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與通人再進一步的作用有哪些
1樓:橙子的大世界觀
⑴專家是近年來的乙個流行名詞,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專家。專家的時髦性可說是今日學術界的最大流弊。學問分門別類,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為求研究的便利,並非說各門之間真有深淵相隔。
學問全境就是一種對於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與追求,各門各科不過是由各種不同的方向與立場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學由政治活動方面去觀察人類的全部生活,經濟學由經濟活動方面去觀察人類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個的,支離破碎之後就不是真正的人生。
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們若欲求得徹底的智慧,就必須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各種自然科學對於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與立場的不同,物件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學的發展史上,凡是有劃時代的貢獻的人,沒有乙個是死抱一隅之見的人。
如牛頓或達爾文,不只精通物理學或生物學,他們各對當時的一切學術都有興趣,都有運用自如的理解力。他們雖無哲學家之名,卻有哲學家之實。他們是專家,但又超過專家;他是通人。
這一點總是為今日的一些專家或希望作專家的人所忽略。
假定某人為考據專家,對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詳述原委,作一篇考證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兩三倍;但對今日政治經濟社會的局面完全隔閡,或只有幼稚的觀感,對今日科學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對於歷史文化的整個發展絲毫不感興趣。這樣乙個人,只能稱為考據匠,若恭維一句,也不過是「專家」而已。又如乙個科學家,終日在實驗室與儀器及實驗品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
這樣乙個人,可被社會崇拜為大科學家,但實際並非乙個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殘廢就與身體上之足跛耳聾沒有多少分別。
再進一步。今日學術的專門化,並不限於科門之間,一科之內往往又分化為許多的細目,各有專家。例如乙個普通所謂歷史專家,必須為經濟史專家,或漢史專家,甚或某一時代的經濟史專家,或漢代某一小段的專家。
太專之後,不只對史學以外的學問不感興味,即對所專以外的史學部分也漸疏遠,甚至不能瞭解。此種人或可稱為歷史專家,但不能算為歷史家。片段。
如何理解人本質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
2樓:禹曾第五樂蕊
人的價值由什麼來決定?通過什麼來判斷?
人是會死的,但是人類社會是永存的。那麼從人類社會的角度,人的本質,就是人的可以永恆的那一條屬性,就是你對社會的貢獻的大小,也就是人的價值。
而在乙個以人為本的社會中,你的社會貢獻,其實可以等同於你對人們的貢獻。有的時候不需要創造勞動價值,僅僅一句表達關懷的話,就能給別人帶來很大貢獻。那麼這種貢獻如何衡量呢?
你對人們的貢獻的大小,其實基本上可以通過人們對你的尊重程度來得到反映。也就是說你的價值可以通過你的社會關係來判斷。「價值」「貢獻」都是抽象的,而社會關係人際關係是我們能夠切實體會的到的,相對來說它是現實的。
所以說「人的本質就其現實性而言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這是我所看到過的較好的解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上有著自己不同的認識。有的同學認為:乙個人要獲得成功,不一定要
3樓:青州吧使者
我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和沃土。只有融入到團結的集體之中,才能享受快樂,只有生活在團結的集體之中,才能獲得成功。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茁壯成長,煥發生機。集體催人奮進,激勵人們不斷自我完善,鼓舞人們樂觀自信。所以,乙個人要獲得成功,必須融入到集體中去,但靠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
4樓:熾聰
第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三,自尊與尊他,不屈己以諛他,不狂妄以蔑他;
第四,互相學習,以取長補短;
第五,互相溝通,以消除隔閡。
5樓:網友
去回想下如何適應社會!
適應了社會``你就能處理好所有的人際關係!
難道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係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嗎?
6樓:施潔雅念鈺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然不只是建立在利益上,例如你和你的親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建立在親情之上,你和你的愛人則是建立在愛情上,你和你的死黨建立在友誼之上。當然這些不是必然的,也有背叛。我覺得只要你對人好,別人也一樣能對你好。
不過要記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為現代的社會關係太複雜,好與壞太難分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這樣說,大多數的確是這樣的。沒有利益,怎麼會有動力呢,但是也不乏慷慨無私的人,他們總是不圖名利,為社會獻出自己乙份力,甚至獻出生命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利益是基礎!!親情是聯絡的紐帶!!
怎樣理解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合
9樓:岸裡何以顧
現實性就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必然性的特性、屬性。任何事物都有著多種屬性,但一般而言或者對於穩定狀態的事物而言,只有一種屬性是本質的屬性,規定著事物是他自己而不是別的東西。任何事物的屬性都會表現出來,本質屬性的表現顯著地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表現,而非本質屬性的表現則有可能與另外事物的表現相一致。
所以第一,不能用人的生物屬性去理解人,那樣不可能將人與其他的生物相區別;第二,人是怎樣生活的,「人」就是怎樣的,而人的不易變化的穩定的生活狀態是他的社會生活方面,即他與各種人的關係方面,不是他與自然的關係方面。所以真正能夠反映「人」的是其「社會關係的總和(不是「總合」);在階級社會中,人性表現為某一階級的屬性,而不可能是共同的人性。這絕不是馬克思的偏見。
人類相互間的相同方面(比如都愛花)不僅對於解決相互關係沒有意義(比如老闆與僱工之間的關係不會因為都愛花而無勞動和工資的爭議),而且在人的生活中也表現得短暫和「不顯著」,比如我們罵「真不是人」的時候,並不會考慮他是「人」的那些共同性的東西,強烈感覺到和必須要注意的倒是他社會性的方面表現,現實中我們甚至感受到人與「人」的區別有時要遠遠大於人與動物之間的區別。第三,認識總是有目的的認識,總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對於人的社會性方面的認識不言而喻地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生活上,工作上,太多太多的壓力了,快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了。我應
我也累啊。不過活著就是為了一大家而活,再累也沒辦法啊。我一般是煩時就睡覺,醒了頭不沒那麼痛了,你也可以找些適合你的方法來,比如運動下,打個球,又或者是和朋友分享下聊下天啊。有時說出來就會感覺好多了。 養魏 可以理解的感受,我有時候也是這樣的。但是一定要靜下心來,不要把壓力和情緒帶回家裡,你可以邀請你...
三位數,個位上的數是x,百位上的數字與個位上的數字相同,十位上的數字是個位上的數字的2倍
個位是x,百位也是x,十位為2x 2x 100 x 10 x x 100 2x 10 x 90211x 121x 90 90x 90 x 1原來三位數 個位是1,十位是2,百位是1這個數是 121 第一個三位數百位上的數字與個位上的數字都是x,十位上的數字是2x所以第一個三位數等於100x 10 2...
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字與個位上的數字的和是5,如果這個兩位數減去27,則恰好等於十位上的數字與個位
設十位數為x,個位數為y x y 5 10x y 27 10y x 10x y 10y x 27 9x 9y 27 9x 9y 45 18x 72 x 4y 1 所以這個兩位數是41 設十位上的數字為x,則個位上的數為5 x 10x 5 x 27 10 5 x x 化簡 得,18x 72 x 4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