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 2021-05-07 20:00:06

1樓:向日葵

設計基本流程:

1、教學目標

擬定教學目標,一般是在第二小題。要從三維教學目標進行擬定。

2、教學重難點

設計教學重點、難點,一般也是在第二小題。語文教學重難點基本上就是識字和閱讀理解課文。例如可以這樣設計:

重點:掌握生字詞,掌握課文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語言特色。難點:

能夠運用……的修辭或寫作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設計教學過程

設計教學過程就是寫教案了,一般是在第三題,分值為20分。這個就要根據你設定的教學目標及活動重難點來設計相應的活動過程了。下面是活動過程的各個部分:

(一)匯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教師在講授新課時,為了能突出本節課的三維目標,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初步感知。自主學習完成後,學生能對重要的生字詞進行認讀,大致講解其意思。新課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可自主進行**學習,也可以小組合作**,增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

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寫一段學習感悟或者生字詞聽寫鞏固等。

(四)小結

課堂小節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教師自己總結,也可以請學生扮演小老師進行總結,回顧學習的內容。

(五)作業佈置

佈置課後作業,根據課堂內容,做練習冊相應頁數的題,學習這篇課文之後寫一篇讀後感,記背生字詞下次課聽寫等。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對所學內容的一個呈現,主要是課題,課文中重點生字詞,教學內容,課文結構等。形式多樣。分為文字板書、圖畫板書和綜合板書,考試時為了吸引閱卷老師眼球,可採取圖畫板書。

板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有效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學習工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呈現本節課的學習主旨。

擴充套件資料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準備的策略1、分析教材新教材具有聯絡生活、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建立探索式的學習方式等特點。作為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挖掘新教材內涵,利用新教材課程新的優勢,用好、用活教材。上課前的課時分析時應考慮的諸多因素,如:

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教材內容與課時教學目標的實現是否是必須的?;需要補充什麼或是刪減哪些?

;需要調整什麼或是融合哪些內容?;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如何滲透?;教學如何匯入又如何結尾?

2、分析學生「知彼知已,百戰不殆。」能否實現有效教學,關鍵在於能否備好自己的學生。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學生:

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

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夠學會?

哪些需要點撥和引導?3、處理教材把握教材中豐富的資訊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使用價值,有效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時,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還可以改變教材的呈現形式或調整、補充教材資源,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

也可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或當地特色的學生感興趣的素材為教學所用,大膽、合理地進行補充、開發新的資訊資源,並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有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更好地體現新的教育教學理念。4、設計預案教學之前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影響學生課堂情感的因素、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原有的情感反應狀況、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從而策劃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預案。在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包括縱向的教學順序和橫向的師生交往形式,教師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多種教學藝術,優化教學結構,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所進行的一種有準備的、有意識地預設。

二、實施的策略1、轉變教師角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觀點已逐步被廣大教師接受,但話語層面上的認同並不能自然生成相應的教學行為。

怎樣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恰當引導學生**、交流?怎樣以學習共同體一員的姿態,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夥伴?

這些問題讓我思考著、探索著,並要求我們實實在在地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2、引導自主探索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教師要進行開放式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在時間、空間和學習方法上體現一個「放」字,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自主選擇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力求做到:

問題讓學生提,疑難讓學生解,方法讓學生悟,思路讓學生講,錯誤讓學生析。3、關注體驗感悟學生的體驗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與單純的模枋,的是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體驗、感悟。一位老師這樣設計「10的認識」:

先從生活中找「10」:10個手指頭、一(10)班……小朋友興趣盎然,紛紛舉例。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影密切相關的情景,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4、強化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於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新教材提倡課堂學習活動化,因此可以把學生分成各種各樣的合作小組,進行角色表演、遊戲、做分工、完成專案以及陳述、討論、辯論等。但要注意兩點:

一是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合作任務,每一位都有事可做,有話可說,有問題可想;二是要創設合作的氛圍,並採用多樣化的合作方式。

三、反思的策略教師自我有效反思可貫穿教學全過程。課前反思: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課中反思:

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拘泥於原有的教學設計,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狀況及時作出調整,隨時思考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否妥當等,及時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二度設計」;課後反思: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了?如果達到的話,有哪些標誌?

事先的設計與實際的程序之間的差距如何?如果有,你是怎麼處理的?教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哪些是關鍵性的問題?你打算在後繼的教學中如何解決這關鍵性的問題?在教學中有無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件?

如果有的話,記錄下來。通過反思進行總結,通過反思加以調整,通過反思實現發展。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效益,我們教師要在數學理念上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努力開創小學數學教育的新天地,在教學實踐上,堅持「紮實有效」的原則,努力把新的教學觀念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之中,使我們的數學教學走向求真、求美、求簡的境界。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來說先寫教案的名稱,然後是活動的目的,活動準備,再下來是活動的過程。語言,數學,科學,美術教案的寫法差不多。如上述方法即可。

如果是**活動則要加律動來安定孩子的情緒,還要練聲,結束部分要有表演或者複習

怎麼做小學數學,怎麼做 小學數學?

六年級.660 五年級.648 四年級.700 1 六年級。600人。增加百分之10。660人600x 1 百分之10 600 660 2 五年級。720人。減少百分之10。648人720 720x 1 百分之10 648 3 四年級。700人。增加百分之15。850人850 1 百分之十五 700...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開展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綻放。它不但包容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相互激...

怎樣教語文,小學語文怎麼教?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說 語文味 就是守住語文字體的一畝三分地,即 寫什麼 怎麼寫 語文味 具體表現在能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 讀味 品詞品句 咬文嚼字 的 品味 圈點批註 摘抄書作 的 寫味 具有 語文味 的語文課堂,應該有朗朗的讀書聲,應該有濃濃的情感體驗,應該有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應該有學習方法的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