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不是有七雄嗎 可為什麼秦始皇只打了 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28 05:54:28

1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其中有秦國,秦滅其了他六國就一統了天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故稱"山東六國"。

由於郡縣制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戰國時代最後三十多年,山東六國已無力與秦國對抗,秦國不斷向東蠶食六國國土,後來至秦王嬴政在位時,一舉滅六國,一統中國。

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

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合齊、楚、趙、魏、韓五國,合縱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佔領齊國長達五年。

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趙在長平邑(今山西晉城高平市)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

公元前241年,趙龐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勢各個擊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摺疊百家爭鳴

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

以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慎到、樂毅、劇辛、韓非、李斯等人為代表的法家在戰國時期獨步天下。

楊朱學派的為我、貴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

墨子(約前479年-前381年)的墨家主張兼愛、非攻。

張儀、公孫衍、蘇秦和范雎等縱橫家,以謀略遊說天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的儒家主張守舊。

許行的農家主張君民並耕而食。

惠施、公孫龍、鄧析子等名家主張辨別"名實同異"的邏輯。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發展道家的無為而治。

鄒衍(約前305年-前240年)的陰陽家提倡"五德終始說"。

兼取各家學說的雜家,以《呂氏春秋》的帝王學為代表,還有喜歡引用歷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家虞初、燕丹子,世稱"九流十家"。

戰國時期的連年混戰使軍事理論和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孫臏兵法》、《鬼谷子》、《吳子兵法》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2樓:電影寶藏社

謝邀。秦孝公之前的秦國只是西隅小國,連秦國的河西之地都被正在變法的魏國給吞掉。直到嬴渠樑(秦孝公)上位之後,為強國富兵,一紙求賢令得到法家大師衛鞅(商鞅),在秦國變法二十於載,臥薪嚐膽,徹底變法(悶聲發大財),而此時的山東六國中齊魏爭霸,無心理會此時縮小的秦國,經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魏國精銳(魏武卒)消耗巨大,開始衰落。

而韓國在申不害變法之後也開始衰落。到秦惠文王時秦國變法基本完成,而且是當時變法最徹底的。然後變法後的第一次成效就是收復秦河西之地,山東六國開始意識到秦的威脅,於是便有了蘇秦的合縱和張儀的連橫的傳奇。

縱橫的前提是每個國家的大體實力相當,不會差很遠,要組織滅國之戰之能幾個打一個。秦國也在此時稱王並將巴蜀(四川)納入秦國版圖。使秦國力更加強。

到秦昭襄王時,齊國差點被燕國給滅,東海之濱強大的齊國就此退出強者的舞臺,完全衰落。而後燕國也因大將子之的內亂而衰落。楚國更不用說了,秦惠文王時期一直壓著楚國打,甚至有張儀欺楚六百里的事。

到此時,山東六國(魏、齊、燕楚、韓)已經衰落,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也就剩下趙國,而長平之戰戰神白起滅了趙國40於萬人(都是16到50歲的男人),沒了生力勞動力趙國就徹底衰落了。而秦國國力也消耗過半,接下來秦昭襄王之後的兩代秦君可以忽略不計。但秦卻在休養生息。

直到千古一帝始皇嬴政的上位,此時的山東六國是徹底的衰落了,而秦卻自然保持強大的國力於活力。秦就像一個年輕人去打六個衰弱的老人,秦能不贏?奮六世之餘烈,所以秦始皇嬴政滅六國是必然。

也是歷史的趨勢,也結束至戰國幾百年以來的動亂。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何不足之處也請大家指出並相互交流。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優質軍事領域創作者

1.4萬粉絲 · 3.2萬贊

搜尋秦滅六國免費全集

朕的大秦要亡了在哪看

秦始皇十大詭異怪事

一張表看懂東晉16國

秦滅六國全集免費**

秦始皇10大詭異事件

3樓:劇菁英

所謂的戰國七雄當然是包括秦國在內了。所以說他不可能攻打自己的,只能消滅那六個國家。

4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七雄秦國也是七雄之一,因為秦國滅了六個國家,他不可能打自己,所以秦皇打得六國統一了,中國成為秦始皇

5樓:勤奮的苦海

雖然當時只打了6個,但是會被稱之為7個國家,還包括自身

6樓:

秦,齊,楚,燕,韓,趙,魏,包括秦國是七雄,打了六個,秦始皇統一六國。

7樓:盼不到的大黃蜂

因為他們就是其中一個,總不能打自己吧,還包括小國

8樓:小馬哥

戰國七雄,我哥為什麼清楚知道了對我因為親過本身就算一個。

9樓:後的蟑螂

對啊 為啥秦始皇不把秦國滅了耶

10樓:臥槽哦鎮的難受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你會想到這麼的問題、秦始皇要打自己嗎???第一雄就是秦始皇啊

戰國七雄 楚 齊 魏 燕 韓 趙 秦 行政區劃

楚 湖北 前期主要位置 湖南,安徽 後期都城所在 江蘇,及浙江,山東一部分 齊 山東 魏,韓 河南 燕 北京,河北 趙 河北,山西 秦 陝西,甘肅,四川。首先說戰國時期的各國疆土是經常變化的 lz問的也沒給個時期 那我就給個戰國初期的行政區劃吧 這是七雄開始的疆域 秦 今陝西省中部 即關中 甘肅東部...

秦 楚 燕 韓 趙 魏 齊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都是現在哪?有何依據

洞見左右 燕國的始祖是周朝宗室召公奭,周朝建立後被周武王分封在薊地 今北京 自公元前七世紀起燕國開始向冀北 遼西一帶擴張,吞併了堯的後裔建立的薊國之後,建都於薊 今北京 戰國七雄的終極贏家秦國,都城同樣幾易其更。秦國的先祖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而被周孝王封為附庸國,最初定都於秦邑 今甘肅天水市清水縣 此...

戰國時期宮殿是什麼樣子的,戰國七雄的宮殿,是什麼樣的?

贊一個 通常是在高七八米至十餘米的階梯形夯土臺上逐層構築木構架殿宇,形成建築群,外有圍牆和門。這種高臺建築既有利於防衛和觀察周圍動靜,又可顯示權力的威嚴。影響所及,秦漢大型宮殿也多是高臺建築。如山西侯馬平望古城 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 邯鄲趙城 山東臨淄齊城等,都有這種宮殿遺址。其中邯鄲趙國宮殿遺址,有...