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時是幾點,乙時是多少點到多少點?

時間 2025-06-09 23:31:22

1樓:網友

乙時是10-12點。

十二時辰:子時:00-02點;

丑時:02-04點;

寅時:04-06點;

卯時:06-08點;

辰時:08-10點;

巳時:10-12點;

午時:12-14點;

未時:14-16點;

申時:16-18點;

酉時:18-20點;

戌時:20-22點;

亥時:22-24點。

在現代生活中,時間是通過「時分秒」來記錄的,但是在中國古代的時間記錄方法非常具有中國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子(zǐ) 醜(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我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乙個時洞信轎段叫乙個時辰。每一時辰的前一小時為初,後一小時為正。比如7時叫辰初,8時叫辰正,9時叫巳初,10時叫巳正。

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乙個時辰。十二時辰相當於24小時,每個時辰等於2小時。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午時三刻」就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分12秒。

十二時辰是古代我國勞納肆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坦慶、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2樓:帳號已登出

時辰,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 小時。

相傳是根據 十二生肖中的 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 時辰。

配上的生肖及原因。

子時:23:00~00:59(鼠),五行為「水」。

丑時:1:00~2:59(牛),五行為「土、金、水和圓」。

寅時:3:00~4:59(虎),五行為「木、火」。

卯時:5:00~6:59(兔),五行為「木」。

辰時:7:00~8:59(衝宴龍),五行為「土、水、木」。

巳時:9:00~10:59(蛇),五行為「火、金」。

午時:11:00~12:59(馬),五行為「火、土」。

未時:13:00~14:59(羊),五行為「土、火、木」。

申時:15:00~16:59(猴),喚判塌五行為「金、水」。

酉時:17:00~18:59 (雞),五行為「金」。

戌時:19:00~20:59(狗),五行為「土、金、火」。

亥時:21:00~22:59(豬),五行為「水、木」。

3樓:匿名使用者

檢視八字時辰。

23-1點)庚子。

1-3點)辛丑。

3-5點)壬寅。

5-7點)癸卯。

7-9點槐豎)甲辰。

9-11點)乙巳。

11-13點)丙午兆咐。

13-15點)丁未。

15-17點)戊申。

17-19點)己酉。

19-21點)庚戌。

21-23點)辛亥,所以,乙時是上午:9--11點。族明純。

乙時是多少點到多少點?

4樓:小熊玩科技

時辰中沒有乙時,與其相似的是巳時:10-12點,時辰完整時間對應有如下:

1、子時。(23時至01時)。

2、丑時。(01時至03時)。

3、寅時:(03時至05時)。

4、卯時:(05時至07時)。

5、辰時:(07時至09時)。

6、巳時:(09 時至11時)。

7、午時:(11時至13時)中空。

8、未時:(13時至15時)。

9、申時。(15時至17時)。

10、酉時:(17時至19時)。

11、戌賣耐瞎時:(19時至21時)。

12、亥時:(21時至23時)畝前。

乙丑時指的是幾點?

5樓:鯊魚星小遊戲

丑時是1點至3點,枝茄時辰對應時間如下:

1、子時。(23時至01時)。

2、丑時:(01時至03時)。

3、寅時:(03時至05時改基)。

4、卯時:(05時至07時)。

5、辰時:(07時至09時)。

6、巳時。(09 時至11時)。

7、午時:(11時至13時)。

8、未時:(13時至15時)。

9、申時。(15時至17時)。

10、酉時:(猛殲察17時至19時)。

11、戌時:(19時至21時)。

12、亥時:(21時至23時)。

丙時是幾點到幾點鐘的

6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單獨乙個天干「丙」無法代表時間,十二地支。

代表的時間如下:

1、子時。(23時至01時)。

2、丑時。(01時至03時)。

3、寅時:(03時至05時)。

4、卯時:(05時至07時)。

5、辰時:(07時至09時)。

6、巳時:(09時至11時)。

7、午時:(11時至13時)。

8、未態正時:(13時至15時)。

9、申時。(15時至17時)。

10、酉時:(17時至19時毀裂)。

11、戌時:(19時至21時)。

12、亥時:(21時至23時)。

十六時辰制是歷算的副產品。中國早期的歷法,從陰陽五行。

歷轉變為四時八節歷,歷算過程中,將一年切分為十二個月時,會出現以16為分母的分數。古代人很早就認識到,一年的長度為365又1/4天,切分為12個月,則每個月30又7/16天。十六時辰制,就是配合歷算而進行的纖閉閉時間劃分。

淮南子·天文訓》

中有記錄十六時辰的十六個時間節點中的十五個: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晡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丙辰是幾點到幾點鐘?

