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他對教育有啟示

時間 2022-03-04 08:20:26

1樓:益堂允玉韻

兒童心理髮展是一個不斷地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使兒童心理髮展表現出連續性和階段性。

兒童心理髮展是一種連續、漸進的過程。心理髮展的連續性表現在個體整個心理髮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變化過程。當某一種心理活動在發展變化之中而又未出現新質變

時,它就正處於一種量變的積累過程。這種一定的心理變化在未達到新質變而進行著的孕育更新的質的量變,就表現為心理髮展的連續性。實際上,每一種心理過

程、心理特徵的發展,都以先前的狀況為基礎,都是對先前心理活動的繼承與發展。要想從一種狀況超越其中間狀況,而轉到另一種完全不同質的狀態是根本不可能

的。例如,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是循著一種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的順序,整個思維的發展是連續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思維狀況既

有上一年齡階段的兒童思維的「影子」,又向下一年齡階段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趨近。具體來說,學前兒童的思維繼承著嬰兒動作思維的特點,但形象思維也開始發

展起來;小學中、低年級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但又開始發展抽象思維;小學高年級的兒童抽象思維更進一步發展,但仍保留著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因此,

心理的發展與變化、心理特點的形成與發展不是脫節的,而始終是在某一發展階段的早期存在著上一階段的某些特點,而在發展階段的晚期可以發現下一階段的某些

特點已在萌芽或開始顯露。個體心理的發展不是一種絕對的、無聯絡的或突變的過程,它是一種量的積累過程,發展過程中每一質變的轉折點,都是兒童長期發展、

量的積累的結果。兒童每一個發展階段有意無意為下一發展階段作了準備,並且每一發展階段又是兒童先前成長髮育與經驗的結晶。

心理變化遵循發展的順序,同時每一時期又有相對固有的特性,這就是心理髮展具有階段性。心理髮展的階段性表現為個體心理髮展這個連續過程由一些具體的發展階

段組成。兒童心理髮展從量的積累形成量的變化,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產生質變,由於質變,使得兒童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與其他時期不同的心理特點,於是心理髮展

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如果把心理髮展的連續性看做一種矛盾運動過程中數量的積累,那麼矛盾運動的質變就決定了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性。兒童心理髮展的

階段性是與人的年齡相聯絡的。由此,心理學上把個體心理髮展各年齡階段所表現出來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徵,稱為心理年齡特徵。說心理年齡特徵是心理

的一般特點,乃是由於它是某年齡階段的兒童普遍具有的;說它是典型特徵,是因為它代表了該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特色;說它是本質特徵,則是它足以作為該年齡

階段的標誌,以區別心理髮展的不同階段。心理年齡特徵是個體在一定年齡階段心理水平的標尺,它是從許多同齡人心理髮展事實中,通過概括並與不同年齡的人的

心理進行比較而被確認的。目前,心理學依據兒童在一定時期內所表現出的共同心理特點和主導活動,將兒童的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嬰兒期(從出生到3歲)、幼

兒期(3歲到6、7歲)、童年期(6、7歲到11、12歲)、少年期(11、12歲到14、15歲)、青年初期(14、15歲到20歲)。

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學習教育哲學的作用

談談一線中小學為什麼要學習教育哲學、如何學習教育哲學? 5

2樓:資深財務審計師

教師個人教育哲學作為關懷教師成長的學說,是教師獲得良好心態、提升教師生命質量、促進教師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它能夠幫助教師重新認識自我,為教師個人確立安身立命之本;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升不斷創新的潛質,從而使教師找尋到教育的真諦,獲得「教」之幸福。美國教育哲學家索爾蒂斯曾說,就像每個人都應該有個人的生活哲學一樣,教師也應有個人的教育哲學,它能夠使教師清晰什麼是正確的、好的、值得做的。中小學教師在基礎教育階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肩負著助力基礎教育變革與發展的重要責任,以及育化生命、為新生代奠定人

