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題,這道小學奧數題怎麼樣給孩子講才容易懂 ?

時間 2022-04-16 16:55:03

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很簡單,不用列方程。你只要畫一下圖形就一目瞭然了。

首先在紙上畫一個正方形,再按照要求增加它的長和寬得到一個新的大的長方形。而此長方形分成三個。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和一個增加寬4後的長方形。

根據條件,顯然三個長方形的面積是相同的。因此,三個長方形面積的一半也相同。因此,變形後的大長方形的寬可以三等分,沒等分的大小為4.

故,原長方形的寬為8.因為減小8後是正方形,故原長方形的長為16.因此周長是48

2樓:彼岸傷時

設長為x,寬為y。

由將寬的一邊增加4釐米,長的長度增加一倍,則面積是原來的3倍,得:2x*(y+4)=3xy

由將長縮短8釐米,就成為正方形,得:x-8=y解之得:x=16.y=8

周長=(16+8)*2=48

3樓:年道揪

設長方形的長為x,寬為y。

則有3x*y=(y+4+y)*2x/2

x-8=y

解得x=12,y=4

長方形的周長=2x+2y=2*12+2*4=32釐米

4樓:匿名使用者

設寬x,長x+8,那麼(x+4)乘以2(x+8)=3x(x+8),解得x=4,所以周長(4+8)x2=24

5樓:匿名使用者

4÷(3-1)=2

2+8=10

(2+10)×2=24

望採納。

面積是原來的3倍可見面積增加2倍,而寬的一邊增加4釐米長度增加一倍就使面積增加2倍用4÷(3-1)=2求出寬。若將長縮短8釐米,就成為正方形可見長比寬多8釐米用2+8=10求出寬,再求面積。

望採納。

6樓:從新開始

設長方形的寬為x長為y ,(x+4)y=3xy,解得x=2,y=任何不為0的數,y-8=2,解得y=10,所以長方形周長=12

7樓:黃瓜味的夏天

按初中的解法為:

設寬x,則長為(x+8)釐米。依題意得:

(x+4+4)*[2*(x+80]=3*[x*(x+8)]解得x=4.帶回即可。

8樓:匿名使用者

長比寬多8,設寬x

(x+4)(x+8)*2=3x(x+8)

所以x=8

原周長(8+16)*2=48

9樓:嘉怡之吻

設長x,寬y。

x-y=8

3xy=2x(y+4)

3xy=2xy+8x

xy=8x

y=88+8=16釐米【長】

(16+8)*2=48釐米

小學奧數題

10樓:巧克力

1、定義「a⊙b」為a的3倍減去b的2倍,及a⊙b=3a-2b,已知x(4⊙1)=7,則x=__0.7 _。

2、有紅、黃、藍三面旗,把這些旗掛在一個旗杆上做成各種訊號,如果按照掛旗的面數及從上到下顏色的順序區分訊號,那麼利用這三面旗能表示__15 _中不同訊號。(不算不掛旗情況)

3、某自然數加10或減10,都是完全平方數,則這個自然數是__26_。

4、從1,2,3...,30這30個自然數中,至少要取出_25_個不同的數,才能保證其中一定有一個數是5的倍數。

5、某小學六年級選出男生的1/11和12名女生參加數學競賽,剩下的男生人數是剩下的女生人數的2倍,已知這個學校六年級學生共有156人,則這個年級有男生_99__人。

6、甲、乙、丙、丁四人蔘加數學競賽,賽後猜測他們之間的考試成績情況是:

甲說:「我可能考的最差。」

乙說:「我不會是最差的。」

丙說:「我肯定考的最好。」

丁說:「我沒有丙考的好,但也不是最差的。」

成績公佈後,只有一人猜錯了,則此四人的實際成績從高到低的次序是__乙丙甲丁_。

7、一千個體積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邊長為10釐米的大正方體,大正方體表面塗油漆後再分開為原來的小正方體,這些小正方體至少有二面被油漆塗過的數目是多少個?104

8、某校六年級共有110人,參加語文、英語、數學三科活動小組,每人至少參加一組。已知參加語文小組的有52人,只參加語文小組的有16人;參加英語小組的有61人,只參加英語小組的有15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63人,只參加數學小組的有21人。那麼三組都參加的有多少人?

