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物流鄭學姐
杜甫《春望》賞析:
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篇一開頭描寫了意境圖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
頷聯:悉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
春天的花兒原本嬌豔明媚,香氣迷人;春天的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著委婉悅耳的歌聲,給人以愉悅。
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這兩句的含意可以這樣理解:我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淚落潸然;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
頸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人想到:
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乙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肅宗剛剛繼位,但是官軍暫時還沒有獲得有利形勢,至今還未能收復西京,看來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好久沒有妻子兒女的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睜慧乎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
眼前一片慘慼景象,內心焦慮碧寬至極,不覺於極無聊賴之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髮。
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於長安數月,頭髮更為稀疏,用手搔發,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
春望》唐代 杜甫。
原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2樓:北靜秋梵
杜甫咐塌悄的詩春望,通衡渣過作者對當時所處環境的描寫衫爛,以及當時百姓的流離失所,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和對家鄉親人思念的思想感情。
西樓 曾鞏這首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是一幅海上風雨圖,氣勢磅礴。錢鍾書先生稱曾鞏的絕句 有王安石的風致 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得出來。開頭兩句寫海上的風浪,首句寫海浪,用 如雲 的明喻 二句寫風聲,用 數聲雷 之暗喻,維妙維肖地將海上的風浪描繪出來 潮頭如雲,去而復回,北風呼嘯,振耳欲聾,驚濤拍岸,聲如雷鳴。詩人抓住最富於孕育性的頃刻,描...
春望中描繪怎樣的社會狀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國破家亡的悲痛和年老多病無力報國的感傷 春望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春望 表達了詩人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期望和平安的美好願望,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一 出處 唐代杜甫的 春望 二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三 釋義 長安淪...
根據要求默寫。(6分)小題1 杜甫《春望》中,表達戰亂中詩人
血刺拽拽瀑遣 小題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小題2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小題3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小題4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小題5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小題6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試題分析 默寫時,除了要注意烽 抵 庭 涯 汗 作等易錯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