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是按照利潤總額計算所得稅還是淨利潤?

時間 2025-04-22 18:25:39

1樓:公尺翔仁文宣

首先要明確,企業所得稅肯定不是按照淨利潤計算的,利潤總額-所得稅=淨利潤。

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分期預繳,年終彙算清繳,計算方式如下:

你每個月末(如果季度預繳的話就是季末)要出財務報表,其中的利潤表上有乙個本年累計數,你看本年累計的利潤,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潤末本年利潤累計為a,那麼你這時候就要預繳a*25*%的企業所得稅,第二季度還是看利潤表,假如你的利潤表利潤累計額小於a*(為b),那麼你這個月就不要交所得稅,如果高於a,那就要補交(b-a)*的企業所得稅,第三和第四季度依此類推。

也就是說從第一季度開始到後面幾個季度,你就依次比較損益表的利潤累計額,如果後面期的大於前期中大的那個,就要對差額按企業所得稅率預交所得稅,如果小於就不用交。

然後年終,彙算清繳,按照稅法規定對會計利潤,即損益表利潤進行調整,確定後跟你本年已經預交的哪蠢稅額比較,多退少補。

你報稅要看的是你從年初到李公升陪申報期的累計利潤總額,已經已經預繳的稅,如果按照累計利潤計算的應納所得稅小於已經預繳的就要在繳納差額部分,如果大於已經預繳的就不用再繳笑困納了。

在申報表中,最後計算應納稅額是按照本年累計數那欄算的。

2樓:皮球見聞

當然是利潤總額了,收完了所得稅後,才叫淨利潤。

不過,這裡的利潤總額是依據稅法調整後的利潤總額,與你賬戶上的利潤總額不一樣。

調整事項,稅務都有具體的目錄,依據調即可。總之,企業所得稅是根據利潤總額收的。

提問。那年報表正常申報就行嗎?

是啊。不過,一般都沒有什麼調整事項。

提問。勞務公司應收賬款太多了,導致利潤兩百多萬也這樣正常申報嗎?

如果你入了賬,那又不屬於調賬範圍,只能申報了。應該在做賬時考慮一下這個事情。

這也是年底會計累心的原因。

企業所得稅是根據淨利潤收的還是利潤總額收的啊

3樓:心羽財經

企業所得稅是按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後的利潤)計算繳納的。

利潤的公式:

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業務成本-主營業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應納稅所得額的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適用稅率問題: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後的利潤)在3萬元(含)以內的適用18%,在3萬元至10萬元(含)的適用27%,在10萬元以上的適用33%。

拓展資料:利潤總額和所得稅的關係如下:

利潤總額是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十分重要的經濟指標。利潤總額是所得稅的乙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管理層次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市值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利潤總額以所得稅為中心,利潤總額對企業管理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和分配以及貫穿於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進行的全面管理。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如下: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利潤總額的**。

營業利潤是要來自營業正常的經營活動;所謂投資收益就是把錢投給別人來幫自己收益,如投資**、辦廠分紅等;營業外收支淨額也可能企業帶來收益。

當利潤總額為負時,企業一年經營下來,其收入還抵不上成本開支及應繳的營業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發生虧損。

當利潤總額為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正好與支出相等,企業經營不虧不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盈虧平衡。當利潤總額大於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大於支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盈利。

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是全體職工的勞動成績,企業為市場生產優質商品而得到利潤,與剩餘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所得稅是用利潤總額計算還是淨利潤計算

4樓:上海法和

所得稅既不是用利潤總額計算,更不是用淨利潤計算。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所謂應納稅所得額,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專案後的餘額。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條。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七條。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徵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性**;

三)***規定的其他不徵稅收入。第二十二條。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餘額,為應納稅額。

企業所得稅是根據淨利潤收的還是利潤總額收的啊

5樓:普林說保險

企業所得稅不是按照利潤總額和淨利潤來計算,是按照應收入總額-准予扣除專案金額來計算應交稅費金額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十二條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餘額,為應納稅額。

第二十三條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餘額進行抵補:

一)居民企業**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絡的應稅所得。

第二十四條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之間有什麼關係?

6樓:墩墩愛金融

所得稅費用和利潤總額和淨利潤的關係:所得稅費用是包括利息費用和所得稅費用的,利潤總額不包括利息費用包括所得稅費用,淨利潤不包括所得稅費用也不包括利息費用。

淨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淨利潤。淨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

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企業純收入構成內容之一。

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淨收支兩部分構成。按規定繳納資源稅的企業,應交的資源稅也是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之一。利潤總額應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之間進行分配。

其中大部分以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上交利潤的形式上交國家,小部分留歸企業,形成各種專用**。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通過「利潤」帳戶進行核算。銷售利潤及營業外收入,貸記該帳戶,應交資源稅及營業外支出,借記該帳戶。

利潤」帳戶的貸方發生額大於借方發生額的差額,即為利潤總額。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所得稅費用」,核算企業負擔的所得稅,是損益類科目;這一般不等於當期應交所得稅,因為可能存在「暫時性差異」。如果只有永久性差異,則等於當期應交所得稅。

應對國家徵稅政策,月度所得稅徵繳採取月度彙算清繳的方法實現,即多退少補的政策。

企業所得稅是利潤總額還是淨利潤計算

7樓:小王**

1、首先要明確,企業所得稅肯定不是按照淨利潤計算的,利潤總額-所得稅=淨利潤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分橡戚期預繳。

2、年終彙算清繳,計算方式如下:你每個月末(如果季度預繳的話就是季末)要出財務報表,其中的利潤表上有乙個本年累計數。

3、你看本年累計的利潤,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潤末本年利潤累計為a,那麼你這時候就要預繳a*25*%的企業所得稅。

4、第二季度還是看利潤表,假如扒肆你的利潤表利潤累計額小於a*(為b),那麼你這個月梁此陵就不要交所得稅。

5、如果高於a,那就要補交(b-a)*的企業所得稅,第三和第四季度依此類推也就是說從第一季度開始到後面幾個季度。

6、你就依次比較損益表的利潤累計額,如果後面期的大於前期中大的那個,就要對差額按企業所得稅率預交所得稅。

7、如果小於就不用交然後年終,彙算清繳,按照稅法規定對會計利潤。

8、即損益表利潤進行調整,確定後跟你本年已經預交的稅額比較,多退少補你報稅要看的是你從年初到申報期的累計利潤總額。

9、已經已經預繳的稅,如果按照累計利潤計算的應納所得稅小於已經預繳的就要在繳納差額部分,如果大於已經預繳的就不用再繳納了在申報表中。

10、最後計算應納稅額是按照本年累計數那欄算的。

應交所得稅是否利潤總額25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不是利潤總額 25 而是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 免稅收入 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 稅率來進行計算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 免稅收入 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

企業所得稅月度納稅申報表,利潤總額填

填表說明 一 企業所得稅月度預繳納稅申報表 a類 一 本表適用於實行查賬徵收方式申報企業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的非居民納稅人在月 季 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使用。二 本表表頭專案 1 稅款所屬期間 納稅人填寫的 稅款所屬期間 為公曆1月1日至所屬月 季 度最後一日。企業年度中間開業的納稅...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的利潤總額

應納稅所得額和利潤總額 稅前利潤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應納稅所得額是稅收概念,利潤總額是會計概念,兩者不一定相等。企業所得稅是按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計徵的,而不是按利潤總額計徵的。企業做賬只要對所得稅稅法上有規定抵扣標準的扣除專案控制在規定的標準之內 也就是題目中所得稅報表中 扣除專案 一欄中的全年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