69、在半徑為10㎝的圓內,c為ao的中點,則陰影的面積為__25(π-1)_。

10、當a+b+c=10時(a、b、c是非零自然數)。a×b×c的最大值是_36__,最小值是_8 __。

11樓:互相幫助多快樂

1.如果你的題目x(4⊙1)=7中x與後面的括號之間理解成乘法的話,答案就是0.7,如果你將題目弄錯了的話,題目是x⊙(4⊙1)=7的話,答案就應是9

12樓:高飛的螢火蟲

3x-2(3*4-1*2)=7 3x-20=7 x=9

13樓:匿名使用者

1. 0.7

2. 15

3. 26

4. 25

5. 99

6. 乙丙甲丁

7. 104

8. 6

9. 25(π-1)

10. 36 8

小學奧數題

14樓:

偶數總的握手次數是偶數,因為我握你手1次的同時你也握我的手一次,總是成對出現的,所以這個次數是偶數,同時握手次數是偶數的同學人數不論是奇數還是偶數,他們的握手總數始終是偶數,由偶×奇=偶,偶×偶=偶可得,那麼剩下的握手次數為奇數的同學他們的握手總數應該為偶數,因為偶-偶=偶,又因為只有奇×偶才等於偶,所以他們的人數是偶數。

不懂的話可以再問我,這題就是奇偶性比較簡單的一個應用

15樓:

偶數,因有n個人要握n-1次,n-1是奇數,所以n就是偶數!望採納

16樓:

不知道聚會同學的總人數,怎麼知道呢?

這道小學奧數題怎麼樣給孩子講才容易懂 ?

17樓:匿名使用者

假設有兩張5元那麼如果剩下的六張都是1元的話也超過15元,所以5元只有版一張。然後就剩權下1元和2元的有七張共10元。用雞兔同籠的方法求出一元有(2×7-10)÷(2-1)=4張,兩元就有7-4=3張。

希望看得懂。

18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明確小精靈的口袋裡同時有1元、2元和5元的紙幣的每一種都有或者說至少每回種有1張。接著可以這樣講,假答若按每種只有1張的話,那麼它應該只有8(1+2+5)元,由於小精擁有的紙幣共有8張,減去前面的3張,還差5張(8-3),還差7元,如果的5張全部是1元,則只有5元,比7元還差2元,應該把後面的這5張1元中的其中2張換成2元。這樣一來,結果應該是4張1元,3張2元,1張5元。

這種題目要容易讓孩子一目瞭然,最佳的方法是直接用紙幣或紙片(代替)來一步一步的演算給孩子看。

19樓:不蘊逯平卉

我。。知。。道

加。。我。。私。。聊

小學數學奧數題

20樓:前珏景從陽

答案共47人

既喜歡英語又喜歡語文的有14人

既喜歡數學又喜歡語文的有10人

又因為22位同學喜歡語文

所以共有2人喜歡語數英三門

那麼喜歡數學和英語(不包括語文)的有12-2=10同理喜歡英語和語文(不包括數學)的有12人喜歡數學和語文(不包括英語)的有8人

畫三個圓兩兩相交且三個圓有公共部分可看出單獨喜歡語文的有0人,單獨喜歡數學的有12人,單獨喜歡英語的有3人

幾總人數2+10+12+8+12+3=47

21樓:禚倚實雲夢

因為3粒3粒數正好沒剩餘,所以這盒巧克力糖數肯定是3的倍數,而且,除以5餘3,那麼個位數字只能是2或者7,又除以7餘4,所以個位數字只能是2,所以可得,此數字是3*7*5-3=102

所以這盒巧克力糖有102粒

22樓:郝誼鬱燕子

設第一個數是24,

24的5/6是20,

20是第二個數的1/4,

第二個數是80.

第1個數被3除餘數0

第2個數被3除餘數2

第3個數被3除餘數2

第4個數被3除餘數1

第5個數被3除餘數0

第9個,第13個,……,被3除餘數0

1997=4*499+1,第1997個數被3除餘數0第1998個數被3除餘數2

第1999個數被3除餘數2。

23樓:愈鴻風完蘊

不是奧數題,好像是三年級下冊數學問題,至少有9枝相同,8、8、8一共24枝,剩兩枝也只能分開放才能保證「至少」,所以26枝只能9、9、8,至少有9枝顏色相同

24樓:天秀愛塞茶

甲盒的5分之2與乙盒的一半同樣多,乙盒就相當於甲盒的2/5÷1/2=4/5

甲盒有5÷(1-2/5÷

1/2)=25個

乙盒有25-5=20個

25樓:步寄雲儀闌

答案:9支,(想象把24枝筆平均分給紅·黑·綠,每種顏色就有8枝,還剩2枝,把這兩枝筆兩種顏色,各一枝,就能分成9枝,9枝,8枝,如果至少8枝就有剩餘了,所以有9枝是至少同一顏色的!)(不對的話別怪)

