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遊褒禪山記》中文言虛詞「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型別:
一、 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
例:(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2)薯告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距其院東五里。
4)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5)蓋其又深。
6)則或咎其數攔明欲出者。
7)則其至又加少矣。
二、 人稱代詞,相當衡彎於「它」(他)
8)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9)其文漫滅。
10)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11)其下平曠。
三、 人稱代詞,作「它的」講。
12)問其深。
13)然視其左右。
14)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 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
15)既其出。
16)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7)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
五、 語氣副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表估計時,譯為「大概」、「可能」
18)其孰能譏之乎。
19)入之愈深,其進愈難。
20)而其見愈奇。
2樓:網友
代詞,有代「自己」,「他」,那,這。
還有「難道」
速求《遊褒禪山記》中所有「其」的用法 請按課文順序來
3樓:普林博雅教育
在《遊褒禪山記》一文中,「其」字出現了20多次,較全面地體現了虛詞「其」的用法。
一、「其」作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他(他們)」「它(它們)」.如: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其」作「乃華山之陽」的主語,相當於「它」,代指「華山洞」.)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其」與「為文」構成主謂短語,相當於「它」,代指「僕碑」.)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兩個「其」分別作分句主語,前乙個相當於「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個「其」相當於「他們」,代指上文粗帶舉的「遊人」.)
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其」與「求思」構成主謂片語,相當於「他們」,代指「古之人。)
二、「其」活行漏用作第一人稱代詞,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相當於「我(自己)」、我們」或「我的(我們的)」.如: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指代上文的「餘與四人」,只能譯成「我們」.)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其」指的是「我(自己)」)
三、「其」作指示代詞,可以指代個別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數,一般都是遠指,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巖碧名之曰「褒禪」.(其址」指那個地方,「其後」指從那以後。)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其院」指那個禪院。)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其好遊者」指那些愛好遊賞的人。)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其欲出者」指那些要求出來的人。)
四、「其」作副詞,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表示反詰的語氣,可譯為 「難道」.
如:其孰能譏之乎?(「其」表示反詰語氣,相當於「豈」,可譯為「難道」.)
五、「其」作助詞,用來湊足音節,舒緩語氣。如: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其」是助詞,無實在意義,可不翻譯;「既其出」可譯為「出洞以後」.)
速求遊褒禪山記中所有其的用法
4樓:為求星辰大海
在《遊褒禪山記》一文中,「其」字出現了20多次,較全面地體現了虛詞「其」的用法:
1、「答前其」作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他,他們」「它,它們」。
2、「其」活用作第一人稱代詞,可用慧舉歲作定語或小主語,相當於「我,自己」「我們」或「我的,我們的」。
3、「其」作指示代詞,可以指代個別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數,一般都是遠指,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那、那個、那些、那裡」。
4、「其」作副詞,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表示反詰的語氣,可譯為 「難道」。
5、「其」作助詞,用來湊足音節前睜,舒緩語氣。
歸納遊褒禪山記中然的意義和用法
5樓:佩奇星座達人
具體如下:
動》燃燒。後來寫作「燃」。
代》這樣;那樣。
形》是的;對的。
詞綴》用在形容或副詞後,表狀態,可譯為「……的樣子」擾擾、「地」,也可不譯。
助》用在名詞或名詞短語後,與前面的動詞「如」、「若」、「猶」等呼應,表示「(像)……一樣」。
連》然而;但是。
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
該文是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該篇遊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
這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與一般遊記不同,獨具特色。全文按照記敘和議論的層次,可分五段。
從篇首至「蓋音謬也」。記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文章開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先說明褒禪山又叫華山之後,接著追述之所以命名為褒禪山,是因為唐朝有乙個名叫慧褒的和尚,一開始住在華山之下,死後又葬在華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禪。
作者由遠及近,當追溯了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之後,就把筆墨轉向眼前所見的慧空禪院上來。說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禪院,就是當年慧褒滾李辯禪師居住的房舍和墳墓之所在。因為這畢竟是一篇遊記,所以當寫到慧空禪院之後,便以它為基點,重點突出地來記敘褒禪山的名勝華山大缺洞。
遊褒禪山記中「而」的用法?
6樓:牽牛花竹籬笆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而卒葬之。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而又不隨以怠。
於人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而記遊者甚眾。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而予亦悔其隨之。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無物以相之。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5.表示因果關係。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有怠而欲出者。
6.表示目的關係。可解釋為「去」
來而記之者已少。
7樓:至善教育老師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例如:
而卒葬之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例如:
而記遊者甚眾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例如:
而予亦悔其隨之。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例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5.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暫時未知)6.表示因果關係 例如: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8樓:胡緒宜
書本上應該有的,或者老師會講的。不要擔心。
遊褒禪山記文言句式,遊褒禪山記句式
qq藍兔天使 一 判斷句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者,也 者 錶停頓語氣,也 表判斷語氣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者,也 今言 華 如 華實 之 華 者,蓋音謬也。者,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因果判斷句,此 是主語,所以 相當於現代漢語的 的原因 也 語氣助詞,表判斷...
遊褒禪山記中的知識點,遊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 從通假字 一詞多義 古今異義 特殊句式幾個方面歸納
不會出 高考 我是教研員。順便說下樓下那人回答那麼多跟有病似的 考生根本看不過來 遊褒禪山記中以的一詞多義 遊褒禪山記 知識點 一 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 甫 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二 詞類活用 始舍於其址。舍 名詞活用為動詞,築舍定居。名之曰褒禪。名 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有泉側出。側 名...
遊褒禪山記所有 其 的含義,文言文虛詞的含義和用法
按順序 1 始舍於其址 代詞,指褒禪山 2 以故其後名曰 代詞,指慧褒 3 距其院東五里 代詞,指慧空禪院 4 以其乃 代詞,指華山洞 5 其文漫滅 代詞,指石碑 6 獨其為文猶可識 代詞,指石碑 7 其下平曠 代詞,指褒禪山 8 問其深 代詞,指後洞 9 則其好遊者 那些 10 其進愈難 無實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