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財務報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時間 2021-09-01 17:45:53

1樓:四川萬通汽車學校

(1)遵循各項會計準則進行確認和計量。企業應當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遵循各項具體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在此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沒有遵循準則的要求,應在附註中說明。

(2)以持續經營為列報基礎。按照基本會計準則編制的財務會計報表,應以企業的持續經營為報表列報的基本前提。企業管理層在評價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時,如果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嚴重懷疑,應當在附註中披露導致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懷疑的不確定因素。

如果已經決定在當期或下一個會計期間進行清算或停止營業,表明其處於非持續經營狀態,則應當採用其他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如破產企業的資產應當採用可變現淨值計量等,並在附註中宣告財務報表未以持續經營為基礎列報,披露未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的原因以及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

(3)以重要性作為專案列報方式的選擇原則。在財務會計報表中,專案具體的列報方式應根據其重要程度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式。在判斷專案性質的重要性時,應當考慮該專案的性質是否屬於企業日常活動,是否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具有較大的影響。

在判斷專案金額大小的重要性時,應當通過單項金額佔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營業收入總額、淨利潤等直接相關專案金額的比重。

(4)以正常營業週期作為專案列報的分類標準。在財務會計報表中,流動資產與長期資產、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的劃分應根據其正常營業週期的不同來劃分。正常營業週期,是指企業從購買用於加工的資產起至實現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止的期間。

當正常營業週期短於1年時,或者正常營業週期不能確定時,以1年(12個月)為限來劃分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即週轉期在12個月內(含12個月)的資產為流動資產,長於12個月的資產為長期資產;償還期在12個月內(含12個月)的負債為流動負債,長於12個月的負債為長期負債。但是,如果正常營業週期長於1年,如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用於**的房地產產品,造船企業製造的用於對外**的大型船隻等,則應以長於1年的正常營業週期作為劃分標準。

(5)列報的一致性。財務報表專案的列報應當在各個會計期間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下列情況除外:①會計準則要求改變財務報表專案的列報;②企業經營業務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

(6)財務報表專案應當以總額列報,資產和負債、收入和費用不得相互抵消,會計準則另有規定的除外。下列兩種情況不屬於抵消,可以淨額列示:

1)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損益,以收入扣減費用後的淨額列示,不屬於抵消。比如固定資產清理淨損益,不需要將清理收入、發生的清理費用等單獨列報。

2)資產專案按扣除減值準備後的淨額列示,不屬於抵消。

2樓:匿名使用者

1.持續經營原則

會計企業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基礎,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編制財務報表不再合理的,會計企業應當採用其他基礎編制財務報表,並在附註中披露這一事實。

2.公允列報原則

會計企業在列報財務報表時,應嚴格遵循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其他各項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如實反映企業的交易與其他經濟事項,真實而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企業不應以附註披露代替確認和計量。

3.權責發生制原則

會計企業列報的財務報表,除現金流量表外應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編制財務報表。

4.資訊列報的一致性原則

財務報表專案的列報應當在各個會計期間保持一致,除會計準則要求改變財務報表專案的列報或企業經營業務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後,變更財務報表專案的列報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資訊外,不得隨意變更。

5.重要性原則

會計企業財務報表某專案的省略或錯報會影響使用者據此做出經濟決策的,該專案具有重要性。重要性應當根據企業所處環境,從專案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予以判斷。性質或功能不同的專案,應當在財務報表中單獨列報,但不具有重要性的專案除外。

性質或功能類似的專案,其所屬類別具有重要性的,應當按其類別在財務報表中單獨列報。

6.抵消原則

會計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資產專案和負債專案的金額、收入專案和費用專案的金額不得相互抵銷,但其他會計準則另有規定的除外。資產專案按扣除減值準備後的淨額列示和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損益,以收入扣減費用後的淨額列示,不屬於抵銷。

7.資訊列報的可比性原則

會計企業當期財務報表的列報,至少應當提供所有列報專案上一可比會計期間的比較資料,以及與理解當期財務報表相關的說明,但其他會計準則另有規定的除外。財務報表專案的列報發生變更的,應當對上期比較資料按照當期的列報要求進行調整,並在附註中披露調整的原因和性質,以及調整的各專案金額。對上期比較資料進行調整不切實可行的(是指企業在做出所有合理努力後仍然無法採用某項規定),應當在附註中披露不能調整的原因。

8.財務報表表首列報要求

會計企業應當在財務報表的顯著位置至少披露:編報企業的名稱、資產負債表日或財務報表涵蓋的會計期間、人民幣金額單位以及財務報表是合併財務報表的,應當予以標明。

9.報告期間

會計企業至少應當按年編制財務報表。年度財務報表涵蓋的期間短於一年的,應當披露年度財務報表的涵蓋期間,以及短於一年的原因。

3樓:匿名使用者

會計報表編制的要求:

一、真實可靠

1.涵義:會計報表指標應當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保證會計報表的真實可靠需做的準備工作

(1)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前,應當按照規定,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

(2)核對各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內容、金額等是否一致,記賬方向是否相符;

(3)依照規定的結賬日進行結賬,結出有關會計賬簿的餘額和發生額,並核對各會計賬簿之間的餘額;

(4)檢查相關的會計核算是否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

(5)對於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沒有規定統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項,檢查其是否按照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進行確認和計量以及相關賬務處理是否合理;

(6)檢查是否存在因會計差錯、會計政策變更等原因需要調整前期或者本期相關專案。 在前款規定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

二、全面完整

1.涵義:會計報表應當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貌,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保證會計報表的全面完整的措施

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報表的格式和內容編制會計報表。企業應按規定編報國家要求提供的各種會計報表,對於國家要求填報的有關指標和專案,應按照有關規定填列。

三、前後一致

1.涵義:編制會計報表依據的會計方法,前後期應當遵循一致性原則,不能隨意變更。

2.如果確需改變某些會計方法,應報表附註中說明改變的原因及改變後對報表指標的影響。

四、編報及時

1.涵義:企業應根據有關規定,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及時對外報送會計報表

2.會計報表的報送期限

會計報表的報送期限,由國家統一加以規定。

(1)月報應於月度終了後6天內(節假日順延,下同)對外提供;

(2)季報應於季度終了後15天內對外提供;

(3)半年度報應於年度中期結束後60天內(相當於兩個連續的月份)對外提供;

(4)年報應於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對外提供。

五、相關可比

1.涵義:財務會計報告的相關可比,是指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所提供的財務會計資訊必須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決策相關,並且便於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者在不同企業之間及同一企業前後各期之間進行比較。

六、便於理解

便於理解是指財務會計報告所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清晰明瞭,便於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財務報表分析有哪些指標,財務報表分析有哪些指標?

可以找找財務管理的書看看。裡面有章節專門講財務報表分析的。 1 變現能力比率 1 流動比率 2 速動比率2 資產管理比率 1 存貨週轉率 2 存貨週轉天數 3 應收賬款週轉率 4 應收賬款週轉天數 5 營業週期 6 流動資產週轉率 7 總資產週轉率 3 負債比率 1 資產負債比率 2 產權比率 3 ...

什麼是財務報表?其基本內容有哪些

w晴天去看海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財務報表附註等。1 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 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2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 通常是每月或每季 內,一家機構...

財務報表及納稅申報表的編制與申報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將總賬期末餘額按照資產負債表所列專案歸類填列。業務活動表。將涉及收入 成本費用支出的總賬期末餘額按照表列專案歸類填列。現金流量表。將報告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增減變動額,按照用途分類,按照表列專案歸類填列。報表附註。將企業需要對外披露的資訊逐一進行披露。附表。有些單位要求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