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已罷文言文,孟子少時誦文言文翻譯

時間 2025-07-22 23:25:16

孟子少時誦文言文翻譯

1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孟子小時候,在他背誦的時候,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容,於是把他叫來問道:

為什麼中斷背書?」孟子說:「有所遺忘,(後來)又想起來了。

這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這件事作為警告。從那件事以後,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容了。

原文。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

其母知其喧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

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之後,孟子不復喧矣。

註釋。1、少時:小時候。

2、誦:背誦,背書(讀出聲音來)。

3、方:正在。

4、織:織布。

5、輟(chuò)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

6、乃復進:然後再背誦下去。乃:於是,就。復:再,又。進:背誦下去。

7、愃:通「諼」,遺忘,忘記。

8、何為:即「為何」,為什麼。

9、有所失,復得:有的地方忘記了,後來又想起來了。

10、引:拿來,拿起。

11、裂:割斷。

12、戒:告誡。

13、自是之後:從此之後。自是:從此。

孟子自責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2樓:社會暖暖風

孟子自責文言文翻譯:

孟子的妻子在屋裡休息,兩腿叉塌耐開坐著。孟子進屋看見她這個樣子,告訴他母親說:「我妻子沒有禮貌,請把她休了。」孟母。

說:「這是為什麼呢?」孟子說:「她兩腿叉開坐著。」孟母說:「你怎麼知道她這樣呢?」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是你沒禮貌,不是她沒禮貌。《禮》不是說嘛,『要入門時,先要問誰在裡面;要上堂時,一定要高聲說話;團旦春要進屋時,眼睛應該往下看。

這樣可以使人在沒有防備時,不至於措手不及。現在你到她閒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前也不說一聲,使她這樣坐著讓你看見了,這是你沒有禮貌,不是你妻子沒有禮貌。」

於是孟子感到很慚愧,不敢再說休妻的事了。

孟子自責文言文的啟示

孟子的母親通情達理,深明大義。明白《禮經》上所講的禮並不是像兒子說的那種「歪禮」,而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行為。

在對待媳婦的問題上,顯示出了相當的公正,對待兒子的問題是嚴厲批評,並做出有理有據的批評和教導。孟子的母親能夠「三遷」,一定是具有遠見的一位女性。在這個遲罩問題上,能夠超出封建禮法的條條框框,有自己的主見。

文言文惠公妃孟子註解,文言文《狼》的註解

齊宣王在雪宮裡接見孟子。宣王說 賢人也有這樣的快樂嗎?孟子回答說 當然有的。人們要是得不到快樂,就會非議他們的國君。因為得不到快樂就非議國君當然是不對的 可是為人君者而不能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假如國君能以人民的快樂為快樂,那麼人民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 假如國君能以人民的憂愁為憂愁,那麼人民也會以...

孟子 告子的文言文原文,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譯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譯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譯,如下 魯欲使樂正子為政。孟子曰 吾聞之,喜而不寐。公孫丑曰 樂正於強乎?曰 否。有知慮乎?曰 否。多聞識乎?曰 否。然則奚為喜而不寐?曰 其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 好善優於天下,而況魯國平?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皆將輕千里而來告之以善 夫苟不好善,則人將曰...

文言文練習,文言文練習

文言文中 因 的用法 一 介詞。1 依照,根據。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變法者因時而化。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2 依靠,憑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過秦論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燭之武退秦師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3 趁著,趁此。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因擊沛公於坐。鴻門宴 4 通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