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學設計
1樓:星恩文化
石壕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杜甫詩三首》的第三首。下面是我整理的該課文教學設計,一起看看吧!
【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
2、揭露官吏的橫暴;
3、同情人民的苦難。
【教學重、難點】體會老婦的話對錶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介紹背景匯入,簡介作者。
1、介紹背景。
2、簡介作者。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整體感知。
1、質疑,畫出難懂的句子。
2、談談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圖理解課文。
1、根據圖畫找出對應句。
2、有人認為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說出來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問出來的。試據此想象吏與婦對話的情景。
五、說一說。
用現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複述課文──「走進石壕村」
七、合作**。
石壕村這戶人家,留下的老翁、兒媳、幼孫三人以及老嫗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賞**《家和萬事興》。
八年級語文《石壕吏》教案
2樓:剛陽文化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作背景,初步瞭解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
2、理解詩的思想內容,準確流暢地背誦。
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教學,提高朗讀水平,同時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
2、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望嶽》,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學習他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慨。
2、通過學習《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詩人熱愛國家、關心民眾、眷念親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每首詩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詩歌中的景與情、事與情,領悟融情於景的表現手法,感悟詩歌的意境。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詩歌教學必須讓朗讀貫穿始終,反覆朗讀、吟誦,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把握詩歌內容。
2、合作**法與點撥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詩歌學習的主體。老師儘量少講,可稍作點撥引導。
學生討論,生生互動;老師點撥,師生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喚醒情感
1、聽讀課文,圈點勾畫重點字詞、生字詞,感受課文的感情基調。
2、學生自由誦讀。
3、用一句話概括故事內容。
三、細讀課文,品味**
1、觀官吏之舉。
通過詩文改動讓學生品味語言,體會感情。
2、聽老婦之訴。
文中有乙個字最能表現老婦的心情,找出具體的語句談談。
想象當時具體的情景。
3、察作者之情。
四、展讀課文,深入**
1、領會杜甫矛盾的心理。
2、試背詩文。
板書設計:
觀官吏之舉——毒。
聽老婦之訴——苦。
察作者之情——憂。
急需《石壕吏》的翻譯,石壕吏原文及翻譯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來抓人。老頭越過牆逃跑,老婦出門去察看。差役吼叫多麼 老婦人啼哭多麼痛苦!我聽到老婦人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 三個兒子應徵防守鄴城。一個兒子捎信回來,兩個兒子最近作戰死亡。活著的人暫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遠完結了!家裡再沒有別的男丁,只有還在 的孫子。因為有孫子在,他的母...
石壕吏的習題
石壕吏 練習 一 給下列的字注音。1 嫗 2 衰 3 泣 4 咽 5 逾 6 戍 7 裙 二 文學常識 1 杜甫是 朝偉大的 主義詩人,後人稱他為 稱他的詩為 另外,由於他做過工部員外郎,所以人們又稱他為 2 本詩的寫作背景是 之亂 這是指 和 兩人發動的叛亂。以此為背景,杜甫創作了著名現實主義詩篇...
石壕吏出自,出自石壕吏的成語五個,要詞典上能查到的。
兵戈擾攘 形容戰爭時期社會秩序的動盪混亂。師老民困 形容連年戰爭使兵疲民苦。禍結兵連 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飛揚跋扈 指舉止蠻橫無禮,目中無人。生靈塗炭 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有以下幾個成語 吏 張揚拔扈 怒髮衝冠 火冒三丈 婦 苦不堪言,有口難辯 哭天喊地 兵戈擾攘 兵戈 指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