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代國共兩黨的將軍湖南人最多

時間 2021-10-27 19:26:01

1樓:

1這和湖南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關係,處於南北的交通要衝,人們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

2自古以來,湘楚之地多豪傑,湘楚革命性也最強烈,從亡秦必楚到洋務運動到維新運動到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都是湖南人居多,這已經形成了歷史的規律

3革命軍,很大一部分出身於大頭時代的北洋新軍,大頭時代的北洋新軍託生於李裱糊匠的淮軍,淮軍繼承自湘軍。清末以來,湘軍算得上是九州最早的一隻比較現代化,比較能幹仗的部隊了。很多國共將領的祖上都是湘軍成員。

畢竟兵法多多少少有過接觸以後,總歸在戰場上能更好的保命,更快的成長

4 無湘不成軍 無川不成軍說的就是

摘自歷史研究吧

2樓:小白熊有大智慧

你說錯了,國共兩黨出了最多將軍的地方是廣東,所以,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對!

近代湖南為何出了這麼多傑出人才?

3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最出名的是其湘軍的作戰能力。

從湖南的地理分佈上來看,雪峰山將湖南分為兩半,湘江、資江流域位於雪峰山以西;資江、湘江流域位於雪峰山以東,湘軍人物,多出於此。

十年砍柴認為,作為湘江西岸最大的支流,漣水是水運時代資江流域通向湘江流域最重要的孔道,漣水流域,也是儒家為根底的湖湘文化西漸,與資江流域推崇神祕巫道的梅山文化碰撞、交融最重要的區域。

「胡林翼是資水領域代表,左宗棠是湘江人物的代表,曾國藩是資江、湘江之間漣水人物的代表。」十年砍柴認為,曾、左、胡等湘軍代表人物組成的「資湘朋友圈」之間的相互提攜,是湘中地區多名將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三公都有著「公而忘私,心繫國運民生,為澄清天下死而後已」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樣的情懷和價值觀正是因為深植在湖湘的文化土壤之中,才得以養成。「同心若金,攻錯若石」,這是十年砍柴對於曾國藩、左宗棠和胡林翼之間關係的總結。

4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當代也出名人:易中天:唯一一個結合了學術和明星雙重身份的人;易烊千璽,唯一一個結合了流量與演技的95後男藝人(雖然他只是00後)……

5樓:匿名使用者

直接這個說吧,當時湘軍攻入太平天國南京,將南京一洗而空,搶了大量財務,運回湖南,使得湖南一下子變富了,同時在湖南辦了很多學校,崇尚教育, 這就是根本原因, 所以湖南出的這些人物,都是讀書讀出來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自古楚地就是人傑輩出之地。

晚清事情,張之洞主管兩湖,當時的文化在國內還是很活躍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都錯了;近代中國,內亂外擾,誰都有責任擔負起保家衛國重任,當時中國幾十個省份,人人自保要不得,湖南人的犟脾氣性格佔了優勢,湖南人偏偏不信邪,堅決組織起來搞反抗,出人才理所當然

8樓:半醉之下

十大元帥實際上湖南只三個,四川還有四個來著!

不過湖南當時確實還是出了蠻多的革命人士!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文化影響!也許是湖南人骨子裡的那種「霸得蠻」的精神也說不定呢!呵,誰說得清呢!

9樓:曾令申老土

先糾正一下,十大元帥、將軍不是近代的事!近代湖南名人輩出,與湖南經濟、文化的發展密不可分。

10樓:匿名使用者

真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甚!

1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文化影響,時代機遇變遷

國共兩黨合作兩次大的抗日戰爭是什麼

起名字難吶啊 平型關與忻口戰役。1937年8月,日軍重點進攻山西。9月攻佔大同。10月分東 北兩路準備合攻太原。閻錫山計劃在平型關與日軍會戰,希望八路軍配合。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一一五師一部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敵1000多名,擊毀敵人汽車100多輛,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給日軍的精銳部隊板垣師...

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國歷史上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1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從此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不斷向前發展,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2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

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

彩霞滿天光 一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中國人民的戰爭之所欲以屢遭挫折和失敗重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先進的作為凝聚自己力量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從此不斷向前發展,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