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 破家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08 17:32:57

1樓:公考路上的人

破家 [pò jiā]

破家,漢語詞彙。

拼音:pò jiā

釋義:1、耗盡家產。

2、毀滅家庭;使家國破滅。

3、破家是中國傳說中的妖鳥名。 漢 焦贛 《易林·坤之蒙》:「城上有烏,自名『破家』,招呼酖毒,為國患災。」

2樓:文以立仁

「破家」指破費家庭資財,以至於造成傾家蕩產的後果;或用以描述家族現狀。

因而在文言文中有兩種用法:

1、使動用法,使家破。

其中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a、指人的主動行為。如「破家以求之。」表示此人不惜傾家蕩產來達到求取的目的。

b、指人的行為後果。如「此乃亡國破家之舉。」表示此行為會造成國破家亡的後果。

2、「破」作「家」的定語,相當於「破落的家族」。

如「張某,破家子也。」是說:張某是一個破落戶的子弟。

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3樓:drar_迪麗熱巴

1、 又如:或人(某人。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或語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2、又如:或時(有時);或一,或種(某種);或日(某日,有一天)3、用作虛詞

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或異二者之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如:

或若(假使,倘或)古文字中,「國」(繁體字為國)字從口從或,究竟是「口」還是「或「為原形,眾說紛紜。馬敘倫先生主張口為國之原字,......日本學者後藤朝太郎則主張「或」為國(國)之原字。

他認為加以口者,系秦漢以後之事。並於《國家學會》雜誌第二十七卷第六號上發表**,說之如下:「國(國)字作口,乃秦漢以來之事,周代春秋戰國時代,只有或字。

」按:或為戈與口之合體,後漢許慎於《說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4樓:老馬克必須回來

(1)表示選擇或列舉.、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一個抉擇.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內(4)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等義或替換的性質

5樓:匿名使用者

或:有時,有人,有的人,或許

6樓:迷你必死

1.有人

2.有的人

3.有的

4.或許

5.有時

7樓:我真的愛範

表示:有的。。。有的。。。有的。。。

8樓:犁堯岑瑛琭

「或」一般表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幾種

1、選擇關係:或者

2、也許:或許

3、物主代詞:有的,有些,比如:小動物們姿態各異,或抓耳撈腮,或安詳睡覺。

下面給出兩句,樓主可練習一下是什麼意思: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代詞)2、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書·微子》

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謝謝!

9樓:匿名使用者

「及」在文言文中的字義如下:

1、用作動詞,意思是:趕上;追上。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釋義:追到河邊,(孟明等人)已登舟離岸了。

2、用作動詞,意思是:至;到;到達。

出處: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釋義:農夫把春天到了的訊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

3、用作動詞,意思是:遭遇;遇到。

出處:春秋·佚名《叔向賀貧》:「略則行志,假貨居賄,宜及於難。」

釋義:犯法胡為,放利聚財,該當遭到禍難。

4、用作動詞,意思是:推及;涉及。

出處:先秦·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釋義: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

5、用作動詞,意思是:來得及。

出處:漢·劉向 《荊軻刺秦王》:「方急時,不及召下兵。」

釋義: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來不及召來侍衛。

6、用作動詞,意思是:趕得上;比得上。

出處:先秦·佚名《鄒忌諷齊王納諫》:「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釋義: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7、用作介詞,意思是:等到;到了。

出處:魏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釋義: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

8、用作介詞,意思是:趁著。

出處:先秦·左丘明 《子魚論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釋義: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

9、用作介詞,意思是:跟,與。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屈完及諸侯盟。」

釋義: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10、用作連詞,意思是:和,與。

出處:魏晉·李密 《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釋義: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

古文的破是什麼意思

10樓:文學嘗試

古文中「破」的意思:

一、動詞

1、石頭開裂;破碎,碎裂;使破碎。

示例:沉船、破甑。——《史記•項羽本紀》(把船弄沉,把鍋弄破)

2、 破壞;損壞。

秦王恐其破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親王擔心他把和氏璧破壞)

3、破亡;毀滅。

國破山河在。——杜甫《春望》(國家衰敗但是山河猶在)

4、擊潰;攻破。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陽。——《史記•項羽本紀》(如今沛公劉邦先攻破了秦國,入主咸陽)

5、違背;廢棄。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違反禁令戒條)

