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解釋 致知在格物,格在文言文中翻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4-19 21:55:03

1樓:匿名使用者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2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五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3樓:子房志亡秦

獲取知識的途徑在於體察事物

尋含有格物致知的古文10句

4樓:不汝還者

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2、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3、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

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

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

4、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

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格,猶扞也、御也。能扞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

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5、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

6、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

7、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8、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來無事胡亂。彼事物牽去,若是有精神,即時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壞了。格物者,格此者也。

伏羲仰象俯法,亦先於此盡力焉耳。不然,所謂格物,末而已矣。

9、學問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實;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10、「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

5樓:畢蕩鄭暄

發音géwù

zhìzhī釋義

格:推究;致:求得。

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示例:1.顧彼西洋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嚴復《原強》)

2.「梅花也學嬌桃李,不敢衝寒便出頭」(錢大昕詩句)3.「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

閒依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格在文言文中翻譯什麼意思

古文翻譯?

6樓:浮士德2號

王守仁的著作《傳習錄》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上卷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裡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並記載了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陽明繼承了程顥和陸九淵的心學傳統,並在陸九淵的基礎上進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學。《傳習錄》中的思想明顯地表現了這些立場和觀點。

"心即理"本來是陸九淵的命題,《傳習錄》對此作了發揮。王陽明批評朱熹的修養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與至善。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

"他這樣說是強調社會上的倫理規範之基礎在於人心之至善。從這個原則出發,他對《大學》的解釋與朱熹迥異。朱子認為《大學》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瞭人心之"全體大用"。

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

這個知是"良知"。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在他看來,朱子的格物窮理說恰恰是析心與理為二的。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命題主要是為其修養論服務的。

致良知說是對陸九淵心即理思想的發展。王陽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本體論的含義。然而,如果偏重從本體論研究它,就會忽視它在王陽明修養論中的基礎意義。

知行問題是《傳習錄》中討論的重要問題,也反映了王陽明對朱熹以來宋明道學關於這個問題討論的進一步研究。

朱子主張知先行後、行重知輕。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雖然繼續了朱子重行的傳統,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評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與理為二。

他說:"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說知行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知是心之本體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發而為客觀具體的行動或事物,就是行。由這個認識出發,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緊密相聯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說。在當時社會上、在理學發展中的確有知而不行的情況存在。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時弊有糾偏的意義。但是他強調知行合一說不是僅僅針對時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說明"知行之本體"。知行合一說強調道德意識本來就存在於人心中,這是道德的自覺性。

它也強調道德的實踐性,認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關於物件的知識,而是道德的實現。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認識論方面的意義,但它首先講的是道德修養,對於後者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沒有深入研究。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他說:"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

"人心能夠知曉行為的善惡,也能自覺地去為善,這就是本心的"明覺",這是對程顥思想的發展。《傳習錄》中對人心的"虛靈明覺"有很多討論。若要全面正確地把握王陽明"心外無理"及其他學說,深入地研究他的這些討論是十分必要的。

正因為人心的本質是理,並且人能自覺到這種道德意識,所以人不需通過外物去認識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現。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認識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慾之蔽。人心的明覺在程顥和朱熹處都有論述。

讀者在讀《傳習錄》時應明瞭王陽明和他們的聯絡與區別。

應該承認王陽明以上的這些思想的確為人性善作了本體論的說明,有其歷史意義。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學說對人性惡的原因研究不夠。雖然他的學說在明代下層人民中亦有影響,但仍不能說它有較大的普泛性。

王陽明也注意到過"利根"和"鈍根"之人要區別對待,但他的思想只適於利根之人。後人批評他"近禪"正在於此。這也是他不如朱學的所在,王陽明的這一偏失開始受到現代學者的注意,但是在當代新儒學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對此尚注意不夠。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也討論了程顥提出的"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他指出,聖人有這個境界,因此他們看天下的人沒有內外遠近之分,均施之以仁愛之心。他進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聖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為有了私慾,所以反愛為仇。

在王陽明看來,仁不僅是修養要達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體。王陽明對仁的解釋偏重在道德修養方面。程顥所談的仁和張載的"合內外之道"一樣,兼有知識論的意義。

《傳習錄》中記載了為王學繼承人爭論不休的"四句教"。

這四句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的本意是說,作為人心本體的至善是超經驗界的,它不是具體的善的行為。

有所為而為的善是手段,無所為而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間具體的善惡。具體的善行只是無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發用流行。

王陽明說人心之無善惡是要人們不要去執著具體的善行而認識本心。王陽明的學生錢德洪說,王陽明這樣說是針對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陽明本人也說過:

"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一有謀計之心,則雖正誼明道,亦功利耳。"(《與黃誠甫》)四句教對人心本體的界說和心學開創人程顥的思想是一致的。

程顥說:"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王陽明說的無善無惡就是無心無情,沒有先入之見。有了這種心,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四句教顯然是針對才質高的人說的,一般的學生是摸不著頭腦的。

古詩,文言文 解釋,唯字在文言文古詩解釋?

你的願望是好的 不過現在還沒有這麼先進的東西 啊!多麼險峻,多麼高!蜀道難走,比上天還難。蠶叢和魚鳧兩個蜀王,開國的事情多麼渺茫不清。從那以後經過四萬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西邊擋著太白山,只有鳥道,高飛的鳥才可以橫渡峨嵋山頂。直到地崩山塌壯士都被壓死,然後才有了天梯與石棧相互連線。上面有即使是...

文言文解釋,文言文解釋

帥氣的小宇宙 與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譯有以下6種 1 與 給予。例句 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清 袁枚 黃生借書說 白話譯文 只不過我把書公開 給予 和姓張的吝惜書籍,不肯給予 似乎並不相同。2 與 黨與 朋黨 同類。例句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宋 張載 西銘 白話譯文 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

解釋文言文,關於「城」的文言文解釋

項羽不肯竟學 項羽不肯完成他的學業 就跑去打天下了 項籍1.少時,學書2.不成,去3.學劍,又不成。項梁怒4.之。籍曰 書,足5.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6.選自 史記 項羽本紀 註釋 1.項籍 項羽。項羽名籍,字羽。2.書 指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