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年計計計時中
核反應堆的控制是無法迴避的,對於大型反應堆的控制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但小型、微型反應堆要如何控制,單純的縮小裝置尺寸肯定是不行的橡明,大型反應堆的控制原理都是利用石墨棒插入燃料棒中吸收中子減慢反應速度,對於小型、微型反應堆這是無法實現的,而且小型、微型反應堆的反應劇烈程乎帆度也要遠低於大型反應堆。可控核聚變的條件太苛刻。我們的太陽就是靠壓力主導的核聚變來給太陽系帶來光和熱,其中心溫度達到1500萬攝氏度,另外還有巨大的壓力能使核聚變正常反應,而地球上沒辦法獲得巨大的壓力,只能通過提高溫度來彌補,不過這樣一來溫度要到上億度才行。
核聚變如此高的溫度沒有一種固體物質能夠承受,只能靠強大的磁場來約梁頃告束。<>
核聚變前景良好,那目前可控核聚變還存在哪些問題?
2樓:勤奮的爆
首先是氚的問題。氚有放射性,半衰期十二年多,需要用反應堆製造,難度極高,**是**的一萬多倍。iter之類的裝置必須實現氚自給自足,否則光是消耗氚的量就沒法實現盈利。
可是最開始點火的第一爐氚還必須準備好。這個量大概要幾公斤到幾十公斤,即使有錢買,全世界的氚加起來也未必有那麼多。這東西容易滲透,洩露量一大,浪費的錢就吃不消,周圍環境也吃不消。
有一回,搞聚變的院士問搞氚工藝的專家說想要買一公斤氚來做實驗。大家面面相覷,才知道搞聚變的人對氚完全沒概念啊。這東西**是想要就能有的,公斤級氚操作,涉及的科學技術問題還有很多沒搞明白呢。
另外,實現氚自持需要消耗鋰,鋰資源可是有限的,並不像氘那樣量大易提取。光從這一點上看,目前的核聚變技術沒有宣傳中那麼美好。除非能實現氘氘聚變,否則鋰資源含量就限制了聚變原料並不是無窮無盡的。
其次是工程複雜度太高了。從點火到燃料迴圈結束,涉及的物理過程有十幾個,工程上分解為幾百個環節。任何乙個環節失效都會導致失敗。
而目前的設計冗餘度很低,還有很多未知的問題。整個系統非常脆弱。
第三是對材料的要求太高了。比如第一壁材料要面臨高溫強輻照環境,現在根本沒有合適的材料能夠勝任這樣的要求,任何候選材料都沒法撐足夠長時間。目前所用的材料都有缺點,明知道它們不行,現在也只能將就用,先研究別的問題,材料問題解決不了就先往後放了。
現在主流的材料都是天價,比如鈹,鎢,聚變堆體積又大,這些昂貴的材料用量極大。最後整個聚變堆造價簡直不可想象。
第四是iter組織的國際合作太扯淡了。協調效率極低,日程一拖再拖,本來說建好應該是17年,後來推到25年,現在估計要拖到30年以後了。看最近這個情形,美國估計要退出,到那時錢不夠,很可能是個散夥的結局。
3樓:這很撩妹
可控核聚變俗稱人造太陽,因為太陽的原理就是核聚變反應。
4樓:丶涼涼的
優點:產能大,燃料**豐富,產物為氦氣(寶貴工業氣體)乾淨無毒,氚輻射小,基本無輻射,潛在安全性原因:核聚變反應處在高位,反應條件苛刻,工程上不易實現,高溫等離子體物理還不是太清楚。
5樓:浪子乙個寶寶
工程上不易實現,高溫等離子體物理還不是太清楚。
6樓:女吃貨
還存在目前,人類還無法控制核聚變的程度,有很大的危險性。
7樓:爛事
存在的很大的問題,首先就是環境汙染的問題,還有就是放射性的問題。
8樓:各行各業好突然
現在核聚變還處於不可控的地步,是不穩定。
9樓:我唯有詩和遠方
現在人類還無法控制核聚變。
可控核聚變,未來前景多大?