6、花費;消耗 。如:破慳(花錢);破用(花用;耗費);破使(花用);破券(破鈔,花錢);破酒(化錢擺喜酒);破家蕩產(耗盡家產);破鉛兒(耗費銀兩);破錢(破費錢財);破家(耗盡家產)

7、透;穿;揭穿 。

則固已破其奸謀而折其驕氣。——宋· 蘇軾《教戰守策》(因此本來已經拆穿了他的奸計來挫他的銳氣)

8、改變;翻轉 [change;turn]。如:破暖(天氣轉暖);破愁為笑(猶言轉憂為喜)

二、形容詞

1、盡;遍。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 杜甫詩(讀書如果讀盡萬卷,下筆就會如有神助)

2、碎裂;不完整 .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3、糟;劣 。如:破玩意兒(低劣的技藝;低劣的物件);破馬(劣等馬)

4、不吉利。如:破日(凶日。舊曆書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話(壞話,不吉利的話)

擴充套件資料

「破」的字源演變

皮, 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手持器械治理獸革。破,篆文(岩石)+(皮,剝皮),表示將大的石塊切開。

造字本義:動詞,將開採的石塊切開,加工成有用石材。「段」是開採石材,「破」是加工石材。

11樓:匿名使用者

◎ 破 pò

〈動〉(1) (形聲。從石,皮聲。本義:石頭開裂;破碎,碎裂)

(2) 同本義 [burst;crack;break]

破,石碎也。——《說文》

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李憑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記·項羽本紀》

卵破子死。——《荀子·勸學》

秦王恐其破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 又如:爆破(用炸藥炸燬);破瓦(古代一種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觀其紋理以定吉凶禍福);破卵傾巢(碎裂鳥卵,傾覆鳥巢);破剝(破裂剝落);破墜(破裂墜落);破潰(破裂崩潰);破塊(敲碎土塊)

(4) 破壞;損壞 [destroy;damage]

破,壞也。——《廣雅》

淫破義疏。——《左傳·隱公三年》。疏:「謂破敗。」

語小天下莫能破焉。——《禮記·中庸》

(5) 又如:破折(破壞折斷);破禁(破壞或違反禁令戒條);破盤(祭祀後吃祭奠的菜餚);破質(破壞質體;改變本質);破親(破壞別人的婚姻);破擊(破壞和襲擊);破鬥(破壞和戰鬥);破沒(破損覆沒)

(6) 破亡;衰敗;毀滅 [ruin;decay]

國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7) 又如:破亡(破敗滅亡);破凶(破其國,殺其身);破走(擊破敗走);破殄(破滅;消滅);破家(毀滅家庭;使國家破滅);破巢(破毀了的鳥巢);破殘(毀壞;破損;破敗殘缺)

(8) 擊潰;攻破 [defeat;capture]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陽。——《史記·項羽本紀》

(9) 又如:破城(攻破城邑);破沮(因戰敗而喪失士氣);破陣(擊破敵陣);破屋(擊穿房屋);破軍(擊破敵軍);破卻(擊退);破逐(擊破並驅逐);破陷(攻破;攻克);破堅摧剛(謂攻破摧毀強敵);破勝(擊破戰勝);破敵(擊敗敵軍);破關(攻克險阻難關)

(10) 破除;解除 [get rid of;break with]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清· 劉開《問說》

(11) 又如:破邪(破除**);破妄(破除妄念);破執(佛教語。謂破除有實我、有實法的執見);破惡(破除**);破惑(解惑;破除疑惑);破棄(破除;拋棄);破結(破除結念);破滯(破除凝塞;解除煩悶)

(12) 違背;廢棄 [violate;abandon]。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違反禁令戒條)

(13) 花費;消耗 [spend;exhaust]。如:破慳(花錢);破用(花用;耗費);破使(花用);破券(破鈔,花錢);破酒(化錢擺喜酒);破家蕩產(耗盡家產);破鉛兒(耗費銀兩);破錢(破費錢財);破家(耗盡家產)

(14) 透;穿;揭穿 [penetrate;pierce]

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話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語道破,必弄到滿盤皆空。——《兒女英雄傳》

(15) 又如:破雲(穿透雲層);破空(劃破長空);破奸發伏(揭露隱藏的壞人)

