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世上真有此人?是神仙不成,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時間 2021-08-30 10:09:23

1樓:胡斯鵝黃

濟公即道濟和尚,其原型為金陵高僧寶誌,世稱寶公、志公。他是南北朝時建康(南京)人。七歲出家於鐘山道林寺。

終年七十八歲。關於他的事蹟,大多散見於《南史》中,被說成是神乎其神的人物。

據說梁武帝在位時,寶公有詩云:「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復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三十八歲做了皇帝,八十三歲時他曾「捨身」當和尚的所在地同泰寺發生火災,火起之日為四月十四日。

寶誌和尚的話都得到了應驗。

在此之前的齊武帝,曾將他關押起來,次日,人們卻在大街上見到了他。齊武帝很驚訝,親往獄中察看,卻見他依然在押。齊武帝無奈,只好恭請他出獄,對其敬奉有加。

寶誌死後,梁武帝女兒永定公主出資,在鐘山玩珠峰開善寺(明初稱蔣山寺)前為他建塔下葬,稱寶公塔。

到了明初,朱元璋為了營建孝陵,選中了蔣山寺這塊風水寶地,決定遷移蔣山寺及寶公塔。誰知在拆塔掘基時,卻見寶公屍體未腐,手纏腰,發披體,容貌如生,太祖視之生畏。遂許願金棺銀槨,以葬寶公。

隨後將其移至鐘山東南麓,重建寺塔,即今之靈谷寺、寶公塔。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2樓:史海爛柯人

影視劇中的濟公活佛並非憑空杜撰,而是具有歷史原型的,其所依據的便是南宋時杭州靈隱寺的高僧道濟。與大家熟悉的濟公一樣,道濟和尚不受清規戒律,喜歡飲酒吃肉,看起來瘋瘋癲癲,故被人稱為「濟癲僧」。

道濟和尚原名李心遠(另有「李修遠」、「李修緣」諸說)。關於李心遠的生卒年和家世,已經較難考證。但民間認為他生於2023年,其父親信佛,便給自己的兒子取了個「修緣」的名字。

此說中,人們將李心遠稱為「李修緣」,可能是後人附會的結果。

據說,李心遠剛剛成年時,便皈依魔門,在杭州的靈隱寺出家,法號道濟。然而,出家後的道濟並沒有像其父親期許的那樣,好好吃齋唸佛、廣修佛緣,而是成了個不念經、好酒肉的「花和尚」。靈隱寺的道濟,總是一副衣衫襤褸、舉止癲狂的樣子,所以大家都叫他「濟癲僧」。

由於道濟不守清規戒律,寺院中的一些僧人便找方丈告狀,要求懲治這個瘋和尚。可是,當時的靈隱寺住持卻十分開明,對大家說:「佛門之廣,豈不容一癲僧!

」在方丈看來,出家修行,並不需要執著於形式,更看重其內在深意。在方丈的開解下,大家也就不再為難道濟,讓他自在逍遙的在靈隱寺生活。

關於道濟的故事有很多,有一種說法認為,道濟俗名為李修元(1148—1209),其高祖是大名鼎鼎的李遵勖,曾是宋太宗駙馬,任鎮**節度使。然而,儘管李修元出身豪門,但父母雙亡後,看不慣奸臣當道,索性找得道高僧慧遠為其剃度,出家為僧,後來投奔了靈隱寺。

在民間傳說中,濟公是降龍羅漢投胎轉世,有著降妖伏魔的本領,而且能夠治病救人。不過,這些多是後人附會的內容。歷史上確有道濟和尚此人,也是被奉為高僧。

只是,那些傳奇的內容,多是後人不斷加工附會而形成的。

人們之所以會將道濟神話,多半還是因為對現實的不滿。濟公生活的時代,大體是秦檜等人專權的時期,南宋的政局十分腐敗。所以,濟公便逐漸成了無所不能的神僧。

在民間傳說中,還曾有濟公戲弄秦檜之孫的情節。

據說當時秦檜的孫子生病,請濟公去看,但濟公在為其治病時,卻故意刁難,令秦家醜態百出。此後,濟公擔心會牽連靈隱寺,併到南方雲遊去了。也正因如此,許多地方還流傳著濟公的傳說。

