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瓷器的著名詩句有哪些?
1樓:塔木裡子
1、《詠白玉金邊素瓷胎》——清代弘曆。
白玉金邊素瓷胎,雕龍描鳳巧安排。
玲瓏剔透萬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
譯文:素色的瓷坯,白玉一樣的顏色鑲著金色的邊,雕鏤龍紋畫鳳凰都設計的很巧妙。結構新奇,精巧美觀,各種樣式都很好,畫工的工整和栩栩如生的畫技高超,靜中能看見動態的青山迎面而來。
2、《秘色越器》——唐代陸龜蒙。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
譯文:秋天的晨風中,露水沾衣,透過風露可見出窯後的成千上萬的越窯陶瓷器堆放在山坡上,溝壑間,如千峰疊嶂,其色似青如黛,與周圍的山峰融為一體,奪得千峰萬山之翠色。口朝上堆放的那些瓷器,到夜半時會盛載一些露水,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時還殘存濁酒的杯子。
3、《民窯行》——清代沈嘉徵。
景德產佳瓷,產瓷不產手。
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
譯文:景德鎮能產出上等的陶瓷,但是本地的能手很少。景德鎮瓷業工匠手來自四面八方,瓷器做好了後就流傳到了世界各地。
4、《贈昊十九》——明代樊玉衡。
宣窯簿甚永窯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詩清動人, 匡廬山下重回首。
譯文:不管是宣窯還是永窯出產的瓷器,只要是昊十九做的那一定是精品。他做的瓷器好,而且小詩寫的也很有文采,令人佩服。
5、《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譯文:大邑縣燒成的陶瓷碗又輕巧又堅實,扣打它如同敲擊磬玉,哀婉的聲音傳遍了全城。
瓷器的詩句
2樓:清心止念
瓷器的詩句如下:
一、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賞析:把苦茗與甜蔗都同置一艇上,時飲茗來時飲漿,時苦時甜,恰如在回哪枝搭味一段人生。至於人生價值觀,在此時的杜甫眼裡,茗飲蔗漿都用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瓷壇來盛放,一點兒也不遜色於精美的玉缸。
瓷壇與玉缸,雖功用相同,內涵卻有天李拿壤之別,一樸質,一奢華;一象徵著簡淡平凡的生活,一象徵著窮奢極惡的生活。詩人認為「瓷罌無謝玉為缸」,意味著他的人生價值觀發生了重大轉變,由追求顯達仕途轉變成追求陶然田園,由勃勃雄心轉變成淡泊寧靜。
二、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賞析:大邑縣燒成的瓷碗又輕巧又堅實,扣打它如同敲擊磬玉,哀婉的聲音傳遍了全城。上句言瓷碗質量極佳,下句言瓷碗聲音極美。
這是杜甫為乞來瓷碗所作的讚美之詞。碗本俗物,經作者的著意描寫,便成了絕搭沒美的東西了。「哀」字本用來形容聲音和心情,而作者卻直接用來修飾「玉」,似無理卻效果奇佳。
三、瓷器若干事。右件瓷器等,並藝精埏埴,制合規模。
賞析:瓷器是非常珍貴的物品,與此同時,瓷器製作也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需要精湛的工藝和規模的製作方式才能製作出高質量的瓷器來。
這首詩言簡意賅,表達了人們對於瓷器的重視和對於工藝的崇敬,顯示了瓷器在文化藝術領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柳宗元的朋友元崔在饒州任刺史,督造瓷器向朝廷進貢。那時,柳宗元已才名大著,元崔便請他寫了這篇上呈皇帝的公文。文中柳宗元盛讚了當時饒州浮梁縣昌南鎮(景德鎮原名)所產的瓷器,說明當時昌南鎮所產饒窯瓷器已達到了一定的技術水平。
關於瓷器的,關於瓷器的資料
1.瓷器的定義 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經混煉,成形,煅燒而製成的各種製品。對於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於自然界的矽酸鹽礦物 如粘土 長石 石英等 因此與玻璃 水泥 搪瓷 耐火材料等工業,同屬於 矽酸鹽工業 的範疇。2.瓷器的起源 在商代和...
瓷器茶具的瓷器文化,關於陶瓷茶具的用法
瓷器是中國的發明之一,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結晶。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 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 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
大家誰知道關於瓷器的發展歷史,中國瓷器的發展歷史。
雅士文苑 瓷器的發展歷史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過渡階段的產物。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發現于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器類有罐和缽。原始青瓷在中國分佈較廣,黃河領域 長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區都有發現。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在東漢時期 公元23 220年 首先是在南方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