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3.華羅庚。
出生在乙個擺雜貨店的家庭,從小體弱多病,但他憑藉自己一股堅強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終於成為一代數學宗師.
少年時期的華羅庚就特別愛好數學,但數學成績並不突出.19歲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驚動了當時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從此在熊慶來先生的引導下,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晚年為了國家經濟建設,把純粹數學推廣應用到工農業生產中,為祖國建設事業奮鬥終生!華爺爺悉心栽培年輕一代,讓青年數學家茁壯成兒使他們脫穎而出,工作之餘還不忘給青多年朋友寫一些科普讀物.下面就是華羅庚爺爺曾經介紹給同學們的乙個有趣的數學遊戲:有位老師,想辨別他的3個學生誰更聰明.他採用如下的方法:
事先準備好3頂白帽子,2頂黑帽子,讓他們看到,然後,叫他們閉上眼睛,分別給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頂帽子,最後,叫他們睜開眼,看著別人的帽子,說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顏色.
3個學生互相看了看,都躊躇了一會,並異口同聲地說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聰明的小讀者,想想看,他們是怎麼知道帽子顏色的呢?「為了解決上面的伺題,我們先考慮「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因為,黑帽只有1頂,我戴了,對方立刻會說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躊躇了一會,可見我戴的是白帽.
這樣,慶缺「3人2頂黑帽,3頂白帽」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假設我戴的是黑帽子,則他們2人就變成「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他們可以立刻出來,但他們都躊躇了一會,這攔悔就說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經過同樣的思考,於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看到這裡。同學們可能會拍手稱妙吧.後來,華爺爺還將原來的問題複雜化,「n個人,n-1頂黑帽子,若干(不少於n)頂白帽子」的問題怎樣解決呢?運用同樣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譽衡辯解.他並告誡我們:
複雜的問題要善於「退」,足夠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學好數學的乙個訣竊.
數學家的故事大約100字(9則)
2樓:網友
高斯在哥廷根大學時,有次有事遲到,趕到教室時幾乎都已經下課了。高斯走進教室後,發現教師不在,黑板上寫著幾道題。高斯以為這些題目是今天的作業題,便把題目記下來。
當晚,他花了一整夜時間去研究這些數學題,沒想到的是,這些題目異乎尋常地難。高斯直到天亮也只解決了一道題,第二天他很沮喪地找到老師,把這些都告訴了他。他的老師異常震驚:
這些可都是數學史上最著名的難題啊,你竟然只花乙個晚上就解決了一道?」而高斯解決的這道難題,就是困擾了數學家兩千年之久的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問題。那一年,高斯只有19歲!
陳景潤陳景潤是我國有名的數學家。他不愛逛公園,不愛遛馬路,就愛學習。他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在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發現頭髮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大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髮店去了。
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髮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
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他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錶,才十二點半。他想:
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髮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髮了。理髮員大聲地叫:
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髮!
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裡看書,他能聽見理髮員喊三十八號嗎?
3樓:匿名使用者
數學家的故事——蘇步青。
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
4樓:網友
數學家王見定的半解析涵數與共扼解析理論。
關於數學家的故事(500字以上)
5樓:森海和你
畢達哥拉斯。
傳說他是乙個非常優秀的教師,他認為每乙個都該懂些幾何。有一次他看到乙個勤勉的窮人,他想教他學習幾何,因此對此人建議:如果這人能學懂乙個定理,那麼他就給他一塊錢幣。
這個人看在錢份上就和他學幾何了,可是過了乙個時期,這學生對幾何卻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反而要求畢達哥拉斯教快一些,並且建議:如果老師多教乙個定理,他就給乙個錢幣。不需要多少時間,畢達哥拉斯把他以前給那學生的錢全部收回了。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1」是數的第一原則,萬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對立和否定的原則,是意見;「3」是萬物的形體和形式;「4」是正義,是宇宙創造者的象徵。
5」是奇數和偶數,雄性與雌性和結合,也是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靈魂;「7」是機會;「8」是和諧,也是愛情和友誼;「9」是理性和強大;「10」包容了一切數目,是完滿和美好。
畢達哥拉斯的**分割:(a:b=:a)。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由太陽、月亮、星辰的軌道和地球的距離之比,分別等於三種協和的音程,即八度音、五度音、四度音。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從數量上看,夏天是熱佔優勢,冬天是冷佔優勢,春天是幹佔優勢,秋天是溼佔優勢,最美好的季節則是冷、熱、幹、溼等元素在數量上和諧的均衡分佈。
畢達哥拉斯學派從數學的角度,即數量上的矛盾關係列舉出有限與無限、一與多、奇數與偶數、正方與長方、善與惡、明與暗、直與曲、左與右、陽與陰、動與靜等十對對立的範疇,其中有限與無限、一與多的對立是最基本的對立,並稱世界上一切事物均還原為這十對對立。
6樓:網友
他那太長了用我的吧。
數學家的故事——祖沖之。
祖沖之(西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週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週三有餘",不過究竟餘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與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祖沖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曆法的嚴重誤差,並勇於改進,在他三十三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曆》,開闢了曆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祖
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家的故事
華羅庚勤奮成才 小時候,華羅庚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便輟學在家,輟學之後,他對數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讀書,他從一本 大代數 一本 解析幾何 及一本50頁從老師那兒摘抄來的 微積分 開始,勤奮自學,踏上了通往數學大師的路。華羅庚輟學期間,幫父親打理小店鋪。為了抽出時間學習,他經常早起。隔壁...
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家的故事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 23 他的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數...
數學家的故事字,數學家的故事50個字。
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爾城,13歲就進巴塞爾大學讀書 他在數學方面淵博的知識,無窮無盡的創作精力和空前豐富的著作,都是令人驚歎不已的!他從19歲開始發表 直到76歲,半個多世紀寫下了的書籍和 到今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初等幾何的,的等等,數也數不清 他對的貢獻更,分析引論 一書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