10樓:奇點使者
未來最有希望的能源:可控核聚變,是發展趨勢還是一場**?
核聚變的發展前景如何?
1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地球上,只有在原子彈的**中心才具備熱核反應發生的條件,因為那裡能產生幾百萬度以上的高溫。用一層能產生聚變反應的氘,把乙個原子彈包圍起來,就成了氫彈。當原子彈**時,產生的熱能夠引起氘的聚變,這就是氫彈**。
由於熱核反應難以控制,所以把核聚變能轉變成動力,就成了科學家努力的方向之一。
熱核反應通常發生在天體中,它是宇宙能量的重要**之一。太陽中進行的就是氫原子核不斷變成氦原子核的聚變反應。自從人類第一次實現了「不可控的」熱核聚變——氫彈**以來,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索實現「受控核聚變」的方法。
氫彈是用裂變反應的高溫來引發的,是一種**式的熱核反應。要熱核反應不**,亦即要實現受控熱核反應,以便利用它釋放的巨大能量。
近年來,模仿氫彈**的物理過程,提出了一種微型熱核**的概念,希望每一次**釋放的能量不是太大。在這方面,用雷射束和相對論性電子束來引發微型熱核**有很大的進展。中國第乙個準穩態環形強磁場受控熱核反應實驗裝置已經建成並除錯運轉,這說明從海洋中的氘進行核聚變得到取之不盡的廉價能源已為期不遠了。
12樓:嶽悅於世
核聚變:人類未來能量的歸宿。
核聚變能的前景
13樓:手機使用者
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相比,核聚變能具有清潔和易採集的特點。每一公升水中約含有30毫克氘,通過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公升汽油的熱能。地球上僅海水中就含有45萬億噸氘,足夠人類使用上百億年,比太陽的壽命還要長。
萬元熙代表說,由於核聚變能耗資巨大,技術難度超高,世界各國必須攜手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已正式加入由美國、歐洲、日本、南韓和印度等組成的國際合作專案,共同開發核聚變能反應堆。這一專案耗資100億美元,中國投入價值40億元人民幣的自行研製的裝置。
核能如果小型化成功,能運用在手機上嗎?
14樓:全能的青蛙
現在應該還不能,哪怕核能被小型化,但是在手機上運用的話,危險性還是太高,如何隔離輻射也是問題。我認為如果在未來,核能還是有可能被運用在手機上,但是現在應該還做不到。
15樓:科學知識萬能俠
不能,因為核能它不能逆向使用,只能放電,不能進行充電,那就像一次性電池一樣了。
16樓:熊貓頭愛吃素
不要幻想使用核裂變的電站小型化放在手機裡,但是核電池可以安裝在手機裡。
17樓:網友
看看三星吧,乙個鋰電池都會**呢,更何況核電池。
核聚變的發展前景
18樓:鬱悶的太陽
中國新一代熱核聚變裝置east2010年9月28日首次成功完成了放電實驗,獲得電流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
負責這一專案的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所長李建剛研究員說,此次實驗實現了裝置內部1億度高溫,等離子體建立、圓截面放電等各階段的物理實驗,達到了預期效果。
east裝置是中國耗時8年、耗資2億元人民幣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而成的。
美、法等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起了耗資46億歐元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計劃,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乙個受控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為人類輸送巨大的清潔能量。這一過程與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類似,因此受控熱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俗稱為「人造太陽」。
19樓:匿名使用者
據路透社6月22日訊息,即將於7月6-8日在蘇格蘭召開的g8會議上,如果八大工業國領導人能當場通過全球第乙個核聚變試驗反應堆的話,那麼這將大大推動將核聚變作為未來能量**的發展前景。