26樓:匿名使用者

設船速為v1,水流速度為v2

掉入水中後30分鐘內,船速為v1-v2,帽子速度為v2,互相遠離,和速度為v1

開始追擊後,船速為v1+v2,帽子速度為v2,追擊,互相接近,和速度為v1

所以,可知,從掉落到開始追擊,時間為0.5小時,行駛距離為0.5*v1,因此,追擊時間為

t=0.5*(v1-v2+v2)/(v1+v2-v2)=0.5*v1/v1=0.5h

所以,追擊也是30分鐘

27樓:匿名使用者

解:追及時間也是30分鐘。

理由:船逆水行舟速度為:船靜水速度-水速,但帽子掉落的時候,帽子和船的距離為:

(船逆水速度+帽子速度(即水速))×掉水時間=(船靜水速度-水速+水速)×掉水時間=船靜水速度×掉水時間;這個距離也船掉頭追帽子的追及距離。而追及時間=追及路程÷速度差。船順水速度=船靜水速度+水速,所以追及速度差=船順水速度-帽子速度(即水速)=船靜水速度+水速-水速=船靜水速度,故追及時間=追及距離÷船靜水速度=掉水時間,所以追及時間也是30分鐘。

28樓:匿名使用者

設追及時間t,船速v,水速a.

對帽子:(30+t)a=1200..............①對船:

t(v+a)-30(v-a)=1200即:at+vt -30v+30a=1200.............②

②-①,vt-30v=0

所以,t=30

有趣的小學奧數題

29樓:蓋振葛智明

x平方+3x+1=0

則:x+3+1/x=0

x+1/x=-3

所以x平方+1/x平方=(x+1/x)平方-2=9-2=7

30樓:蔚藍色大海

去的時候,用時286分鐘,所以休息了6次,共計30分鐘;行走時間是256分鐘;

來的時候速度提高一倍,行走時間是128分鐘,這樣走來應該休息4次,計40分鐘,回來需要總時間是128+40=168分鐘

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很簡單,4小時46分鐘=286分鐘。286/45=6.....16

這就是說,他總共休息了6次。用了30分鐘。換句話說剩下的286-30=256分鐘都在走路。

回來的時候速度是原來的2倍,時間就是原來的一半,就是128分鐘都在走路。

他走30分鐘休息一次,128/30=4....8也就是說他回來的時候休息了4次,公用40分鐘。

所以總的來說,他回來的時候,休息了40分鐘,走了128分鐘,加起來就是168分鐘。

小學奧數題,這道小學奧數題怎麼樣給孩子講才容易懂 ?

由於由於ae ed,ad 8cm,則ae ed 4cm 由於bc 18cm 3fc,則fc 6cm 設dg x,則cg 6 x 由於三角形egd的面積與三角形cgf的面積相等,則ed dg 2 fc cg 2,則x 3.6cm,即dg 3.6cm,cg 2.4cm ad 8cm,bc 18cm,cd...

小學奧數題,這道小學奧數題怎麼樣給孩子講才容易懂 ?

1.從甲到乙,行了全程的七分之五少5千米,還剩下65千米未行,求全程。全程 65 5 1 5 7 210千米設全程為a千米 那麼a 5 7a 5 65 2 7a 60 a210 2.從甲到乙,行了全程的七分之五少5千米,又行了剩下五分之二,再行了58千米,先行了多少千米?最後行了58千米 那麼第二次...

小學奧數題目,小學奧數題?

第一名至少3分,第二名至少2分,第三名至少1分,從丙看,門數最多是7門 9 3 6,6 1 7 丙是英語第一,他總分9分,若只有兩門科目,則第一名的分數至多8分,但甲的總分應不超過8 2 16,所以至少有三門課,表明第一名的分數至多7分。若恰好是三門課,那麼甲應該三門課均是第一,第一名的分數就是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