就響噹噹的歷史人物,關於蘇東坡的生平事蹟,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他在文學領域的成就,以及在官場黯淡的仕途。其實除了上述這兩個特徵以外,蘇東坡還是一個愛好交朋友的人,雖然他在官場...

蘇東坡魯直佛印三人的故事,蘇東坡黃魯直佛印三人的逸聞趣事

有一天,蘇東坡穿著整齊的官服,過江來拜訪佛印禪師。他到歸宗寺時,恰巧碰到佛印禪師正要上殿講經,聽眾擠滿了整個大講堂 佛印禪師跟蘇東坡是開慣玩笑的,這時,他環視講堂,對蘇東坡說 蘇居士!你來得真不巧,這裡沒有你的坐位了。蘇東坡聽了!知道這句話中是含著禪機的,也就笑著幽默地答道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暫時借...

蘇東坡小時侯的故事,蘇軾小時候的故事

龍安區張家莊 蘇東坡愛吃的一種肉叫東坡肉 蘇軾小時候的故事 三昧離火 蘇東坡,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 書畫家。他少年時就博覽群書,才智過人,常常受人誇獎。好話聽多了,漸生傲氣。一天,他乘興在自家門前寫了一副對聯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瞧這口氣,真有 天下第一 的樣子。過往行人看了,有的誇這家出了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