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限差最大長度是?

時間 2023-02-21 13:25:02

1樓:我叫洛洛

1、儀器型別ds1,ds05:

視線長度<=50m,前後視距差《=1m,視距累計差《=3m ,視線高度(下絲讀數)》=

2、側段、區段、路線、往返測量高差不服值:4√k ̄

3、符合路線閉合差:4√l ̄

4、環閉合差:4√f ̄

5、檢測已測段高差之差:6√r ̄

注:k---側段、區段或路線長度,km。

l---符合路線長度,km。

f---環線長度,km。

r---檢測側段長度,km。

水準測量

1、儀器工具:

水準測量所使用的儀器為水準儀,工具為水準尺和尺墊。

水準儀按其精度可分為ds05、ds1、ds2、ds3和ds10等五個等級。建築工程測量廣泛使用ds3級水準儀。

2、原理:

水準測量是利用一條水平視線,並藉助水準尺,來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這樣就可由已知點的高程推算出未知點的高程。

3、檢核:

1.計算檢核。

b點對a點的高差等於各轉點之間高差的代數和,也等於後視讀數之和減去前視讀數之和,因此,此式可用來作為計算的檢核。但計算檢核只能檢查計算是否正確,不能檢核觀測和記錄時是否產生錯誤。

2.測站檢核。

b點的高程是根據a點的已知高程和轉點之間的高差計算出來。若其中測錯任何一個高差,b點高程就不會正確。因此,對每一站的高差,都必須採取措施進行檢核測量。

1)變動儀器高法:同一測站用兩次不同的儀器高度,測得兩次高差以相互比較進行檢核。

2)雙面尺法:儀器高度不變,立在前視點和後視點上的水準尺分別用黑麵和紅面各進行一次讀數,測得兩次高差,相互進行檢核。

3.路線檢核。

測站檢核只能檢核一個測站上是否存在錯誤或誤差超限。由於溫度、風力、大氣折光、尺墊下沉和儀器下沉等到外界條件引起的誤差,尺子傾斜和估讀的誤差,以及水準儀本身的誤差等,雖然在一個測站上反映不很明顯,但隨著測站數的增多使誤差積累,有時也會超過規定的限差。

1)附合水準路線檢核。

2)閉合水準路線檢核。

3)支水準路線檢核。

2樓:匿名使用者

艱差應該是高度吧? 每公里高差中誤差(mm):2水準儀型號:ds1

水準尺:因瓦。

觀測次數:與已知點聯測往返各一次;與附合路線或環線往返各一次。

閉合差:4 √l ̄ l為往返測段。

3樓:匿名使用者

視距<=50m

前後視距查差《=1m

視距累計差《=3m

二等水準測量按站數來說的話限差是幾倍的根號n?

4樓:數學難題請找我

《國家。

一、二等水準測量規範》裡只對水準線路的限差做了規定:4√l (l是水準線路長度,單位為km),並沒有關於測站數來計算的限差公式。但是如果按照《工程測量規範》附錄裡對。

三、四等水準測量規範中關於測站數限差公式的推導說明來看的話,假設每公里均勻設站16個,則l=n/16,那麼限差公式為4√(n/16)=√n ,(n即為測站數)。

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限差最大長度是多少?

二等水準測量限差怎麼算

5樓:網友

閉合差或者往返測限差小於4√l,l為視距和,單位公里。

數字水準進行二等水準測量時,限差引數設定內容有哪些?

6樓:彷彿吃

一般四等水準有黑紅面讀數差不能大於3mm,黑紅面所測高差之差不能大於5mm,視距不能大於80米,前後視距差不能大於5米,累計視距差不能大於10米,觀測順序為後前前後或後後前前,還有每一測段測站數必須為偶數站。在平地,允許誤差為的f=±40*sqrt(l),l為總距離。

7樓:幸運的

數字水準進行二等水準測量,實現差異數設定內容就是一個平臺上的一個設定內容。

8樓:i宇

數字水準儀進行二等水的水準測量時,限制引數設定的內容主要有校準的等級以及校準的精度。

9樓:匿名使用者

數字水準進行二等水準測量,應當注意資料的準確性,標準是否通用,以及,測量資料是否可靠。

10樓:網友

數字水準進行二等水準測量時,一定要調整好相應的引數,限差引數有非常的多。

11樓:網友

這水準進行二等水準測量時線差,引數設定內容有哪些?設定內容有很多,你要想知道數字水準進行二等水準測量時限插的引數,那你趕緊的就去看一看。

12樓:來自晴川閣舒心的冰洲石

錄製水準進行二等水準測量時,線插引數設定有特別好多的內容。

測繪工作中水準測量中各個等級的限差是多少?

13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一等水準:每公里偶然中誤差不超過±;用環閉合差計算的每公里全中誤差不大於±;

國家二等水準:每公里偶然中誤差不超過±;用環閉合差計算的每公里全中誤差不大於±;

國家三等、四等水準:每公里偶然中誤差不超過±和±;用環閉合差計算的每公里全中誤差不大於±6mm和±10mm;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範》中的間歇點高差之差是什麼意思

14樓:卓興富

2c互差。

2c互差:在一測回內,最大2c與最小2c的差值。

計算方法:2c值=盤左-(盤右+-180)。

拓展介紹:根據《工程測量規範》要求,所佈設控制網等級不同,對2「級儀器觀測水平角的觀測精度要求不同。

四等以上導線,一測回內2c互差13秒,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9秒;

一級級以下導線,一測回內2c互差18秒,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12秒。

觀測條件(儀器、觀測者、外部環境)不同,則2c值不同。特別是外部環境和(氣溫、氣壓等)和觀測員的熟練水平,對2c的影響較大,觀測條件好了,2c數值就小一些,通常10秒以內,觀測條件很差,2c數值有時候超過20秒的情況都有。

但是如果一測回內的2c互差、同一方向值測回較差都滿足限差要求,水平角的觀測精度就***了。

15樓:富澍

在觀測工作間歇時,應儘量使間歇點**的點)位於已知水準點上,否則,應選用2個堅固可靠的間歇點,並在間歇後,對此2個間歇點進行高差檢測,此時此2點高差與間歇前此2點高差之差應滿足要求(證明這2個點沒有移動過,最好與前視點也作比較,放心)。

16樓:匿名使用者

有轉點參與的高程差的基輔或紅黑較差。

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順序為什麼,二等水準測量中觀測順序後前前後,前後後前 是什麼意思呢?

雨說情感 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順序是後 前 前 後。1 照準後視尺黑麵,精平,分別讀取上 下 中三絲讀數,並記為 1 2 3 2 照準前視尺黑麵,精平,分別讀取上 下 中三絲讀數,並記為 4 5 6 3 照準前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記為 7 4 照準後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記為 8 這...

關於2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關於2等水準測量的要求。

喵嗚的小可愛哇 二等水準測量屬精密水準測量,使用精密水準儀和因瓦精密水準尺,水準儀應採用s1以上精度的儀器,測站觀測順序為往測奇數站後前前後,偶數站前後後前。返測奇數站前後後前,偶數站後前前後,前後視距差不得超過1米,累積差不得超過3米,高差閉合差不得超過正負4倍根下l,基輔差不得超過0.4mm,基...

四等水準測量成果的計算方法,四等水準測量平差計算怎麼算

墨汁諾 測量閉合後,對比測量高程與控制點高程的高差。差值範圍 三等水準為 12 l,四等為 20 l,l為路線長,這裡的限差都是指平原地區的。從已知點a出發,固定點a b c中間設定若干個轉點。每測站觀測程式為 1 後視黑麵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 下 上絲讀數。2 前視黑麵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