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問題。幫個忙,這個圖裡面有錯的地方,幫忙講一下哪裡錯了

時間 2022-09-16 08:35:02

1樓:青酌

哎呀,這幅圖乍一看木有什麼問題呀。

除非,1.圖上標註的太陽高度角有問題,but我看不清。

2.圖上第四行為“太陽直射緯度”,但**裡的是特殊緯線名稱。

3.**最後的“遞增”是啥意思呀?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 不較真的話是沒有錯誤的,如果較真可以改一下幾個地方,當然我個人認為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一、節氣,確切說應該是北半球夏至 北半球冬至

二、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規律,分別是從北迴歸線(或者北緯23度26分)、南迴歸線(或南緯23度26分)、赤道(或0度緯線)

3樓:氣象地面觀測員

夏至日期為6月21日或6月22日,冬至日期為12月21日或12月22日,春分日期為3月20日或3月21日,秋分日期為9月22日或9月23日。

4樓:貓也要學習

圖中將地球分成八等份。。南北緯66.5°的緯線畫錯位置了。。實線是67.5°,虛線66.5°應該畫在實線的下面。

5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23.5°算是比較小的錯吧,有的書上和教輔上偷懶一下也會這麼寫啦~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麼~我覺得應該是!

沒有突出二至日的“至”嘛~

所以將 晝長夜短 改為 晝最長夜最短 ,同理將 晝短夜長 改為 晝最短夜最長。

樓主看看對不對啊~~~

很久沒做高中地理咯。錯了別笑話~

6樓:盡心焉而矣

1.日期一欄:每個日期都在後面加上“前後”

2.太陽直射緯度應填23°26′n、23°26′s、0°

3.正午太陽高度分佈規律一欄分別是:從“北迴歸線”、“南迴歸線”、“赤道”想南北兩側遞減。

7樓:依舊隨緣

正午太陽高度是23°26′

8樓:只是晾了灰

緯度越高晝越長什麼的。。北極圈內應該一樣的吧。。。這話應該除極圈吧。

還有北半球晝長夜短這些是說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的。。。比如夏至日應該是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內為極晝這樣。。。

嘿嘿、。。。

9樓:芙蓉之淚

夏至和冬至的正午太陽高度分佈規律是錯的 正午太陽高度=90度-所求地點的緯度加或減去直射點的緯度的絕對值 所求地點與直射點在同半球是減 異半球是加 反正就是緯度差

10樓:墨冰茶

迴歸線應該是23.26度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lz,我乍一看沒有錯啊,抱歉了

12樓:

23°26′不等於23.5°

高中地理。能把補全後的圖畫給我看嗎?順便幫忙講一下24題。謝謝!

13樓:情劍飛俠

這個題目有點簡單嘛。23題不用計算,地球半徑約為6300公里,赤道周長大約40000公里,這個就說明ab兩點的角度差約為360度的六分之一,則為60度。答案b

24題其實是考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和經度時區之間的關係,只有答案c滿足這個條件,北京為東八區,東經120度時間為16時,則到180度經線是13日20時,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12日。從180度經線到西經120度處於十二日。

你畫一個地球儀的北極俯檢視,就可以得出a點座標其實是180度,0度。b點是西經120度,0度。

高中地理,,幫忙看一下這個圖

14樓:匿名使用者

圖形錯誤

順時針是南半球,中心點是南極點(圖中北極點,錯);弧線epf是晨昏線,與南極圈相切於p點;太陽從下面方向照射過來,說明南極圈及其以內出現極晝,所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直射點在南迴歸線(南緯23度26分),東經90度——即圖中c點經線與南迴歸線的交點。

中心點是北極點,北半球是逆時針轉(圖中順時針,錯);弧線epf是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於p點;太陽從下面方向照射過來,說明北極圈及其以內出現極晝,所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直射點在北迴歸線(北緯23度26分),西經90度——即圖中c點經線與北迴歸線的交點。

15樓:匿名使用者

自轉方向你畫錯了,應該是逆時針方向

夏至日--6月22日

直射點座標:(90°w,23.5°n) 或者(90°w,23°26′n)

16樓:匿名使用者

圖中箭頭畫錯了。北極上空看地球,應該為逆時針旋轉。

此時是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

因為此時北極為極晝。

17樓:yly燦爛的人生

這個圖應該是畫錯了,因為從自轉方向判斷是以南極點為中心的俯檢視,但從圖中給的資訊卻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俯檢視,矛盾,所以錯了。

問個高中中國地理的問題 懂的來幫個忙。

18樓:

首先說,你說的是哪本書。我國東部降水年際變化和年內變化都很大,但相對西部來說,東部年際變化要小一些,因為我國西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年際變化和年內變化也很大。二者的區別在於:

東部是600mm與800mm的差異,西部是0mm與200mm的差異,你能感覺出哪個更大了。西部河流補給主要是冰山積雪融水,每年就化相同的水量,河流流量年際變化是不大的,東部河流補給型別是大氣降水,降水多則流量大,降水少則流量小,這樣回答你能明白麼?