7樓:小不點聊生活

丙辰是上午7點—9點。丙辰時指的上午7點—9點的這段時間。辰時指上午7點—9點的這段時間。

丙辰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53個,前一位是乙卯,後一位是丁巳。

十二時辰。子時23~1點,丑時。

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

9~11點,午時11~13點,未燃喊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槐侍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們按照甲子、乙丑。

丙寅等等(也就是天干轉六圈而地支轉五圈,正好乙個迴圈)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一甲子。

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

夜半者子也,雞鳴者醜也。

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時者辰皮明野也,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

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丙辰是幾點到幾點鐘?

8樓:生活的也樂趣多

丙辰是上午7點—9點。

丙辰時指的上午7點—9點的這段時間。辰時指的上午7點—9點的這段時間。丙辰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53個。前一位是乙卯,後一位是丁巳。論陰陽五行。

天干之丙屬陽之火,地支之辰屬陽之土,是火生土。

相生。<>

時辰由來:凌晨三點至五點,晝伏夜行的虎最兇猛,農家常常會在此時聽到不遠處傳來虎嘯聲。於是,虎與寅時相聯絡,有了「寅虎。

五點至七點,天亮了,兔子跑出窩,去吃帶著露水的青草。於是,兔子與卯時相聯絡,便有了「卯兔」。

七點至九點,是容易起霧的時刻。據說龍能騰雲駕霧,大霧之中才會「神龍見首不見尾」。不過龍是傳說中的動物,或者說是人用幾種動物的「零件」拼湊起來的「人造動物」。

在陸世現實中看不到,只有大霧濛濛之中,人們才會產生龍的幻象。如此,龍才會在辰時的霧中「出現」。龍和辰時相聯絡,便有了「辰龍。

九點至十一點,大霧散去,豔陽當空。體溫不恆定的蛇從洞穴中爬出來曬太陽。無論有毒還是沒有毒的拍賀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躍的時刻,便是「巳時。

在造字襲悉派時,「巳」被畫成了一條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聯絡在一起的。

乙未時是幾點

9樓:白露飲塵霜

13點至15點。乙未為六十干支之一,干支順序為第32個,多用於記錄時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順序搭配,構成60個干支,俗稱「六十花甲子」。

中國傳統曆法中的干支紀時制即是用「六十花甲子」。

乙未時是13點至15點。乙未為六十干支之一,干支順序為第32個,前乙個為甲午,後乙個為丙申,多用於記錄時間。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共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

子、醜、寅、卯、知帶辰、巳、午、未純掘、申、酉、戌、亥。將十天干搭褲蘆和十二地支順序搭配,就構成了60個干支,俗稱「六十花甲子」。

中國傳統曆法中的干支紀時制就是用這「六十花甲子」。來依次、迴圈地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辰。

早上是指多少點到多少點?凌晨12點算早上嗎

早晨 是指從天將亮到 點鐘的一段時間。凌晨12點不算早晨。早晨指從天將亮到八 九點鐘的一段時間。而中國古代的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辰時即為現代二十四小時制的07 00至09 00。早晨為一天之始,往往被視為充滿朝氣的時刻,因此中國古語亦說 一日之計在於晨 在早晨時售賣的報紙被稱作晨報,與之相反的為晚報...

油汀電暖器,費電嗎?24小時開著,月用多少點啊

油汀電暖器開24小時,一個月用電量在1440度 1800度之間。油汀電暖器用電量取決於使用功率,一般油汀的使用功率在2000 2500w左右。油汀取暖器的最大特點是散發的熱量較大,有蓄熱功能,即使在突然停電的情況下,也會在很長時間內維持一定的溫度。 冰苠觀社會 電熱油汀一般來說,因為其加熱速度比較慢...

變頻器是50赫茲時輸出電壓是多少

go陌小潔 用ab變頻器 0.75kw 測了一下 帶0.37kw電機 50hz為380v 30hz為231v 20hz為156v 電流與電機功率有關。變頻器簡介 變頻器 frequency transformer 一般是利用電力半導體器件的通斷作用將工頻電源變換為另一頻率的電能控制裝置。變頻器的主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