八大工業國的成員國法國和日本已經開始競爭這一核聚變反應堆的建造權,即國際熱核反應堆合作計劃(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並且希望在未來20多年裡投資100億歐元(億美元)。
核聚變模擬太陽產生能量的方式,以海水作為燃料,能夠提供幾乎無窮無盡的低成本能量。
專家認為核聚變成為未來的能量**,可以有效的緩減全球變暖這一問題。同時,全球變暖問題將出現在g8會議的日程上,這意味著iter計劃已接近於討論階段。
歐洲核研究組織負責人robert aymar認為,iter計劃很可能在蘇格蘭的g8會議上確定下來。iter計劃得到了美國、歐盟、中國、俄羅斯、日本和南韓的支援,同時印度和巴西也希望能儘快加入進來。他說:
從政治層面來說,這些國家已經意識到有這個需要,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努力。」
早在2003年,這一核聚變反應堆計劃已經有所準備,但由於美國發起的伊拉克戰爭受到了法國等國家的反對,因此核聚變反應堆計劃也被擱置。
歐盟**曾經說過,他們認為法國南部的卡達拉奇(cadarache)會是iter反應堆的候選地。
198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義大利核科學家carlo rubbia與aymar出席了諾貝爾獎委員會組織的一次能源座談會,會上rubbia指出,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在確保全球變暖問題不再繼續惡化的前提下,核能和太陽能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法。他還強調,全球16億人口中有1/4無法用上電能。同時,傳統通過核裂變獲得的核能將最終消失。
在核裂變工廠中,鈾原子在裂變過程中會產生危險的放射性廢料(如鈽)。目前,核裂變工廠製造的電能約佔全球總數的15%。而核聚變反應堆則不會發生人類過去所擔憂的事情,如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等。
雖然科學家還沒有完全掌握核聚變的整個過程,但他們對此非常有信心。
核聚變的發展前景
20樓:網友
中國的核聚變不成熟,世界的核聚變發電也不是很成熟,我們中國的遠期目標是核聚變發電也是肯定的,之間的潛伏期你要好好想想。
21樓:網友
核聚變的運轉週期太長,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小型化和普及化。
新能源有很多,市場化應用最好的應該是太陽能,核聚變在普通家庭的應用上競爭不過太陽能。但是核聚變有著他自己的優勢,產率高,比如說。但是前期投入實在是太高了……技術難度也實在是太大了。
建議樓主多看看其他新能源。核聚變的前景不說是不好,但是短期看來要市場化還是很困難的。到現在甚至還沒進行過足夠規模的可控鉅變的反應實驗。
現在還在科研中的東西……以後會很厲害,但那時多久之後就難說了~
22樓:嶽悅於世
核聚變:人類未來能量的歸宿。
核能為什麼是一次能源,核能是直接來自太陽麼
禾鳥 1 因為根據一次能源的定義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 未經加工轉換的能量資源。而核能直接取自於地殼中的核物質,雖有提煉但無質的變化,所以,是一次能源。核能不是其他能源轉換而來的,是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 未經加工轉換的能量資源,又稱天然能源,如煤炭 天然氣 ...
地球上有眾多可以利用的能源,那為什麼說核能是能源界的「巨人」
分享有趣的世界 核能 或稱原子能 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mc 其中e 能量,m 質量,c 光速。核能可通過三種核反應之一釋放 1 核裂變,較重的原子核 釋放結核能。2 核聚變,較輕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釋放結核能。3 核衰變,原子核自發衰變過程中釋放能量。核...
小眾酒為什麼更有前景
小眾酒也可稱之為是大眾酒,是普通人喜歡喝的酒,既然大眾喜歡那當然會更有前景。閱讀提示如果把大眾人群消費的白酒以及廣為人知的葡萄酒稱作大眾酒,那麼與白酒 葡萄酒有明顯區別的樹莓酒 木瓜酒 番茄酒 甘蔗酒 枸杞酒 山藥酒 獼猴桃酒等果酒則是屬於小眾果酒的範疇。目前,佔據酒類市場絕對份額的白酒市場進入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