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春風各自愁的後一句是什麼?

時間 2025-07-23 13:25:08

1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李商隱 〔唐代〕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冊粗納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

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代贈二首》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此詩是代友人贈所思之作,兩首全以對面寫來擬想所思女子日暮愁思情景。第一首所寫是黃昏時女主人公遠望的百無聊賴,並寫俯視樓下凳好庭院所見景物,更增離愁;第二首則寫女主人公晨間登樓時的無限愁情。

這兩首詩景與情、物與人融為一體,「比」與「興」融為一體,精心結構而又毫無造作,是這兩首詩的成功之處。兩首詩意境優美,含蘊無窮。

第州沒一首寫的是黃昏的離愁。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

詩人用以景託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

第二首則寫女主人公晨間登樓時的無限愁情。第一句是化用古代樂府詩句,此句未寫人,但已有人在內,人們可以想到女主人公迎著日出正憑樓愁立,第二句具體寫離愁別恨滿懷的女主人公悲愁地唱著怨歌,兩句情景如畫,人物神情鮮活可見。

2樓:要過乙個快樂的人生

同向春風各自愁,後一句是:其二,東南日出照高樓!

3樓:老

問指罩題:同向春風各自愁的後宴並一句是什麼?

晌逗跡。對句:共澤夏雨相約喜;

出句:同向春風各自愁。

同向春風各自愁的前一句是什?

4樓:檸檬蘇格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代贈》,代擬的贈人之作。此題詩二首,這是第一首。詩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思。

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託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思想感情。

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瞭時間、地點:「樓上黃昏」。後面「慾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

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廢然而止。這裡,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女子的姿態,而且也透露出她那無奈作罷的神情。「慾望休」一本作「望欲休」。

休」作「停止」、「罷休」之意,「慾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為何又慾望還休呢? 對此,詩人並不作正面說明,因為那樣容易流於顯露,沒有詩意;他用描繪周圍景物,來表現女子的情思。

南朝詩人江淹《倡婦自悲賦》寫漢宮佳人失寵獨居,有「青苔積兮銀閣澀,網羅生兮玉梯虛」之句。「玉梯虛」是說玉梯虛設,無人來登。此詩的「玉梯橫絕」,是說玉梯橫斷,無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來此相會。

此連上句,是說女子渴望見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驀然想到他必定來不了,只得止步。慾望還休,把女子複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和孤寂無聊的失望情態,寫得細微逼真。「月如鉤」一本作「月中鉤」,意同。

它不僅烘托了環境的寂寞與悽清,還有象徵意義:月兒的缺而不圓,就象是一對情人的不得會合。

三四句仍然通過寫景來進一步揭示女子的內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鉤是女子抬頭所見遠處天上之景;這兩句則是女子低頭所見近處地上景物。高下遠近,錯落有致。

這裡的芭蕉,是蕉心還來的芭蕉,稍晚於詩人的錢珝《未展芭蕉》詩中的「芳心猶卷怯春寒」,寫的就是這種景象;這裡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開的丁香,而是緘結不開的花蕾。它們共同對著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哀愁無限,這既是女子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物之愁,興起、加深了人之愁,是「興」;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

芭蕉丁香,既是詩人的精心安排,同時又是即目所見,隨手拈來,顯得那麼自然。

景與情、物與人融為一體,「比」與「興」融為一體,精心結撰而又毫無造作雕琢之跡,是此詩的極為成功之處。特別是最後兩句,意境很美,含蘊無窮,歷來為人所稱道,《詩話類編》就把它特別標舉出來,非常讚賞。 這是我摘錄的。

同向春風各自愁的上句是什麼?

5樓:萬能的網友

這句詩的意思是:芭蕉的蕉心尚未,丁香的花蕾。

依然含苞;兩個相愛的人身處異地,都因春風拂起了內心的離別愁悶。

出處:唐·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原詩: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

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芭蕉的蕉心尚未,丁香的花蕾依然含苞;兩個相愛的人身處異地,都因春風拂起了內心的離別愁悶。

擴充套件資料:詩緣情」是中國古典詩歌。

傳統的詩學主張,古典詩歌多偏重情感渲洩,晚唐李商隱也不例外。他的愛情詩構思精緻、深情綿緲。《代贈》

一詩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將閨婦的相思之愁表達得淋漓盡致。首句「樓上黃昏慾望休」短短七字極寫女子矛盾心理。這裡,女子的相思之愁已見端倪。

二、三句寫景,景無情,人卻有情,故景中託情,「玉梯橫絕,新月如鉤,未展的芭蕉和含苞的丁香也和自己一樣滿含憂愁啊!」憂愁本無形,詩人將之定形,借芭蕉不展和丁香叢結形象地寫出婦人的滿腹愁腸。末句「同向春風各自愁」更是直接點明主旨,將思婦不可抑制的萬縷愁思和盤托出,一股濃濃的感傷愁緒撲面而來。

6樓:我ej知d了

異夢情愫獨成柳。

同向春風各自愁。

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解釋?

7樓:和含疼

芭蕉不展丁香結:這一句用兩個事物為意象,即芭蕉和丁香。芭蕉的葉子是從樹梢中間逐漸長出來的,讓人感覺它的「心」永遠都舒展不開;丁香也是一種植物,花蕾像一枚枚釘子,花瓣常常不,像乙個「結」打不開。

因此,古詩人常用「蕉心」和「丁香結」為意象,表示愁思的情結含而不露。

同向春風各自愁:它們同樣處在春風之中,但有各自隱含著自己的愁結不向人展露。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可理解為:芭蕉的蕉心鍵梁簡沒有,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不能解開;同稿褲是渣坦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同向春風各自愁出自**?

8樓:老巫婆你送後

譯文。黃昏時分登上高樓,想憑欄遠眺,最終卻悽然作罷;玉梯橫斷,天上一彎新月灑下淡淡的清輝。

芭蕉的蕉心尚纖帆未,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愁苦。

原文。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春風吹又生下一句,春風吹又生下一句是什麼

海雲兒 出自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 整首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 772 846 十五六歲時的一首成名作。說起來,它還有一段饒有趣味的創作故事。白居易十五六歲那年,拿著自己寫的一卷詩,從家鄉跑到京城長...

春風一拂千山綠下一句是什麼,“春風一拂千山綠”的下一句是什麼?

情感諮詢珊 春風一拂千山綠 的下一句是南燕雙歸萬戶春。出處 出自唐代民間流傳的對聯,作者無名氏。原文如下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釋意 楊柳綠千里,風吹楊柳,悠揚柔軟,令人感受到春天暖暖的氣息。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春風吹綠了千山萬水,雙雙...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上一句是什麼

斐魄行振海 春風不度玉門關 的上一句是 羌笛何須怨楊柳 即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自 唐代詩人 王之渙 的詩作 涼州詞 原詩如下 涼州詞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李胤文冉蓓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王之渙的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