(16) 剖析;分析解釋 [analyze]。如:破二作三(分二為三,指分析事理);破解(分析;解釋);破示(剖析昭示);破調(判析調侃);破合(剖析綜合);破析(剖析)

(17) 剖開;衝開;分開[cut apart;divide]。如:破竹(剖開竹子。比喻順利無阻);破眼(睜開眼睛);破理(剖開紋理。喻剖析事理);破浪(船衝開波浪前進)

(18) 綻開;開放 [crack]。如:破萼(破蕾);破蕾(花蕾綻開;開花);破玉(開出潔白的花);破朵(謂花蕾初放)

(19) 放開;放大 [open;magnify]。如:破口(相罵);破言(破口罵人);破笑(放聲大笑)

(20) 射中 [hit]

則固已破其奸謀而折其驕氣。——宋· 蘇軾《教戰守策》

(21) 如:破帖(射穿箭靶)

(22) 突破; 超出 [break through]。如:破分(破例;破格)

(23) 拼;豁出 [be ready to risk one』s life]。如:破著(豁出);破死拉活(拼命);破死忘生(不顧生命危險;不顧一切)

(24) 改變;翻轉 [change;turn]。如:破暖(天氣轉暖);破愁為笑(猶言轉憂為喜)

(25) 化整為零,不再保持整數 [break up the whole into parts]。如:破錢(整錢折零錢);破桐之葉(喻已分不可複合的事物)

(26) 揭穿,使真相露出 [expose the truth of]。如:一語道破;說破

(27) 敲;打 [beat;hit]

劊子手左右服侍,軍校在前,招旗在後,一起破鑼,一起破鼓,出了錢塘門。——《岳飛傳》

(28) 過,過去 [past]。如:破臘(殘臘;歲末);破五(指農曆正月初五);破午(中午);破老(年滿六十歲,進入老年)

(29) 開始;進入 [begin;start]。如:破暝(傍晚);破題兒(開始;開頭);破蒙(啟蒙,教小孩子開始認字);破天亮(破曉);破白(謂候選或依資格可以升職的**第一次得到上級的薦舉狀);破春(入春);破夏(入夏);破秋(入秋);破冬(入冬)

(30) 助詞。了

怎生出的這惡氣?我則題破這廟宇,便是我生之願。——元· 馬致遠《薦福碑》

詞性變化

◎ 破 pò

〈形〉(1) 盡;遍 [all]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 杜甫詩

(2) 碎裂;不完整 [broken;worn-out;damaged]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 又如:破不剌(破爛不堪);破丟不答(破破爛爛);破句(不完整的句子);破陸續(破破爛爛);破爛流丟(破爛不堪的樣子);破設設(破殺殺。破破爛爛);破家破夥(破爛家當);破零二落(破爛零散)

(4) 散亂;分散 [in disorder]。如:破零三亂(零碎散亂貌)

(5) 糟;劣 [with low quality]。如:破玩意兒(低劣的技藝;低劣的物件);破馬(劣等馬)

(6) 不吉利 [unlucky]。如:破日(凶日。舊曆書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話(壞話,不吉利的話)

文言文中 減 的意思,掉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弱於,比不上。例如 不減當年 掉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省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當 省 讀作 sh ng 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1 王宮禁署,禁中。例 禁臺省中,連闥對門。左思 魏都賦 2 官署名稱。例 投詞院直至省,將冤屈叫幾聲,訴出咱這實情。陳州糶米 3 行政區域名。元代 置中書省,於各路設行中書...

文言文中「嘗」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嘗」是什麼意思?

青山一尾魚 嘗動詞義 1 形聲字。從旨尚聲。旨 滋味美。本義 辨別滋味 品嚐。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 月令 臣先嚐之。禮記 曲禮 不敢嘗。論語 百鬼迪嘗。漢書 禮樂志 嘗其旨否。詩 小雅 甫田 2 嘗試。嘗,試也。小爾雅 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人,若何?左傳 襄公十八年 3 經歷。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左...

文言文中的「生」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籟是什麼意思

tfboys喜歡源味白凱水 生 1 生,生長.引 梧桐生矣,於彼朝陽.2 生,生育.引 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3 生,產生,發生.引 義以生利,利以平民 4 生,造,製造.引 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5 生,生命.引 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 6 生,新鮮的.引 生肉為膾,乾肉為脯 7 生,讀書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