19樓:匿名使用者

東部地區降水總量大,西部相反。降水年際變化指的是某一年份的降水量除以正常年份的降水量,東部地區基數大,所以分母大,西部地區基數小,分母小。西部由於降水總量小,河流以冰雪融水為主要補給,所以徑流年際變化小。

兩者的差關鍵在原因和補給型別不同。

20樓:匿名使用者

降水:東部受到季風的影響大 雨水分佈平均 所以年際變化小西部受到季風的影響小 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 所以年際變化大徑流量:東部的降水量大 所以進入到河流的水就多 夏季的蒸發量大 冬季的蒸發量小 河流的徑流量變化大

西部的降水量小 所以進入到河流的水少 幾乎都能被蒸發 河流的徑流量變化小

其實就是基數的大小 你應該是徑流量變化的問題不明白 東部基數大 變化明顯 西部基數小 怎麼變化都是那麼少 不明顯

21樓:夜雨之虹

樓主你好。 我簡單的說吧。

降水量的確是由沿海向內陸遞減,降水年際變化之所以東部小是因為降水量本來就大嘛,內陸還要受到其它方向氣流的影響。河流的話東部多為外流河,且河流支流多,影響徑流量的因素我就多,變化大。而西北內陸多為內流河,且短小,支流少,影響的因素就少。

22樓:匿名使用者

靠雨水補給的河流的徑流量變化是取決於降水的季節變化率的。如果降水的季節變化率大,那麼河流的淨流量變化也大。一般情況下,受季風影響的地區,河流的徑流量變化比較大,如東亞和南亞。

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和受盛行西風帶控制的地方,河流的季節變化就比較小

【高中地理】幫我解釋一下這個圖具體什麼意思

2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看下面圓的**,這是太陽升起的方向,春分、秋分都是正東昇起,正西落下的,只有春、秋分3月22、9月22這一天是這樣,日出的時間為6:00,.日落的時間為18:

00,根據日出和日落的時間可以計算出這一天白天的長度為12個小時6點到正午12點位6個小時,正午12點到下午18:00為6個小時,

看看上面有度數的那個,值得是春秋分,夏至、冬至日正午太陽的高度也就是這天12點太陽的高度,有個計算公式自己可以套用一下,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h=90°-│α(+/-)β│α是代表當地地理緯度

β是代表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自己套用計算一下

24樓:

這個是兩分兩至時,太陽起落時間和方位的分別演示,以北緯40°為例

通過觀察太陽還可以推出東南西北

我的地理極差,高中地理學得好的大哥大姐們,幫個忙點撥一下。謝謝啦!!!

25樓:匿名使用者

學好地理的基本方法:

1、要學會看地圖——立體的地球儀,可以讓自己建立立體的思維方法,地理的知識是立體的;平面的行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帶分佈圖、自然資源分佈圖、交通圖……;會看地圖就已經學會30-50%的地理知識。

2、多看地圖——書面知識與地圖結合可以強化記憶,反覆可以增強記憶,當形成習慣後,知識也就立體化了;

3、掌握地理要素——如氣候的要素是:位置、溫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資源、經濟水平(工業、農業、服務業……)等。

“位置”是地理要素當中最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要素會起主導作用,位置則是永遠不可以忽視的因素,

會看地圖,掌握了地理要素,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識。

26樓:匿名使用者

必修一很像理科,得多聽講,理解之後就容易了(比如說地球的公**轉,理解了太陽直射點的週年迴歸運動、地轉偏向力等等,相關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必修二必修三最主要的就是記憶。

可以買一本地理高考總複習的資料。不管你現在在高几,都可以用的到。因為總複習資料基本上包括了整個高中地理的全部內容。必修2必修3你看著書背就行。

必修1實在搞不懂就多問問老師。

簡單實用的辦法

高一地理,幫下忙吧

27樓:高中專業生

(1)反氣旋;③;暖鋒;②;

(2)甲;丙;

丁那裡看不清是高壓還是低壓。

(3)丙;等壓線密集,氣壓梯度力大,風大;該地受冷鋒影響,冷鋒帶來大風天氣;

(4)隨著冷鋒移來,比較可能出現大風、降溫、雨雪天氣;冷鋒過境後北京氣溫下降,天氣轉晴;

請教高中地理問題,請教一個高中地理問題

16.答案選c 首先,通過目測只能估測相對高度,而無法估測絕對高度 因為無法看到海平面 因此,a d是錯誤的。其次,地一側的山坡在坡度上的特點是 上緩下陡,站在山腳下無法看到山頂 光是直線傳播的 因此無法估測相對高度。因此,b是錯誤的。而 地一側的山谷在坡度上的特點是 上陡下緩,可以看到谷底 同樣因...

關於高中地理的問題,高中地理問題?

第一題 上海是屬於 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你這裡不理解的原因是此時陸地為亞洲低壓,海洋上形成副高,但上海靠近海洋,30 n左右的副高會延伸到大陸的邊沿,即在長江中下游附近的地區都會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氣,但 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是指整個夏季,還包括5,6月份,9月份,總體來說降水集中在夏季,...

關於高中地理的問題,關於高中地理的一個問題!

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時,北極圈內全部出現極晝。北極圈以內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上面。北極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66度34分,站在北極點上以外任何一個方向都是南方。對你說的問題不太清楚供你參考 圖上直射點緯度是23.26n,陰影部分是黑夜,為北半球極晝,nb段任何一點太陽光線來自正北方 我也高三了,報的是地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