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時間 2021-05-07 19:59:10

1樓:

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實施新課程的重要保障。《數學課程標準》也指明:」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靠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現代教育的需求,也是數學教育的需求。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樓:匿名使用者

營造一種人人蔘與的氛圍,發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促進學生人人蔘與課堂傳統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被動接受,學生有話不敢說,有話不會說,解決問題時不知從何下手。

通過量化評比,促進學生的參與課堂的主動性。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樓:南音雨閣

可以適當的緩解氣氛 例如 來個小玩笑 等

4樓:2198ooo834衛芯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只有當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需要和願望,才會出現一種激勵、推動自己去學習數學的心理力量,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和願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考慮,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這樣設計:今天老師要給大家分月餅,請大家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

學生很快伸出兩個手指。我接著說,現在只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學生都難住了,有的學生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這表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

於是我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

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

又如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先創設了一個超市,出示一些商品和它們的單價,讓學生進行購物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讀出商品的標價,接著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讓學生自己結合教材進行觀察和討論,「這些數有什麼特徵?」、「這些數又叫什麼數?

」等問題。這時學習小數已成為學生的自身需要。當學生學會讀小數後,又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小數點右邊的數和小數點左邊的數在讀法上有什麼不一樣?這個問題又激起了學生的探求慾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始終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在數學教學各個環節中,都應精心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學習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二、重視課堂的有效評價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和諧的課堂評價能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們都會使用評價,評價可以是口頭語言,也可以是稱讚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等體態語言。如「你的想法很獨特,大家可以來討論一下。

」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果真有價值,老師應該馬上肯定:「你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很重視。」條件許可的話,可以組織學生一起來**。

有時,我們會在課堂上聽到「好的」、「不錯」類似這樣的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不雨亦瀟瀟 一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有各種各樣的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思維能力呢?小學數學教學大綱 中明確規定,要 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從數學學科的特點看。數學本身是由許多概念組成的體系,這些概念是用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及相應的符...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 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 技能 能力 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 數學意識 解決問題能力 數學資訊交流 創新意識等。青少年們是全能型人才的後備軍,也是祖國的未來...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你可以通過佈置合適的作業 或者讓學生多思考 多討論不會的一起解決 就可以培養了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 要培養勤用工具書的習慣 工具書是學習的柺杖,是無聲的老師。學生如能主動藉助工具書就能自行解決許多學習上的疑難,提高語文學習的意識,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最重要的工具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