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上觀測太陽的角度計算問題

時間 2025-05-01 11:25:15

1樓:網友

太陽視位置指從地面上看到的太陽的位置,用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兩個角度作為座標表示。太陽高度角指從太陽中心直射到當地的光線與當地水平面的夾角,其值在0°到90°之間困慶空變化,日出日落時為零,太陽在正天頂上為90°(本萬年曆中顯示的高度角均已進行了蒙氣差的訂正,蒙氣差值取自天文年曆)。太陽方位角即太陽所在的方位,指太陽光線在地平面上的投影與當地子午線的夾角,可近似地看作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直線在陽光下的陰影與正南方的夾角。

方位角以正南方向為零,由南向東向北為負,由南向西向北為正,如太陽在正東方,方位角為-90°,在正東北方時,方位為-135°,在正西方時方位角為90°,在正北方時為±180°。

實際上太陽並不差含總是東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兩天,太陽是從正東方公升,正西方落。在北半球,從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北的方向公升(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而從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南的方向公升(方位角為-90°到0°之間),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0°到90°之間)。

太陽高度角與地面的太陽光強弱密切相關。早晚與中午的光強有很大的差異,原因就在於太陽高度角的不同。在晴天條件下,太陽光的強弱與太陽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

因此瞭解太陽高度角對分析地面的太陽光強、紫外線的強弱有重要的意義。

正午時(指當地真太陽時的正午。不是北京時間的中午12點,也不是地方平時的12點,而是太陽中心正好在子午線上的時間,也即太陽方位角由負值變為正值的瞬間)太陽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極地部分地區外),夏季這個值較大,冬季較小,夏至時最大,冬至時最小。

太陽方位角決定了陽光的入汪瞎射方向,決定了各個方向的山坡或不同朝向建築物的採光狀況。當太陽高度角很大(比如大於80°)時,太陽基本上位於天頂附近,這時太陽方位角的影響較小。

日梭萬年曆所顯示的日落太陽方位角,指當地觀測者所見的太陽中心正好下落到地平線時太陽的方位。其中已對大氣的折射作用所產生的蒙氣差(約為34』)作了訂正,故日落時實際的太陽中心在地平線以下34』。因日出、日落時的太陽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關於正南方對稱的,故日出時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與日落時的方位角反號(如日落時為120°,則日出時約為-120°)。

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為判斷方向的乙個可靠依據。

2樓:網友

38度31分27秒,高度角為51度28分33秒。

地球的太陽高度角怎樣計算?

3樓:世紀網路

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某地某時的太陽梁森高度角(α)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注:北緯為正,南緯為負)如寧波(30°n)夏至日的太陽高度為:

90°-(30°;北京(40°n)冬至日的太陽高度為:90°-[40°-(23°)]赤道春分日的太陽高度為:90°-(0°-0°)=90°;赤道冬至日的太陽高度為:

90°-[0°-(當太陽高度(α)90°時,則太陽高度應為180°-α即為當地的太陽高度,因此赤道冬至日的亂汪太陽高度譁渣仔為:180°

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怎麼算出來的

4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測量日地距離的方法有好幾種,一種是利用金星凌日(即太陽、金星一地球剛好在一條直線上);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小行星測量日地距離。歷史上就是用前一種方法測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

1672年, 天文學家、工程師 giovanni cassini 成為歷史上第乙個精確日地距離的人。cassini 通過將自己測量的到火星的距離與他同事 jean richer 的觀測資料進行對比,並結合了他們的計算,得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 8700 萬英里,這個資料與今天天文學家假設的資料相當接近。

1677年,21歲的哈雷對將要發生在1761年的金星凌日作了預報,他明白,自己是無法親自看到那年的金星凌日了。但哈雷相信,只要通過觀測金星凌日得到了金星的視直徑,並且知道金星的公轉週期,則太陽視差可以很容易地由克卜勒第三定律推算出來,從而計算日地距離。

太陽距離地球有多遠,我們是如何計算的呢?

5樓:網友

太陽距離地球有多遠,我們是如何計算的呢?

像太陽這樣的星球,他的中心部分的密度已經非常高了。等到了他最高的程度,裡面的火焰就會慢慢的不見,隨後太陽就會逐漸變得暗淡,最終變成乙個冷冰冰的白矮星,最後太陽系就會迎來結束。

6樓:聽風念舊人

太陽距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公尺,而天文學家是通過不斷的測量和幾何學計算出來的。

7樓:遠在遠方的風在遠方

太陽地球的距離是千公尺,非常遠,應該是根據光波計算的。

科學家是怎麼測量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

8樓:卜伯司輝

三角測量法(又稱視差法)。地球沿著直徑約為3億公里的軌道,繞太陽執行。天文學家可以在某一天觀察一顆恆星,隔半年後再對同一顆恆星進行觀察,發現兩次觀察恆星的視角差異。

利用很簡單的三角學原理,就可以根據不同的視角,計算出該恆星到地球的距離。這種方法適合於測算距離地球400光年以內的恆星。

對於距離地球。

400光年以外的恆星,目前還沒直接的測量方法,因而天文學家們轉而使用了亮度測量法,其原理是都卜勒效應。

測量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就很簡單,測量日地距離的方法有好幾種,一種是利用金星凌日(即太陽、金星一地球剛好在一條直線上)即從地球上發出一束雷達波,打到金星上面,再從金星上反射回來。;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小行星測量日地距離。

在地球上看,太陽兩端與觀測者的夾角有多少度

9樓:網友

這個夾角,叫返老「太陽的視直徑」。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不是正圓形,是橢圓形的,地球與太陽之間緩弊的距離也就有了變化,太陽的視直徑在一年中也就不一樣了。

太陽的視直徑在之間,也就是稍過一點。地球在年底時過近日點,太陽的視直徑相對大一點。地球在擾世族年中時過遠日點,太陽的視直徑相對小一點。

地球繞太陽轉的問題

你女朋友說得沒錯,如果地球靜止 可以先不考慮地球自轉 然後你以太陽為圓心,在一個固定半徑的園上畫一些點代表地球 運動中的 此時你固定地球上的參考系,比如以正交的參考座標,然後你在每個點上都把參考系座標軸標出 因為設地球固定不變,不考慮自轉,所以各個點上的座標系都是互相平行的 把太陽在各個座標系下的位...

地球上的 熱 是太陽給的,那麼地球上的 冷 又是哪裡給的

地球上的 熱 不完全是太陽給的,本身地心還有熱 人類的生產 生活產生的溫室效應也有 熱 冷 也不完全是 熱 的的散發,在地球的大冰河時期,難道沒有太陽光照到地球上嗎?我敢說那時的陽光比現在強得多。你提的這個問題是要綜合科學才能解釋清楚的,我的知識淺薄回答不正確是對你不負責的表現,請見諒了!首先需要定...

地球上生物的生命衰退是否與太陽的 10

地球上生物的生命衰退是否與太陽的 廣義地說,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起源於太陽。正是因為太陽輻射,也就是太陽能,讓我們星球上的生產者們,主要是綠色植物,得以將太陽能轉化為穩定的化學能,這樣居於食物鏈後端的各類生物,才能生存下去。但是你題目說的是 生命衰退 其實不能否認,只對人來說,人的衰老的確與太陽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