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深淵

時間 2021-08-11 16:23:30

1樓:匿名使用者

(1) 轉移情感,轉移注意力。

你和你母親對父親的感情應該很深厚,所以當他離開了你們,你們就很容易產生悲痛和抑鬱等不良情緒。你們要學會心理的自我調節,學會轉移自己的情感,改變思維方法,轉移注意力。例如:

將每天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充實有序,不讓其有所空閒。該幹什麼時,就專心致志地去幹,不去想其他。洗衣、掃地、做飯、聽**、看電視、散步等都能對你們產生安慰作用。

你們也可以投入某種愛好活動,如練功舞劍、工藝製作、琴棋書畫、養鳥種花等,用於陶冶情操,彌補生活單調。

(2) 適當的宣洩

如果情緒極度悲傷時可大哭一場,或向親朋好友訴訴苦、談談心,以便宣洩心中的煩悶,達到**心理創傷的目的。也可以到外面大聲叫喊,或者把痛苦的心情寫下來,或者告訴一個裝滿水的玻璃瓶,然後把水倒掉。

(3) **必須提醒自己:死者是沒有痛苦的,只有活著的人才是最痛苦的。從死者的角度來看,他該來的時候來了,該去的時候去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他自己都沒有為自己而悲傷,你們也不必太難過了。死亡使你父親天然的束縛得以解除,不再受生死的約束,也是一個安慰的結果。

你的父親也盼望你們多加保重身體,愉快,堅強地度過餘生。你們活下去,還能經常祭奠死去父親的亡靈,祈求保佑死去父親能安眠於九泉之下。

(4) 避免自責和自虐

要認識到自責和自虐是沒有必要的,如果要想彌補自己對父親生前的歉疚,最好的辦法就是精心地照顧好自己身邊的親人,照顧好你的母親,好好活下去。

(5) 戒除懷舊誘因

俗語說,見物如見人。常常看到父親的遺物會不斷強化思念之情,這對自己恢復正常的生活沒有多少好處。所以,應該儘量戒除懷舊誘因,除了祭奠以外,平時把你父親的遺物收藏起來,尤其是最能引起自己痛苦回憶的物品,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

(6) 學習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質素。

醫學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質素,促進身心健康,預防心理疾病。為了你和你母親的健康,你應該買一些簡單心理學的書來看,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質素,學會自尊自愛,胸懷寬廣,開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遇事要想得到,提得起,放得下,要隨遇而安。

對於失去你父親事件,要泰然處之。

中醫有“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抑鬱,諸病生焉”,你的母親年紀比你大,必須多注意精神健康,因為精神健康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尤其是過度悲傷,會影響一個人的心臟健康。你自己要先走出失去父親的痛苦陰影,停止日思夜想,多關心你的母親,把你的母親帶出這種痛苦的精神狀態。

死者是不能復生的,只有照顧好身邊的人,珍惜活著的人,才是最有意義的。

負面情緒會傳染的,你母親的悲傷會傳染給你,你必須小心,不要被負面情緒影響。只要一個人能夠從陰影中走出來,另外一個人才有機會走出痛苦的陰影,如果兩個人整天日思夜想,經常互相悲哀,就會永遠痛苦下去。

(7) 尋求社會幫助。

如果你們的情況沒有改變,那麼你們必須尋求健康諮詢**或心理諮詢門診,或請教心理醫生。他們會幫助你撥開心理迷霧,情況會改善更快。

(8) 繼承你父親的遺願

你必須繼承你父親的遺願,勇敢地挑起生活的負擔,迎接挑戰的義務。紀念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好好活著,實踐他的期望!

人死不能復生,繼續痛苦不會改變你外婆死亡的事實,對於你和你母親來說,沒有任何益處,只有一個結果:悲哀成疾。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情發生,我們除了“安之若命”,接受事實之外,還能怎樣?

如果我們改變不了事實,就只好改變自己,接受事實;既然事實不能順應我們,那麼就只有我們去順應事實了。只有接受事實並順從今後的發展道路,才能安寧順利地度過一生。

2樓:奇怪有夢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療,時間長了慢慢的就可以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作為人的必經之路,想通了就好了

怎樣才能儘快的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走出來?

我認為自己要明白其中道理,自己不能因為失去了一個輕一點,就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走不出來,一直墮落下去,那樣的自己的親人在天堂上。看著自己也會很難受很不放心的。自己要覺得自己失去的親人在天堂上看著自己,自己要努力,所以自己的心妍才會感覺到安慰,欣慰。我就想這種痛苦就不應該算是儘快吧,應該讓他。儘量去抒發...

如何走出痛失親人的悲傷,怎樣才能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深淵?

天龍之傲 任何的失去都是災難。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無論大事小事,只要失去一名摯愛的人,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場災難。失去某人時,我們都必須進入 放手 的過程,哀悼所愛的人離我們而去,而這份哀傷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我們。即使瞭解死亡的靈性概念,我仍然要去應對那個人實際上已經不存在這件事。失去某人總會讓我們想起...

怎樣才能從失去親人的悲傷中走出來?

1.放開理性盡情大哭。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失去親人的時候都不應該壓抑自己本能的悲傷,應該盡情大哭,如果悲傷過度暫時哭不出來,可以細數親人生前善待自己的種種回憶,促使眼淚儘快釋放。2.為親人寫 剛失去親人的時候,自己往往更傾向於痛苦和回憶,不妨順水推舟創作一篇 將親人的音容笑貌和性格舉止提取出來變成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