作為一名教師,為什麼要學習教育哲學

教育和哲學有什麼關係

什麼是教育哲學

3樓:帥氣的傻芷

第一節 教育哲

學的定義

一、我國教育哲學家的定義

黃濟的觀點:(1)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上理論問題。(2)這是一門邊緣學科。

(3)是教育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應當給教育科學研究以理論上的指導,而教育科學的發展又給教育哲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4)教育哲學應該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桑新民觀點:(1)從定義上來看,教育哲學是哲學的應用學科。(2)教育哲學是研究教育領域中思維與存在的關係。

(3)從研究的方法和途徑來看,教育哲學是對各門具體教育學科知識的概括總結。(4)從研究的目的和成果來看,哲學要提示世界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教育哲學則要揭示教育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二、國外教育哲學家的定義。

郎特里觀點:教育哲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其內涵一是建立有關知識、認識與作為制度化社會活動的教育的思想體系;二是澄清教育要領的含義。

三、教育哲學的新定義。

先看哲學觀念的。

(一)20世紀哲學的轉向。

1、從「大寫的哲學」到「小寫的哲學」。這兩個詞是美國當代哲學家羅蒂研究當代哲學變革時所用的兩個概念。「大寫的哲學」基本特徵包括:

哲學是一切文化之王,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家是一切知識分之之王;哲學活動的目的是「發現」絕對的大寫的「真理」、「善」或社會生活的最終原則。「小寫的哲學」的基本特徵有:哲學不再是「文化之王」,從「文化之王」的寶的寶座上跌入到「知識公民的先烈中,哲學知識在知識家族中不享任何特權,同樣需要質疑;哲學家也不再榮膺知識分子的王冠,固守那些所謂永恆的問題,他們只不過是興趣廣泛的知識分子。

2、從「貴簇的哲學」到「平民的哲學」波普爾他希望用「理智的謙虛」來代替「理智的傲慢」。他還指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哲學家,因為他們好歹都要對生與死表示一種態度。

3、從「認識的哲學」到「存在的哲學」。

4、從「規範的哲學」到「解放的哲學」。規範的哲學它排斥異已,壓抑異已,追求同一性和共性,並因此處於不斷的哲學衝突之中。「解放的哲學「鼓勵多樣、新生差異、開發歧見、提倡對話和交流。

5、從」抽象的哲學「到」具體的哲學「。

尼采認為:抽象的哲學是」冰冷的理性」、「蒼白的真理」、「空洞的存在」傳統的西方哲學切斷了哲學與生活和存在的聯絡,是沒有生命、沒有色彩、沒有生機的行將腐朽的東西。

教育哲學的價值

4樓:務巨集伯

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問題的一門學科。它綜合教育學、教育史、心理學及其他教育學科的知識,對教育中的基本問題,用哲學觀點給以理論上的闡明。就教育學與哲學的關係來看,教育哲學具有邊緣學科的性質。

兒童心理發展階段性的意義

兒童的身心發展按照一定順序,如身體發展是從頭部到下肢 由中心到邊緣。心理的發展也有乙個從低階到高階 從簡單到複雜 從不分化到逐漸分化的順序。它既是相對穩定的,同時又可以隨著社會生活和教育條件等文化背景的改變而有一定程度的可變性。這是因為,身心的發展是受許多穩定的因素支配的。例如,人類腦的結構和功能的...

兒童心理發展的含義是什麼,兒童心理發展的特性

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主要 最普遍,最明顯的便是憂鬱症,針對少年兒童和青年而言,學習是唯一的每日任務,可是因為有一些小孩成績不太好,一直跟不上,因而精力不集中,導致成績下降。而見到其他小孩,尤其是一些優秀生,成績好,學習培訓快,從而一比照,導致學習培訓跟不上的學員更為消極,沒法承擔精神壓力。因而導致一些學...

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客觀因素,影響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主客觀因素有哪些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主觀因素 監護人教育方式等 客觀因素 家庭物質環境,兒童接觸的社會環境,兒童先天遺傳基因等 俗話說,三歲看大,八歲看老。兒童的學前心理髮展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將來的行為模式,思考方式,三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都是在這個階段打下基礎的。因此,監護人 一般是父母 不可以因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