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圖上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營造了什麼意境?表達了什麼情感?
1樓:醜人多情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
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巨集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乙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
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
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
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乙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描寫哪些具體場景描繪
2樓:明媚說娛樂
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
一、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二、譯文。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公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三、出處。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樓:匿名使用者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由民族管絃樂演奏的古曲。作品通過對夕陽晚照,漁舟晚歸的描繪,用優美的旋律讚美了江南水鄉迷人的風光。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別名有哪些?
張若虛 在被窩構思 春江花月夜 節選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寫作並不勤奮,睡覺是他的最愛。他寫詩時,喜歡先用厚厚的被子捂著,在被窩裡構思,一身大汗後翻身而起...
古詩《春江花月夜》帶拼音的,“春江花月夜”整首詩的拼音是什麼?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huhuiying207 春江花月夜 ch nji n ch oshu li nh ip n 春江潮水連海平,h ish n m n yu n ch osh n 海上明月 共潮生。y ny nsu b qi nw nl 灩灩隨波千萬裡,h ch ch nji n w yu ...
《春江花月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2 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詩歌史上的地位,聞一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與永恆江月的相遇,意味著初唐的先覺詩人們的詩學觸角開始伸向天地宇宙,做著迎接 醉態盛唐 的準備,而且就其宇宙精神而言,無疑足以站在時代的峰巔,遙遙地回眸天人關係的文化原點,迢迢地引領靈魂的經典走向不朽。這正是它 以孤篇壓全唐 竟為大家 的魅力之所在,無疑也是它的文學史價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