這些傳說,在明末清初的話本《濟公傳》中曾收錄了不少。

3樓:孤舟夜雨任平生

歷史是有的, 據宋《北磵禪師**集·湖隱方圓叟舍利銘》記載:濟公,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2023年),卒於嘉定二年(公元2023年),浙江台州人,出生於天台山永寧村,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

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他的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得此子。

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深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的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薰染。父母雙亡以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為師,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嗣其法衣接著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

在他一生的行徑中,被民間渲染的離奇古怪。事實上,濟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頗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就是著名的瞎堂慧遠禪師。濟公佛學造詣頗高,但其一生行徑與一般出家僧人也確有不盡相同的地方。

濟公一生怡然飄逸,喜好雲遊,出行四方,足跡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寢食不定,為人採辦藥石,治病行醫,解憂解難,常常靈驗,廣濟民間疾苦。因此,其德行廣為人們所傳頌。

擴充套件資料:

濟公的聖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一生都是修來的——求什麼,他家富貴前生定——妒什麼;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麼,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麼;

不禮爹孃禮世尊——敬什麼,賭博之人無下梢——耍什麼;

兄弟姐妹皆同氣——爭什麼,治家勤儉勝求人——奢什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憂什麼,冤冤相報幾時休——結什麼;

豈可人無得運時——急什麼,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麼;

人世難逢開口笑——苦什麼,聰明反被聰明誤——巧什麼;

補破遮寒暖即休——擺什麼,虛言折盡平生福——謊什麼;

食過三寸成何物——饞什麼,是非到底見分明——辯什麼;

死後一文帶不去——慳什麼,誰能保得常無事——誚什麼;

前人田地後人收——佔什麼,穴在人心不在山——謀什麼;

得便宜處失便宜——貪什麼,欺人是禍饒人福——卜什麼;

舉頭三尺有神明——欺什麼,壽自護生愛物增——殺什麼;

榮華富貴眼前花——傲什麼,一旦無常萬事休——忙什麼。

4樓:

神話的大千世界56:濟公的身世和來歷

濟公像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裡面的羅漢名目眾多,如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等,但這些高僧數量眾多而且名字古怪,我國人很難一一記得他們。而在我國本土,也有一位羅漢,卻是家喻戶曉、老幼皆聞,他就是濟公。

濟公並非是人們虛構出來的,而是實有其人。他生於南宋高宗十八年(公元2023年),卒於寧宗嘉定二年(公元2023年),壽數六十一歲。他是台州人(今浙江臨海),原名李心遠,出家後法號「道濟」。

最初是在浙江杭州的靈隱寺出家,後移住淨慈寺,並於此寺圓寂。

他為人「狂而疏,介而潔」。由於他不守清規戒律,嗜好酒肉,舉止如瘋似顛,所以人稱「濟癲僧」。在民間傳說中,他是一個見義勇為、專打不平、神通廣大的傳奇人物。

他曾智鬥秦檜,懲治和嘲弄**汙吏。他的許多行為多以嬉笑幽默的形式表達出來,是位扶危濟困而又不修邊幅的奇僧和高僧。百姓並不稱他道濟**,而尊其為「濟公」、「活佛」、「活菩薩」。

佛教徒也將他神話,說其是「降龍羅漢」轉世。濟公與那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諸佛菩薩不同,他是廣大受苦受難的百姓們的救星和朋友。

杭州有個著名的風景區,那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三泉」的虎跑,它與西湖龍井茶葉並稱為「西湖雙絕」。風景優美秀麗的虎跑,有著眾多的佛寺,其中的濟公殿和濟祖塔最為有名。濟公殿,顧名思義,即是供奉濟公的,濟祖塔有二層樓之高,是濟公的葬骨之處。

在靈隱寺對面,是著名的飛來峰,該山玲瓏剔透,怪石林立,其中又以洞穴居多,有名的青林洞中,洞穴曲折,山石多變,人們傳說這裡即是濟公休息的地方,有著眾多的「濟公床」和「濟公桌」。相當濟公在靈隱寺出家時,常偷懶躲到這裡一邊吃狗肉一邊喝酒,喝醉了就在石床上呼呼睡去。正是這些有趣的傳說使得無數的遊人在這裡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靈隱寺濟公的經歷不尋常,而他的雕像更是奇特。在羅漢堂中,因為濟公不遵守佛門的清規戒律,所以他的塑像也並不排列在眾羅漢之中。如北京碧雲寺中的羅漢堂,你若不細心,是找不著濟公的,因為他蹲在了房樑上。

