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 是誰寫的

時間 2025-07-22 23:40:16

1樓:匿名使用者

作品:木蘭花。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好扮千聲皆是恨。

塌豎 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全詩賞析

2樓:乾萊資訊諮詢

賞析:這是一首別後相思愁緒之詞,是作者的早期作品。以代言體(即女性第一人稱方式)形式表達了閨中思婦深沉悽婉的離情別緒。

全詞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詞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細而又溫柔敦厚。

該句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全詞原文如下: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白話文釋義:自從分別之後,不知你已經到了何方?眼裡心中都是淒涼與愁悶,生出不盡的憂愁!

你越走越遠,最後竟斷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寬闊,魚兒深深地遊在水底,我又能向何處去打聽你的訊息? 昨夜裡大風吹得竹林處處作響,傳遞著深秋的韻律,每一片葉子的聲響都似乎在訴說著怨惱。我有心斜倚著單枕,希望夢中能與你相遇,可惜夢做不成,無奈燈芯,又在秋風中燃成燼。

別後不知君遠近

3樓:漢匠文化

看到別人的文中,引用歐陽修大圓脊《玉樓春 別後不知君遠近》中的幾句詞: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說的是兩個曾經親密無間的人,沒有嫌隙,沒有爭吵,只是一次離別之後,慢慢地就斷了音訊。

看完這幾句詞和這幾句詞的解釋,頗有感觸,所以寫個流水賬。

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上了19年學,我待了10個地方,到目前為止,卻連10個聯絡的朋友都沒有。

我與人相交全憑感覺,認真對待每乙個人,但許多書上也說,腔凱就算是朋友,就算是最親近的人,也都是要投入經歷和時間,甚至金錢的,否則走著走著就是陌生人了。

你們好啊,別後不知君在何方。有些人,剛開始思念起滾滲來,還心潮澎湃,現在也都淡淡的了,有些淒涼。

記憶裡有很多很多人,同學實在是太多了,因為走過的學校太多了。但也只記得我們青春的年輕模樣,名字都忘了,沒有聯絡,只存在於記憶裡。

記憶啊,是最不牢靠的東西了,這是現實,如此真實。

普通我的流水賬,丟入物聯網,它是我寫的,可也可能再也不會看第二遍。

我寫了這麼多流水賬了,遠點的都忘記了,有的只是一時的情緒,如同現在,一時的傷感。

我們沉浮在渾濁的潮流中,何處問,問何處,彼此飄零,不知君遠近。

風飄啊飄。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啥意思

4樓:捲毛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攲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這首詞是一首閨怨詞,描寫的是閨婦深沉的別恨。從韻律上看,這首詞押的是詞韻(即詞林正韻)第六部的韻,詞中押韻的字是「近」「悶」「問」「韻」「恨」「燼」,我已將其加粗顯示。

可以看出,歐陽修之所以用「問」這個字,原因之一是使之押韻。題主之所以改為「歸何處」恐怕是想著「處」這個字能與「書」押韻吧,但實際上能做到平仄通押的詞是比較少的。再者,本詞中押的韻屬於詞韻第六部,題主改動後的「處」字屬於詞韻第四部,屬於不同部的詞是不能押韻的。

所以,題主將其改為"歸何處"已經犯了填詞中的錯韻大忌。那若只是將這兩句從詞中拆解下來看的話,將「何處問」改為「歸何處」其實也是不妥的,何也?我們從意境上來看看。

原句:「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愛人啊,你離我越來越遠,音信也慢慢減少,如果音信全無,那我該去**問訊?

意譯了一下,大致意思就是這樣)這兩句運用了詩詞中經常出現的典故——魚雁傳書。「魚沉」說明音信中斷,「水闊」暗示難尋音信,所以閨婦才發出「何處問」的悲訴。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與人一別,相見之時已不知是何年何月。

所以離別給人帶來的多是愁苦。如果按題主所言,將「何處問」改為「歸何處」句意就完全不通了。「何處問」的主語是思婦,「歸何處」的主語是誰呢?

違和之處,不言自明。

題主說不考慮詞牌因素,其實我覺得,賞析一首詞有時還是應將詞牌考慮在內。因為當時的詞是用來唱的,每首詞都有對應的曲調,或哀婉,或激昂。只不過如今曲調遺失,我們只能從格律上感受詞的美。

5樓:用千柳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離別後不知道朋友你怎麼樣?離我遠還是近,我看到的景色都帶給我淒涼的感覺,慢慢的走慢慢的遠離 漸漸的沒了書信往來,天南海北世界這麼大到哪去問你的訊息。

夜深的時候風吹竹子給人以秋的韻味,所有的聲音都讓人感覺到恨意,乙個人睡覺,在夢中尋找你的身影,但沒夢到你 燈也滅了。

6樓:佳人醉月

自從分別以後我一直不知道你走到**了,是遠方還是近處呢,眼前所望倍感淒涼和鬱悶,我猜你可能是越走越遠了,以至於都無法給我傳遞書信,哎,江水寬闊,魚沉海底,我向**去詢問你的訊息呢?

別後不知君遠近,漸行漸遠漸遠漸無書什麼意思

韓琴 這句詩的意思是自從分別之後,不知你已經到了何方?你越走越遠,最後竟斷了音信。這是兩句詩中的片段,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 玉樓春 別後不知君遠近 全詞原文如下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白話...

山有樹兮木有枝,吾悅君兮君不知 什麼意思

冬熱夏寒 譯文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出自 越人歌 春秋時期創作的民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希望能幫助到你 勇猛無敵 出自 越人歌 是中國文學史上較早的明確歌頌貴族和勞動者...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翻譯是什麼?

山木有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翻譯是 山上有樹木,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你卻不知此事。這句話出自 越人歌 原文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譯文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我駕著小舟在河上漫遊。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