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民謠在逐步走向低俗化和商業化?

時間 2023-08-31 02:20:59

1樓:全春蕊

不管是民謠還是搖滾,從來都不是一個小眾的東西,只不過被一些人給玩小眾了罷了。藝術性和商業性雖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但絕不是有你無我,很多好的作品可以同時兼顧到藝術性和商業性。況且恕我直言,那些玩民謠的野路子歌手,也沒幾個懂什麼藝術性的。

2樓:康小寧

一部分的民謠也開始走向商業化和模板化,這又偏離了民謠本身帶有的一種個體化的體徵。一開始,我們唱民謠,聽民謠是為了感受唱作人的心情與處境,在我們看來,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只是把我們對生活的看法與無奈唱了出來。民謠是應該三五人聚首,靜靜彈唱的。

我們有可能在街頭,或者在酒吧忽然聽到他的低聲吟唱,可能我們會潸然淚下,那種巡演全國,萬人合唱的感動,真的是自己的感動嗎?從這個角度,民謠可能是在逐漸衰落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真正的民謠是一種自我和真誠的東西,這必定意味著具體、不泛化,它們只能引起有共鳴的人的共鳴,所以每首民謠都有不同的受眾、每個民謠創作者都有不同的受眾。只是當民謠的主題和內容開始趨同,受眾群體便也彷彿相對集中了,而這個受眾群與知乎使用者群體重合度不那麼高而已,我們大可以寬容的態度看待這一現象。

4樓:匿名使用者

從商業化的角度,民謠的發展還是處於上升期的,越來越多的所謂民謠歌手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裡,這不是件壞事,至少民謠已經開始走進主流大眾的視線中了,這給許多有抱負有能力的民謠人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可以說民謠的發展與網路的流行是脫不開關係的。

5樓:霧偉符

民謠是自由的,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在故事裡,有的豪邁奔放(野孩子),有的溫柔婉轉(馬頔)。有人說,民謠很窮,我不否認。

有人說,國內民謠很做作,我不贊同。我覺得,看到了那些商業化的民謠。拉著南山南當主旋律火起來的馬老闆,確實商業化了。

你可以批評他的南山南,但是我要告訴你,馬頔最好的歌,不是南山南,是傲寒。最暖心的那句話是"忘掉名字吧,我給你一個家"。

6樓:康小寧

私心是有的 希望民謠小眾 這樣都是喜歡才去聽的 張磊唱了南山南讓民謠商業化了,也希望它火 民謠歌手很不容易 他們確實很有才華,而且好**需要交流 、需要推廣。麻油葉的歌詞矯情 但是很打動人 他們歌頌愛情 追求幸福 抒發感情 與艱難歲月抗爭 的的確確引發共鳴。

7樓:銘刻

雖然現在民謠從**本身來說確實越來越偏離軌道了,但是也越來越商業模式化了,最千篇一律的東西越是有更大的市場,民謠人也越來越富有了,這樣看來,反而是民謠發展的更加繁盛了。

8樓:公羊碧安

很多人都是這樣 一方面願意內心修籬種菊,另一方面想迎合車馬喧囂,任何事物都有發展過程,不管怎麼樣 一如既往喜歡民謠。

9樓:賣萌

民謠作為曾經的小眾**,如今為大眾所知,我個人是欣喜的。總體來說,我不唱衰。願所有民謠人得償所願,不忘初心。

10樓:難忘憶秋年

商業化很正常,低俗化不知道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反正我沒看到。

書法在秦漢走向成熟的標誌是什麼?為什麼

各種書體已初具形態。金文 篆書 隸書 草書 行書 楷書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展現。從書體演化角度來看已形成系統性,可以看做是走向成熟的標誌。但 成熟標誌 可以從不同方面去定性,例如從藝術性角度來說,則可以定在兩晉時期。 曾經是狐狸 首先,秦漢兩個字就把歷史跨度拉的很大了.即使是漢,那是西漢還是東漢?在東漢...

顯赫一時的門閥士族,在南朝為什麼會走向衰亡

南朝後期,士族門閥勢力衰落。其實從東晉開始,到南北朝時期,士族制度已經開始在慢慢的走向衰落了。根本原因就是士族門閥階級自身的腐朽。他們不思進取,習慣了這麼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官職體系,所以會面臨著失敗。此外,農民起義的打擊,是士族門閥衰落的影響因素,農民起義的勢力,打擊了原有的士族門閥,促進了他們的衰...

為什麼日本「 祭」就能夠突然在國內流行

祖國的小菠蘿 日本是一個對傳統文化儲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其實一個就包括 祭 祭典活動 一般來說 祭 的舉辦目的是為了向神明或者先祖表示感謝 祈禱以及鎮魂等所舉行的一種儀式。日本有許多祭典活動,因為幾乎每座神社都有自社的祭典日。多數祭典是每年一次,為所供奉的神明或季節或歷史事件進行慶祝活動。有些祭典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