依民間說法,因為他去羅漢堂「報到」晚了,所以也就只好呆在這裡了。在江南的一些大廟裡,濟公常常站在過道里。他的雕像都是破衣爛衫,執一把扇子,面部表情極為生動和有趣。

他的眼睛十分的傳神,不管從哪個方向來看,都感覺像是在盯著你。從三面觀察,意有三種不同的表情:從左面看,他愁眉苦臉;從右面看,他笑容滿面;再看正面,他半邊臉哭,半邊臉笑,正所謂「半嗔半喜」、「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這樣的塑像,也正是濟公幽默性格的真實寫照。濟公的造像以四川新都寶光寺和蘇州西園戒幢寺最為有名。

有關濟公最早的**,是明代的《紅倩難濟顛》,但此本已佚。明隆慶年間,沈孟柈撰有《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一卷。明清之際,天花藏主人編撰了《醉菩提全傳》,又名《濟顛大師玩世奇蹟》,共二十回。

清初王夢吉撰有《鞠頭陀新本濟公全傳》三十六則。有關濟公**的集大成者,還得數清代郭小亭所作的《濟公傳》(全稱《評演濟公傳》),全書共二百四十回。

有關濟公的戲劇也非常多,清代有《醉菩提》傳奇,京劇中也有《濟公活佛》,又名《濟公傳》,全套戲竟然多達十八本。濟公的單本戲也有許多,大多取材於《濟公傳》。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製作的電視劇《濟公》,更是使得濟公這個人物家喻戶曉,受到了人們極大的歡迎,在國外也產生了影響。這裡的濟公已經完全失去了宗教意味,而成了一位遊俠,路見不同,拔刀相助。

臺灣同胞對濟公也是情有獨鍾,除了專門供奉他的濟公廟外,還有一些慈生濟世堂,奉祀濟公。2023年7月,臺灣豐原縣的慈生濟世堂信徒萬里迢迢,專程前往杭州的淨慈寺進香禮拜濟公。來大陸之前,他們特用檀香木雕刻了一尊濟公像,奉回大陸「接香」。

在後院濟公大殿,海峽兩岸的濟公活佛像一齊供於同一香案,兩岸信徒合掌誦經,同祭濟公。

淨慈寺濟公像

而在民間,他的形象早已是深入人心,成為人們心中那個永遠的「活佛」。

5樓:佛焮逸

濟公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濟公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2023年),圓寂於嘉定二年(公元2023年),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因平生才華橫溢,樂善好施,深知民間疾苦懲處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愛戴尊為濟公。浙江台州人,是當時天台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房孫。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靈隱寺,在他一生的行徑中,被漢族民間渲染的離奇古怪。

事實上,濟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頗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就是著 名的瞎堂慧遠禪師。濟公佛學造詣頗高,但其一生行徑與一般出家僧人也確有不盡相同的地方。濟公一生怡然飄逸,喜好雲遊,出行四方,足跡遍及浙、皖、蜀等 地。

他常常衣衫不整,寢食不定;為人採辦藥石,治病行醫,解憂解難,常常靈驗,廣濟民間疾苦。因此,其德行廣為人們所傳頌。又叫濟顛和尚。

濟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瘋顛,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但確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廣為傳誦。

歷史上的道濟,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濟公 1130年 1209年 原名李修元,南宋高僧,台山永寧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 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 鐫峰語錄 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 淨慈寺志 台...

歷史上真的有黃飛鴻這個人嗎,歷史上真有黃飛鴻這個人嗎

有 但沒電影拍的那麼誇張而已現在美國還有很多他的武館 有啊 他是廣東十虎之一 民團教練!真的有的!有,蛋不像電影裡那麼神奇 歷史上真有黃飛鴻這個人嗎 黃飛鴻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嗎?確實有此人 不過名氣沒電視上說的那麼誇張 黃飛鴻,歷史上真有其人嗎?歷史上確實有黃飛鴻這個人。有資料顯示,出生於廣州佛山的黃...

歷史上真的有李師師這個人嗎,歷史上真有李師師這個人嗎

李師師,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伎,其事蹟多見於野史,筆記 據傳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受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 水滸傳 中的宋江有染,由此可見,其事蹟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李師師早年豔滿京城,在仕子官宦人物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一時佳話,而宋徽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