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學中,教學組織形式偏重於教學的哪一方面?教學方法偏重於

時間 2021-09-09 07:59:55

1樓:寄意瑤琴

中國教學方法分類模式

1、李秉德教授主編學論中的教學方法分類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資訊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法等。

2、黃甫全教授提出的層次構成分類模式

黃甫全教授認為,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絡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

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

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教育學有哪些著名理論

教育學試題庫及答案

2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學試題庫及答案很多**都有免費的

給你介紹一個:

希望可以幫到你

3樓:孫宇

bbcdabadaaaacbbbcabc

4樓:匿名使用者

確立教學原則的依據(

《教育學基礎》、《教育學原理》和《教育學》參考哪本書?

5樓:勤思教育學

這三本書都是要看的,因為統考的話國家的參考書目是:1、教育學原理全國十二所重點師範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2023年重印

2、教育史

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修訂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吳式穎著:《外國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3、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安徽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4、教育心理學

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馮忠良《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是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綱解析,高教版和北師大版的都不錯。根據考綱解析去看參考書,會事半功倍的。

6樓:京師博仁(北京)資訊科技****

《教育學基礎》引介紹了全國十二所重點師

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院)根據教育部高教司有關高師課程改革的精神,結合公共課教育學的調查研究情況,於2023年底開始策劃組織高等師範院校公共課教材的編寫工作。

相對於傳統的注重學科體系的教育學而言,較好地體現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相性結合,展現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新問題與新變化。本書力求在具體的內容上更加突出實用性,更加反映我國推行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中的新問題、新經驗、新成果。該書作為通識課教材,可供普通高校學生使用;同時,本書作為全國教師教育的優秀課程資源,可以廣泛地運用到中學教師教學和培訓中,既可作為職前教師教育專業的公共課教材,也可供廣大一線中學教師自學或研究參考。

教育學原理,原稱"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教育學中的基本理論問題,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規律。它為教育理論的發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綜合性的研究成果。 教育學原理是教育學中的基礎學科,為其他二級學科提供理論觀點和思想方法,為研究各級各類教育提供理論基礎。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教育學的研究物件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

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絡和關係,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複性。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係,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係,教育內部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關係,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的關係,中學教育中教育目標與教學、課外教育之間的關係,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與德、體、美、勞諸育之間的關係,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間的關係,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等等都存在著規律性聯絡。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7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考專碩還是學碩啊?

教育學都有哪些知識點

8樓:中公教育

教育學知識點

1、 什麼是教育、教育學、學校教育?

廣義的教育泛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和身體健康,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所有活動。廣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

學校教育的特點:物件主要是新生的一代,任務是實現個體社會化;它是在受過專門職業訓練的教師指導下進行的;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

2、 學校教育的構成要素有哪些?簡述各構成要素在教育活動中的地位。

學校教育包括三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

教育者是從事學校教育活動的人,教師是學校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時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響是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極其聯絡得總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 什麼是學校教育制度?簡述學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型別。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系統,它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基本型別:雙軌制學制、單軌制學制和分支制學制。

2023年 「壬寅學制」第一個近代學制;2023年 「癸卯學制」第一個正式實施的學制;2023年 「壬戌學制提出「六三三」學制

4、 試述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

(1) 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 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4) 高等教育的型別日益多樣化。

(5)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5、 教育的歷史發展分為哪幾個時期?各個時期的教育有什麼特點?

分為原始形態的教育、古代學校教育、現代學校教育和學習社會的終身教育。

原始形態的教育特點:

(1) 教育是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的。

(2) 教育沒有階級性。

(3) 教育內容簡單,教育方法單一。

古代學校教育的特點:

(1)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2) 教育具有階級性和等級性

(3) 教育內容偏重於人文知識,教學方法傾向於自學、對辨和死記硬背。

現代學校教育的特點:

(1)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2) 教育面向全體社會成員

(3) 教育的科學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終身教育的特點:

(1)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之中

(2)社會能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提供適當的教育。

6、 資產階級採取哪些措施建立國民教育體系?

(1) 國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統,加強對教育的控制

(2) 普遍實施義務教育

(3) 重視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7、 試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

教育終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術現代化。

8、 簡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

最早把「教」和「育」連在一起的是孟子。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並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形成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2023年 廢除科舉

「以僧為師」「以吏為師」成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徵

求教育學簡答題

教育學的主要流派,教育學中 課程的含義?課程理論及課程理論流派是什麼?課程的型別是什麼?課程的組織?課程的管理?

索菲亞菲菲啊 課程含義 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程序安排。狹義的課程特指某一門學科。我們所研究的課程是廣義上的,是各級各類學校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而規定的學習科目及其進城的總和。課程理論 課程理論是研究學校課程設定體系和內容結構的理論。課程設定者的教育理念不同,就會在不同的教育哲學理論...

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如何體現素質教育

呵呵 幼兒園也要求啊?素質教育重點在於學生對自身的開發,針對你的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是要求交心得什麼的我幫不了你 如果是要提高教學能力,改進教學辦法我可以提寫建議。重於引導,孩子思維活潑,給他們足夠的想象空間,不要用我們習慣的一些常規思想去規範他們。精於觀察,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要真正做到素質...

哈師大的英語教學論中的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都考什麼,用什麼書

王秀英 教育綜合 含教育學原理 中國教育史 外國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 王道俊 王漢瀾 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王炳照等 簡明中國教育史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張斌賢 王晨 外國教育史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8年版 張大均 教育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0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