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國殤》的全詩講解丶嘿嘿

時間 2025-05-15 14:15:35

1樓:匿名使用者

買一本萬卷出版的《詩經》後面附的有全部「楚辭」,講解很詳細。可以看看的。

《國殤》的詩意是什麼?

2樓:火炎炎燚

于右任臨終詩《國殤》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海茫茫,山之上,有國殤。

于右任的著名愛國詩作《望大陸》(又名《國殤》)發表於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臺北謝世後。晚年在臺灣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終未能如願。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

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之後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寫下了感情真摯沉鬱的詩作《望大陸》。

這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1949年,于右任被裹挾到臺灣,而結髮妻子和兒子卻留在大陸,從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陸》並非泛泛的家國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銘心的身世之痛。祖國統一,是詩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閱讀此詩,給人一種悲愴深沉、愛國情摯的感覺。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於先生久居臺灣,不能迴歸桑梓,但是海峽波濤卻隔不斷、阻不了他望大陸、念故鄉、思親人的深情。

詩的前兩節採用重章復踏的手法,反覆詠唱,抒發對大陸、對故鄉深切向往、眷戀的情懷,是詩人真情實感的強烈表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這真摯強烈的情感和刻骨銘心的思念,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引起讀者感情與思想上的共鳴。

詩的最後一節開頭兩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樂歌》裡的兩句話,採用疊字,狀物形象而生動!最後兩句「山之上,有國殤!」語意雙關而寓意豐富。

國殤》出自屈原楚辭《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國南方的祭歌而創作的一組詩篇,《國殤》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將士的輓歌,所謂「殤」,《小爾雅》說:「無主之鬼之為殤。

詩人巧借「國殤」,抒寫自己死後不能葬在大陸,不能魂歸故里的遺憾。古人云:「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獸猶如此,人何以堪?人為的阻撓,使親人分聚、骨肉離散,死後尚不能魂歸故里,不得安寧,讀來怎能不令人愴然而淚下?詩人藉助這兩句詩,表達出許許多多和詩人有著相同經歷的人們的心:

他們魂牽夢縈、心中無法忘卻的正是祖國的統一!先生生前見不到祖國的統一,死後還要葬於高崗,向大陸遙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3樓:龍翔少羽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海茫茫,山之上,有國殤。

求曹操《觀滄海》全詩,曹操的《觀滄海》全詩的正確拼音,還要加上聲標

編輯本段 原詩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編輯本段 註釋 臨 登上,有遊覽的意思。ji 碣石 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時經過與...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求這首詩的全詩

來自 義和團揭帖 全文如下 男無倫,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產。如不信,仔細觀,鬼子眼球俱發藍。天無雨,地焦乾,全是教堂止住天。神發怒,仙發怨,一同下山把道傳。非是邪,非白蓮,唸咒語,法真言。升黃表,敬香菸,請下各洞諸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著人體把拳傳。兵法藝,都學會,要平鬼子不費難。 卑微式迷戀 來...

《己亥雜詩》龔自珍全詩詩意,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全詩詩意是什麼?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 比喻在腐朽 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 庸俗 愚昧,一片死寂 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 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 整體著眼 大氣磅礴 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