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是如何產生出來的

時間 2021-07-02 17:59:39

1樓:瞎起個破名吧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剩餘價值是指剝削自勞動者勞動價值中的利潤,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

那麼剩餘價值是如何產生的呢?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模型是:一個工人每天在工廠勞動12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12個物化勞動小時(馬克思用來衡量價值量的單位,以下簡稱為“價值單位”。工人每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一個“物化勞動小時”,即一個價值單位)。

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只有6個價值單位。資本家把新創價值的一半(6個價值單位)作為工資,支付給工人。另外6個單位的價值,即剩餘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成為他的利潤。

在這個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均為6小時。

剩餘價值率(馬克思用來衡量剝削程度的指數)是6/6 =100%

2樓:紐崔萊經銷商

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了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另一方面又是生產剩餘價值。增值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資本主義勞動過程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勞動工人的勞動屬於資本家,第二,工人勞動生產出的。產品歸資本家佔有資本主義生產。

過程的本質是價值增值過程,價值增值過程是以價值形成的過程為起點的價值形成的過程,即使勞動即使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就價值轉移過程,資本家生產的木底是價值增值,價值增值過程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式過程。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兩部分。剩餘價值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由僱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一部分價值。

如何理解「資本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資本是自行增殖的價值,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在現實生活中,資本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物,例如貨幣 機器裝置 商品等,但這些物本身並不是資本,只有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下,這些物被用來從事以獲得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活動,也就是成為帶來剩餘價值的手段時,它才成為資本。所以馬克思強調指出,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在...

辨析剩餘價值的產生,既不在流通領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

我來跟你談談情 產生方式 勞動力成為商品和貨幣轉化為資本,這是勞動剩餘轉化為剩餘價值的社會經濟條件和過程。馬克思論證這個過程的理論是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剩餘價值理論。卡爾 馬克思在 資本論 中寫道,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是僱傭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體...

小鯨魚是鯨魚的媽媽生出來的嗎

梅菜扣肉小童鞋 1 設大鯨魚現在x歲,小鯨魚y歲。y 31 x x變為2x y 31 y x y 1變為2y x 1 把式 2得x y 2 31 2 把 得3y 2 33 2 y 33 2 2 3 11把y 11帶入式 得2x 11 31 x 21答,大鯨魚現在21歲,小鯨魚11歲。2 設大鯨魚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